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7月12日至7月1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82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价格指数连续第6期上行,累计上行20元/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煤市多空因素交织,煤炭交易价格稳中微涨,整体已趋向持稳局面。
业内人士指出,促使煤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其一,眼下正处于迎峰度夏的重要时段,全国发用电量居高不下且持续走高,1月份~6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为29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电力需求旺盛直接拉动煤炭需求进入旺季,价格随之上涨。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使电力需求不断上涨。据秦皇岛煤炭网监测数据显示,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于7月15日上涨至77.38万吨水平。其二,煤炭供应放量的空间受到限制。原煤产量在经过历时1年的负增长后,于今年3月份开始实现由负转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原煤产量为30835万吨,同比增长10.6%。自今年3月份以来,原煤产量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恢复性增长。1月份~6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71263万吨,同比增长5%,增速较前5个月增加0.7个百分点。尽管当前国内煤炭产量稳步提升,但供应放量空间受限。短期内煤炭主要产区供应不足情况仍存,整体库存依然较低。综合以上因素,供需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动煤炭价格上涨的动力。
促使煤价回归趋稳的因素主要有:其一,国家积极稳定市场煤价。在政府多项政策引领下,后续煤炭供给紧张局面或将得到缓解,市场继续看涨预期减弱,制约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扬。其二,大型煤企响应国家号召,保证长协供应。大型煤炭企业为稳定市场过快上涨局面做出了良好导向作用,部分企业为保证长协供应量,停止现货销售或主动降低现货销售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释放了价格稳定信号,平抑了市场恐慌情绪。其三,国内海上煤炭运价窄幅震荡下跌。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7月18日的运价指数报收于1007.65点,与7月11日相比,下跌了5.6点,跌幅为0.55%。
业內人士指出,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发布会对目前持续上涨的煤价提出6项稳定措施。一是加快优质产能释放,督促指导主要产煤地区,在增减挂钩、减量置换前提下,有序推进建设煤矿项目核准审批手续办理,严格按标准对部分优质产能煤矿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同时,加快具备条件的煤矿试生产和竣工达产,持续增加有效供给;二是增加运力协调保障,加强运输调度协调,增加港口、煤炭偏紧地区和库存偏低企业的调入量,进一步改善供需关系;三是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四是推动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积极引导推动煤炭产运需三方,签订更多有量有价、有运力保障的中长期合同,促进供需平衡稳定;五是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制度;六是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1个月内第5次就煤炭市场供应问题召开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这6项措施对稳定煤市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当前正值迎峰度夏旺季,煤炭需求多于供应,而贯彻落实6项措施也需要一段时间。短期来看,随着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高温天气的来袭,用电需求大幅上升。在供应端仍偏紧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并有可能突破年内高点,但后期上涨空间有限。随着迎峰度夏行情的结束,煤价将逐步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