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煤行业,包括煤炭开采洗选、煤化工与煤电产业,一直以来因空气污染问题而备受关注,而其对水资源的消耗及其废水排放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评价,涉煤上市公司水风险值总体较高,30家参评企业的水风险值平均为58.27分(百分制评价,分数越高代表风险越大)。其中,开滦股份、*ST新集和美锦能源等上市公司的水风险排名靠前,而中国神华等上市公司的水风险相对较低。
4月1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召开了《上市公司水风险评价工具及涉煤上市公司水风险评价报告》发布会。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报告从用水、排水和合规三个维度,综合考虑企业的产业结构、水风险管理等内部因素,以及企业生产运营所在地的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基于公开可获取的资料和数据对企业水风险进行评价。
报告中提出,涉煤行业的生产运营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当地的水资源,若在节水、废水处理等方面管理不当,则会对当地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企业自身也将面临更多来自环境政策、环保监管等方面的风险,甚至影响未来持续、健康的生产运营。
涉煤行业对水资源高度依赖,而中国的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无疑加剧了水资源的消耗速度。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6年发布的《煤炭产业如何加剧全球水危机》报告显示,中国45%已运行的燃煤电厂(358GW)处于过度取水区,基准水资源压力已经超过了100%,即总取水量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可用地表水量。
除此之外,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矿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水被排出,这些矿井水被净化利用的不足20%,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
随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等国家政策的出台,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都将更加严格,涉煤行业的水风险正在积聚。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财新记者,涉煤企业水风险高会带来多种不利影响。首先是企业过度耗水和排出废水会给当地的民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进而引起民众的反对产生邻避效应,最后导致从政策上对这个企业的一些新项目的建设,或者是既有项目的正常运行产生阻碍。
马军介绍,以往对环境保护不是那么重视的时候,存在一些涉煤企业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但2014年开始环保部要求大型的企业都必须公布排放的数据,民众获得数据后会对超标企业进行举报。一个鲜活的例子是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期超标排放被民众用微博举报后,环保部门介入调查,发现该集团两个炼钢的生产线不达标,最后关停了生产线。
“可能几十年来我们都有这种环境的问题,好像我们还可以正常地去生产经营,这些企业的效益也没有受到影响,投资者也不关注这些事情。但是我认为现在正是在一个转换的过程中间,现在环保督查也是很严厉的。”马军说。
所在地水资源短缺,企业自身没有节水意识、披露信息意识、以及对公众和环境负责意识,都会增加企业的“水风险”。
资深煤炭环境保护专家李中和教授同样认为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水风险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他介绍,各地对水风险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同,大型国企和中部地区监管比较严的地方重视,地方企业和西部地区监管比较松弛的就不够重视。
李中和告诉财新记者,对涉煤企业进行水风险评估首先是能让企业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评价分数能对做得好的企业起激励作用,对做得差的企业起鞭策作用。其次水风险评估的具体权重和指标能告诉企业是在取水或排水过程中出现问题,还是有过多的不合规行为,从而对企业梳理解决水问题的思路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