12月初,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预测,2016年中国彩电品牌(中国六大品牌+乐视)出货量将达到8360万台,同比2015年增长15%,规模增长1000万台。历年来,国产品牌首次超过韩国品牌,成为全球销量冠军。
这一结果并非出人意料,从品牌数目来看,韩国只拥有三星、LG两大巨头,日本品牌除了索尼、松下等少数公司在坚守外,基本已经退出彩电市场。而中国市场还不断地有互联网品牌涌入。与此同时,日韩品牌的份额近年不断下滑,在中国市场的战绩落入谷底。
12月7日,根据调查机构IH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三星、LG等韩国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的比重首次跌破5%,降至4.5%;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本彩电品牌前三季度的占有率降至4.4%。相比而言,国产品牌的份额上升到了84.3%。
在面板上涨的情况下,国内彩电厂商仍在今年迎来了亮眼的销售数据,但是从业绩来看,增量不增利的现实还在继续。
发力海外市场
回看今年的彩电市场,无论是海外和国内,中国品牌的销量都有所增长。其中,海外市场的增长更加迅速。
眼下,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还处在CRTTV(显像管电视)向LCDTV(液晶电视)转换的时期,对彩电产品有较大需求。在成熟的欧美市场,厂商们也在发力高端产品。
创维集团副总裁刘棠枝就表示,2017年创维的重点区域首选东南亚,其次是非洲。这与其此前的布局不无关系。创维2014年收购了非洲Sinoprima品牌、2015年收购了德国Metz品牌,2016年收购了东南亚东芝品牌经营权及工厂。
TCL则积极进军美洲和东南亚市场。2016年,TCL在北美市场的出货量实现同比增长50%以上,与巴西SEMP公司资本合作,积极推广南美市场自有品牌业务。根据12月7日的公告,截至11月底,TCL今年智能电视销量累计达到1004.9万台,同比增长58.2%。
长虹则瞄准东欧市场,在捷克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销往整个欧洲及俄罗斯地区。去年,海信收购夏普北美业务,今年8月,海信电视在澳大利亚市场份额达到19.3%,位列第一。群智咨询预计,2016年中国品牌出口规模将达到3240万台,同比增长19%。2017年,海外市场仍为中国品牌重点开拓的市场。
同时,群智咨询的报告也指出,尽管国内彩电市场竞争激烈,但国内品牌在内销上仍有增加。具体来说,中国LCDTV普及期基本在2008-2013年五年时间,国家利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三大政策推动消费者替换CRT电视。而眼下,中国市场全面进入LCDTV更新换代周期。
国内外市场的增长,加之日韩品牌的萎缩,使得国产彩电迎来了销量的小高峰。
增量不增利
尽管销量喜人,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今年彩电市场“增量不增利”的情况还在继续。
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2351万台,同比增长6.9%,而零售额规模710亿元,同比下降4.0%。进入三季度,彩电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8.9%,但零售额同比下降达5.9%。
从企业的业绩中也可看出其利润承压。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创维数码6个月的中期报告显示,集团整体营收为202.91亿港元,相比去年增长3.8%;总盈利9.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前三季度中,TCL多媒体营业额为236.75亿港元,同比下跌3.1%,净利润为1.3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19亿元;海信电器前三季度利润增长,营收220.75亿元,同比下降0.24%。
可以看到,在营收或盈利上,国内企业或多或少有下跌的现象。毫无疑问,由于互联网电视价格战的冲击,彩电均价下跌,引发企业的利润危机。第二个原因是电商,电商是低价的代名词;第三个因素是,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还在变化中,消费升级还需要时间。
此外,面板的上涨也令许多厂商为业绩担忧。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内彩电企业除了TCL之外没有面板生产线,受韩企牵制。随着今年三、四季度面板的上涨,下半年企业的利润更低。而面板供不应求的情况会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目前三星、LG有意识地在减少液晶面板出货量,重点投入到OLED产线。国内京东方合肥5代线、华星光电的11代线,都要在2018年以后产能才能规模化。”
梁振鹏表示,国内彩电竞争激烈,价格战仍将持续,平均售价的降低是一种恶性循环。本质上来说,许多企业从面板生产到核心专利都缺乏,扮演产业链末端的组装厂的角色,缺少竞争力,这种情况下,企业在2017年亏损还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