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多月,受疫情等影响,煤炭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作为煤市风向标,CCI5500现货指数在跌破绿色区间(500元至570元/吨)后暂停发布。从实际交易来看,煤炭现货价格跌破470元/吨临界点,步入红色区间。受累于煤炭价格和销量下行,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9.9%。
在这一形势下,煤炭行业采取限产保价等一系列措施。业内人士表示,5月煤炭需求预计逐步恢复,价格有望止跌企稳,但仍存下行压力。今年全年煤炭市场将总体呈现供需基本平衡态势,去产能力度加大。
一季度利润下降近三成
据悉,煤矿复产率迅速提升且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供应量持续增加。数据显示,3月全国原煤产量3.37亿吨,同比增长9.6%。其中,山西省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2.3%,陕西榆林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0.9%。1月至4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约1.27亿吨,同比增长26.9%。
与此同时,需求却未能同步恢复。“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8.7亿吨左右,同比下降6.8%。”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说。
在此之下,阶段性供应明显过剩,煤价承压下跌。截至4月底,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已经下跌两个月,跌幅达102元/吨。
煤价下跌令企业业绩承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煤炭行业亏损面达42.3%。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1亿元,同比下降29.9%。有业内人士透露,一季度亏损面在50%左右。
从上市公司数据看,一季度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分别同比下降5.11%和2.28%,仅6家公司收入实现增长。加总计算,一季度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27.40%(扣非后同比下降34%),加权后整体下降34.24%,实现同比增长的仅4家公司。
中信证券分析师祖国鹏表示,按照目前基本面预测,二季度煤价可能环比下跌10%至12%。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报整体业绩可能同比下降30%以上,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可能下降35%至40%。
“组合拳”出手救市
行业已经出手自救。4月下旬以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等多家组织连续发出通知,呼吁煤企限产保价、理性营销,“坚持低于成本不生产、没有订单不生产、不收到货款不发货”;神华、中煤等龙头煤企联合宣布保价,5500大卡规格的动力煤售价不得低于485元/吨;12家大型无烟煤生产企业、焦煤行业协会也双双倡议,依据各企业一季度日均产量实施减产10%。
同时,根据《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要求,国家层面将启动平抑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的响应机制。地方层面,陕西榆神地区严查“一票煤”,鄂尔多斯能源局发文要求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
5月将迎来“迎峰度夏”筹备期,这是否能成为煤价谷底回升的契机?川财证券分析师陈雳认为,下游用电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叠加近期气温升高,电厂日耗水平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再加上主产地煤矿开工率下降、进口煤管控趋严等因素,煤炭供需格局有所好转,煤价有望止跌企稳。
张宏也表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能源需求特别是煤炭需求有望实现增长。预计二季度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需求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不过,业内人士一致判断,5月份国内煤炭市场将维持供需宽松态势,但趋势性下跌的市场格局暂难改变。
去产能力度加大
据了解,4月以来,冲击地压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下简称“两类”煤矿)核定产能、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煤矿智能化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去产能力度加大。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全国煤矿数量从5400处左右减少至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达到80%以上;加快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灾害严重矿井采掘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力争采掘智能化工作面达到1000个以上,建设一批智能化矿井,2022年底前全国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占比70%以上。
“这一行动计划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和深化,是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煤炭行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煤矿数量减少1/5,智能化工作面实现两倍以上增长。”信达证券分析师左前明表示,全国“两类”煤矿产能预计在5亿至6亿吨,若平均下调5%的产能,则减产2500万至3000万吨,这块减量可能在下半年和明年逐步显现。
与此同时,多地公布了今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例如,山东省计划今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994万吨。江西省制定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实施方案,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安全、环保、资源、质量等标准的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
张宏建议,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煤炭供给质量;在煤炭市场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实施阶段性减量化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同时,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推动中长期合同制度落实。大型煤炭企业要充分发挥平稳市场的带头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