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全年电力消费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报告预计,2022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7万亿千瓦时~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总体呈逐季上升态势;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下,预计2022年基建新增装机规模将创历年新高,全年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2.3亿千瓦左右;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区域电力供需偏紧。
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态势
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上年同期低基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拉动。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两年平均增长7.1%,各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0%、8.2%、7.1%和6.4%,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报告显示,第一产业用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14.6%。
第二产业用电量5.6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6.4%。各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1%、10.6%、5.1%和1.1%,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提高影响,用电量同比增速逐季回落。各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4%、7.3%、6.1%和5.4%,三、四季度增速回落受高载能行业增速回落的影响较大。
2021年,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7.2%。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6.0%,均呈逐季回落态势,四季度同比增速为-1.9%。2021年,消费品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6.1%,低于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21年,其他制造业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3.9%,两年平均增长9.0%。2021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5.7%,两年平均增长9.9%,占制造业用电量比重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部分新兴制造业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24.9%,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25.4%,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46.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91.3%,反映出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态势。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主要因四大高载能行业比重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而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可见,2021年服务业、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比重同比提高,而四大高载能行业比重同比降低,反映出电力消费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蒋德斌表示。
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凸显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8.1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
报告显示,2021年,电力工程年度完成投资再次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9%,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装机1690万千瓦。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0%,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60.0%。核电、火电和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提高352、237、154小时。跨区输出电量同比增长6.2%,跨省输出电量同比增长4.8%。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0.1%。电煤供需阶段性失衡,煤炭价格创历史新高,煤电企业全面亏损。
“2021年电力结构继续优化调整,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凸显。”蒋德斌表示。
蒋德斌表示,从投资及新增看,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8.6%。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809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78.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从累计装机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7.0%,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比2015年底提高12.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
从发电量看,2021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9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7.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全国全口径煤电发电量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0.0%。
蒋德斌表示,近年来,我国电力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效果凸显,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以及发电量比重持续提升。但无论从装机容量看还是从发电量看,煤电仍然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因此,我国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充分发挥煤电的兜底作用。
“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十四五’期间,需要适度发展煤电项目。主要的思路是严控新增规模,建设清洁煤电项目发挥托底保供作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煤电机组应尽可能按照‘增机减量’的思路安排运行,增加装机满足电力平衡要求,减少发电量,优先利用清洁能源发电,从而减少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强度。”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表示。
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这为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提供了最主要的支撑。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电能替代等带动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上年基数前后变化等因素,并结合多种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以及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专家的预判,预计2022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7万亿千瓦时~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总体呈逐季上升态势。
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表示,预计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4.5%,下半年同比增长6.5%~7.5%。
王益烜表示,供应方面。预计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6亿千瓦,同比增长9%左右。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带动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将上升至50%,比2021年底提高接近3个百分点,首次达到总装机规模的一半。在水电出力正常情况下,预计全年煤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480小时左右,煤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降至57%左右。
供需形势方面。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升级,负荷“冬夏”双高峰特征逐步呈现常态化。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外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既要保障电力供应,又要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宏观经济、燃料供应、气温、降水等多方面因素均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电力需求预测,基于对气温、来水、电煤供应等关键要素的分析,并综合考虑新投产装机、跨省跨区电力交换、发电出力及合理备用等,预计2022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区域电力供需偏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