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性能好的硅钢板带加工用卷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安装架,所述L型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沿周向等间距设有多组可调卷绕机构,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驱动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卷绕机构及驱动调节机构,硅钢板带卷绕完成后,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及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带动连杆转动,两个连杆转动带动弧形板向靠近第二转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弧形板脱离钢带卷的内圈,便于将钢带卷取下,防止工人用力操作过程中划伤。
2021-08-11 81 6.8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短流程稀土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化学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为Si:2.0~4.5%,C:≤0.003%,Y:0.001~0.05%,Mn:0.15~0.35%,Al:0.03~0.04%,Cu:0~0.5%,S:0.025~0.04%,N:0.011~0.01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工艺包括:钢水冶炼、薄带连铸、冷轧、再结晶退火。与常规生产方式相比,取消了连铸、粗轧、热连轧、常化和脱碳退火等工序,极大简化了生产流程。通过添加稀土元素钇,促进了抑制剂的析出,还显著细化了薄带连铸硅钢的凝固组织,提高组织均匀性,获得了均匀细小的等轴晶,优化了取向硅钢的性能。
2021-12-02 81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焊接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均匀排布有多条滑槽,每条滑槽内连接有一根垂直设置的定位杆,定位杆底部穿过底座连接一气缸,气缸连接在底座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移动不同位置的定位杆,将定位杆与硅钢片贴合,不同滑槽内的定位杆之间相互错位,并利用气缸将硅钢片定位,这种结构不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硅钢片,使用方便快捷。
2020-12-28 81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喷涂用涂料的加工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有搅拌桶,所述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桶盖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穿过桶盖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电机支架与桶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槽中位于电机支架和桶盖之间固定设有限位块,通过电机、搅拌杆、搅拌叶片之间的配合,使涂料在配制时能够混合均匀;通过电机支架、桶盖、弹簧和限位块之间的配合,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桶盖始终紧紧盖住搅拌桶,防止搅拌过程中涂料洒漏。
2021-12-02 81 6.8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碳退火的过程中,带钢表层的氧化膜厚度为1.5~2.5μm;所述氧化膜中Si元素和Fe元素的原子重量比满足:Si/(Si+Fe)≥0.76;所述高温退火的过程中,冷却段依次包括:在温度为1200~5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包括有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3%;在温度为500~2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氮气;在温度<200℃时,揭开内罩进行空气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带钢在脱碳退火阶段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高温退火的冷却段等一些工艺,从而得到了表面光洁化好、表面均质化好、成材率高、磁性能优良的无底层取向硅钢。
2020-12-17 81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取向硅钢冷轧加工性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渗氮、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粗轧中坯厚度35‑45mm,两段常化后进行带钢横向分段式冷却水分布。本发明通过对热轧中坯厚度、终轧温度及卷取温度,常化冷却水量及控制方式的调控,使轧前表层晶粒尺寸降低5‑10μm、珠光体体积分数降低6%,轧材冷轧加工性明显改善、成材率可提高8%以上。通过后续冷轧、脱碳退火和高温退火等工序处理,可保证完善的二次再结晶组织及良好磁性能。
2021-05-25 81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工钢表面清洗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链和叶片,所述机架的上端固定有顶板,且顶板的内部连接有加料杆,并且加料杆的上端内部设置有固定帽,所述顶板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侧面连接有第二传送链,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机,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清洁杆,所述机架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该电工钢表面清洗装置,往加料杆的内部加入清洁液,清洁液会被加料干底部的海绵吸收,当料与加料杆的底部摩擦时,清洁液就会附着在料的表面,从而实现定量的往装置的内部加入清洁液。
2020-12-14 81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35WD1600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新能源驱动电机电工钢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化学元素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5%,Si为2.5~2.8%,Mn为0.2~0.4%,P为0.08~0.12%,S≤0.008%,Cu为0.20~0.30%,Ni为0.16~0.25%,Al为0.3~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预处理;(2)转炉冶炼;(3)RH精炼;(4)连铸连轧;(5)酸洗;(6)第一次冷轧脱碳退火;(7)第二次冷轧脱碳退火;(8)涂层;(9)烧结卷取。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35WD1600电工钢,性能达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国家标准及客户性的要求,焊接性能、板形、冲片性能良好。
2021-11-29 80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取向硅钢冷轧工艺,具体涉及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冷轧工艺包括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其中,取向硅钢热轧板厚度在2.0~3.0mm,一次冷轧轧制采用4或5道次轧制,轧至厚度0.60~0.62mm,轧制温度为100℃~105℃;二次冷轧轧制采用2道次,轧至厚度0.24~0.26mm,轧制温度为95℃~100℃。本发明通过对一次冷轧和二次冷轧中各道次的压下率、轧制张力、轧制速度、轧制温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优化织构,确保二次冷轧板高斯织构含量在0.8~1.5%,且轧制稳定性高,进而有效保证了所得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2021-01-22 80 6.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角硅钢片铁芯加工用的吊装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包括左半筒和右半筒,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连接有安放框架;所述左半筒和右半筒底壁皆设为开口状且侧壁上设有连通槽,所述左半筒和右半筒上分别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异型板和连接盒,所述异型板底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连接盒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内部设有传动杆,所述左半筒和右半筒内部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挂住硅钢片,不会挤压坏封胶,且具有防护措施。
2020-12-14 80 6.8

一种厚度≤0.15mm无取向硅钢带,其组分及wt%为:Si:2.0~6.5%,Mn:0.13~0.40%,S≤0.020%,P≤0.020%,Als:0.15~0.9%,C≤0.010%;工艺:经冶炼、浇注成坯后热轧至中间坯厚度;冷轧;常温脱脂;光亮罩式退火;经碱洗后涂覆;分条。本发明在保证铁损P1.0/400£13W/kg,磁感B2000³1.5T下,还使钢带厚度公差不超过±0.005mm,最小叠装系数³0.92完全满足连续冲制要求。
2021-11-15 80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硅钢厚度稳定性的轧制工艺,涉及硅钢厚度控制方法领域。本发明通过降低硅钢精轧入口温度,并调节粗轧区域、精轧区域和卷取区域的生产参数,保证后续卷取工序的轧制稳定性及卷形质量,严格控制无取向硅钢的厚度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轧制工艺使硅钢的厚度命中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提升了后续冷轧工艺的轧制速度,轧制力波动减小,提高了产品质量。
2021-01-07 80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