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的十九大后重组成立的第一家中央企业和我国最大的一次能源供应企业,重组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始终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要。
煤电化运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推动能源业态向美而行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累计建成34座国家级绿色矿山,36座省级以上绿色矿山。其中,神东煤炭推动矿区生态治理面积达47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3-11%提高到65%,并构建了世界首创的煤矿地下水库群;准能集团在建成总产能6900万吨的两座世界级露天煤矿的同时,成功将昔日的“鸡爪子”山改造为绿色矿区和万亩良田,复垦率达到100%;雁宝能源依托“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国家科技项目,废迹地治理率达100%,在为东北地区能源保供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住了青草飘香;宁煤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工作获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点赞;各企业种植“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20多万亩。
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 崔龙摄
同时,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探索煤炭开采智能化建设。世界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工作面、开创了智能矿山建设新纪元的矿鸿操作系统、世界首个极寒工况5G+矿用卡车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为煤炭绿色、高效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煤电装机容量1.93亿千瓦,占全国17.4%。一直以来,集团积极推进煤电产业清洁高效发展,引领煤电产业发展方向,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推动向美而行。
在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国家能源集团各火电企业深入研判自身优劣势和区域能源产业发展态势,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性电源、更加灵活高效的调节性电源、更加绿色低碳的清洁型电源、更加先进智能的智慧型电源。
从更长远的发展角度看,煤炭要开辟变燃料为原料的清洁利用新途径。国家能源集团主动作为,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上推动向美而行。
通过不断推进煤制油化工创新基地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煤制油化工企业。如今的煤化工已实现废水近零排放、无异味。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本着“清污分流、污污治理、分质回用”的原则,对各类污水采取不同工艺组合模式进行分别处理,分治回用。自投产以来,各种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稳定,出口水质合格,实现污水零排放。
铁路、港口、航运是国家能源集团运输产业的三大业务领域。近年来,集团加快建设高效环保运输大动脉,在煤炭运输方面推动向美而行。
现年运输能力3.5亿吨的朔黄铁路,是我国首条获得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荣誉的货运重载铁路。通过生态绿化、污水处理、换铺无缝线路、安装隔音屏障等方式综合推动铁路沿线绿色发展,不断发挥电气化重载铁路优势,推进我国铁路装备重载化、智慧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作为年下水煤炭超过2亿吨的中国最大煤炭港口,黄骅港是全球第一家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的散货港口。“两湖三湿地”生态水系统、临海绿色景观带、自然生态苗蔬基地的建设,使港区绿化面积多达121万平方米。“港在海中,人在绿中”,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让黄骅港成为国内首家3A级工业景区煤炭港口,成为首家获得“中华环境优秀奖”称号港口企业。
坚定推进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国家能源集团主动融入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积极参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推动“双碳”目标任务落实中贡献国家能源智慧与力量。
装机5000万千瓦,保持世界第一。这是国家能源集团截至2021年底的风电成绩单,也是其在新能源发展赛道上奋力奔跑的生动写照。
从高风速到低风速地区资源开发,从陆上风电到海上风电,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单一风电到综合能源,国家能源集团不断推动我国风电产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宽边界,实现大规模开发与高质量发展。
在多年领跑风电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国家能源集团瞄准双碳目标要求,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推动新能源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印发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工作专班,加大新能源投资决策授权放权力度,完善考核激励措施,建立各单位一把手亲自参与、主管领导重点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集团领导、职能部门和重点单位参加的新能源项目协调推进会。各专业公司、区域电力公司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资金流向等方面优先保证新能源项目的发展。
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国家能源集团有序布局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形成涵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在内的门类齐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统筹可再生能源“基地式、场站式、耦合式”开发,加快推进西北“风光火储”、西南“风光水储”、东中部“风光气氢储”等综合能源项目,举全集团之力推动新能源跨越式发展,以实际行动展现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
攻坚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煤炭高效开采是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关键一环,国家能源集团致力于核心技术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以神东煤炭集团为例,其2018年1月成立的神东高端设备研发中心,重点突破煤炭生产核心装备研发,从设计、材料、工艺、性能、检测和使用进行全链条研究,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零部件到整机,全面开展煤矿高端装备研发工作。
至2022年9月份,神东累计研发设备及零部件14544种,投入使用143万件,金额共计21.72亿元。产品性能质量基本实现了替代进口,保证了公司大修和生产需求,工作成效显著。其中世界首台套8.8米采高超大采煤机、1350升/分超大流量泵站,大功率超薄煤层采煤机、薄煤层掘锚机、梭车、锚杆机等高端装备,对于煤炭生产企业和煤炭装备制造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燃煤发电领域,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推动煤电升级改造、绿色发展,沿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路径,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贡献力量。
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项目,攻克了高效灵活、污染物超低排放、智能化控制、机组快速启停、深度调峰等关键技术。宿迁二次再热机组效率达48.11%,项目核心设备和控制系统均实现自主可控,奠定了我国二次再热技术发展的主导地位,对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年9月19日,榆林化工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打通全部生产流程,标志着世界首套万吨级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对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示范意义和积极影响。
作为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能源骨干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在加快发展新能源的同时,支持和带动国内新能源设备、工程、运维技术快速发展,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从世界首个潮间带风电场建设,到世界首个无过渡段单桩沉桩技术成功应用,从世界首座分体式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安装,到国内最长35千伏单根无接头海缆,国家能源集团在风电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培育和突破新的技术,全面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装备自主研发的制造能力和开发速度。
在引领新能源开发过程中,国家能源集团也成为新能源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龙源电力主编的《智能风电场技术导则》成为国内风电场智能化领域发布的首个行业标准,也是智能风电领域标准体系中的奠基性标准;国电电力制定的《新能源区域公司智慧企业建设标准》填补了国内新能源发电领域智慧企业建设标准空白。
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统筹推进稳增长与绿色低碳转型,主动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示范企业。(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