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80031699.6线状槽形成方法和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在金属带钢表面以所希望的槽宽度形成线状槽进而磁特性极其优异的方向性电磁钢板。在金属带钢的至少单面形成抗蚀剂被膜,接着,对上述抗蚀剂被膜一边在横穿上述金属带钢的轧制方向的方向进行扫描一边照射激光,除去经上述激光照射的部分的上述抗蚀剂被膜,接着,对上述金属带钢的除去了上述抗蚀剂被膜的部分实施蚀刻处理而形成线状槽,上述抗蚀剂被膜以固体成分换算计含有20质量%以上的无机化合物,在上述金属带钢表面,上述激光具有长轴直径与短轴直径之比为5.0以上的椭圆状的射束形状,并且扫描正交方向的射束直径为10μm~100μm。
CN202122465223.3一种硅钢炉底辊套管生产用沥青浸煮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炉底辊套管生产用沥青浸煮装置,包括机身底座和支撑腿,所述机身底座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浸煮机构,所述浸煮机构两侧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生产框、搅拌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代加工工件可以放置到生产框内部,然后进行沥青浸煮作业,通过搅拌桨可以对沥青进行持续不断的搅拌,使得沥青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浸煮效果,当浸煮完成之后,通过液压缸将生产框向上移动,使得生产框两侧卡接在电动伸缩套内部,然后通过振动电机运转带动生产框进行左右震动,使得工件表面残留的沥青得以掉落,提高工件表面的整洁度,便于后续使用,具有浸煮效果好、沥青无残留的优点。
CN202180052321.4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能够稳定地制造被膜特性和磁特性优异的取向性电磁钢板。其包括:对含有规定的添加元素的钢坯进行热轧;冷轧制成最终板厚;进行脱碳退火;涂布以MgO为主剂的退火分离剂;进行最终退火,其中,上述退火分离剂的主剂的BET比表面积比率H2O/N2为0.6~1.6且浆料状态下粒径40μm以上的粒子的比例为5质量%以下。
CN202011495799.8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碳退火的过程中,带钢表层的氧化膜厚度为1.5~2.5μm;所述氧化膜中Si元素和Fe元素的原子重量比满足:Si/(Si+Fe)≥0.76;所述高温退火的过程中,冷却段依次包括:在温度为1200~5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包括有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3%;在温度为500~2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氮气;在温度<200℃时,揭开内罩进行空气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带钢在脱碳退火阶段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高温退火的冷却段等一些工艺,从而得到了表面光洁化好、表面均质化好、成材率高、磁性能优良的无底层取向硅钢。
CN202110782981.X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钢片叠片装置,涉及硅钢片叠加领域,包括:上料机构,其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轴向定位柱,第一轴向定位柱与周向开孔一一对应,多个第一轴向定位柱分别穿过不同位置的周向开孔;精定位机构,其周向定位硅钢片;下料机构,其包括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与硅钢片的中心孔相配合的中心定位柱;用于将设置于第一轴向定位柱上的硅钢片移动至精定位机构的移载机构;摄像装置;机器臂,摄像装置与机器臂通信连接,机器臂根据摄像装置拍的键槽方口特征调整硅钢片的角度、并将硅钢片移动至中心定位柱。该硅钢片叠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叠放效率。
CN202121575670.8一种电机转子硅钢片用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硅钢片用转运装置,包括电机转子主体,所述电机转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上端设置有轴承二,所属轴承二的上端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上端设置有铜电磁圈组件,所述铜电磁圈组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硅钢转子组件,所述硅钢转子组件包括固定环、组合安转管型组件、硅钢片、圆片、外齿、铜丝捆绑槽、凸出叠加圆环、上端对接圆环齿、对接齿槽、下端对接圆环齿,所述铜电磁圈组件的上端设置有转子压圈,所述转子压圈的上端设置有转换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硅钢片用转运装置,具备安装拆卸简、散热性能好,易清理去除污渍等优点,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CN202180046099.7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提供能够稳定地制造磁特性优异且钢卷长度方向的铁损的偏差少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钢坯进行热轧,根据情况实施退火,然后通过1次冷轧或夹有中间退火的2次以上的冷轧来制成具有最终板厚的冷轧板,接着对上述具有最终板厚的冷轧板进行脱碳退火,然后实施二次再结晶退火;在最终的冷轧之前,将钢板以100℃/s以上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00℃~350℃的加热温度,上述钢板从达到加热温度到进入最终的冷轧的第1道次的时间为5秒以内。
CN202110091324.0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
本发明涉及码垛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圈。该电机硅钢片加工用码垛装置,齿圈在旋转时带动啮合齿旋转,通过啮合齿与齿轮一的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转动时通过与夹板底端的啮合,可以带动三个夹板同时移动,从而可以改变三个夹板之间的面积值,从而实现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硅钢片进行码垛,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CN202110758995.8一种中温普通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温普通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加热、除鳞、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卷取;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卷取过程中分别控制硅钢边部组织类型、边部脱碳宽度、边部晶粒大小,从而降低了后续冷轧工序的裂口率和提高了成材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温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善加热炉气氛、优化控制轧制工艺、优化控制冷却工艺以及调整板坯的装钢间距。制备后的硅钢边部硬度明显降低,在后续冷轧工序中,严重裂口率显著降低。
CN202110544998.1一种高效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工钢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开卷→焊接→清洗→连续退火脱碳→冷却→涂层→绝缘涂层干燥→绝缘涂层烧结→空冷→表面质量检查→分卷包装。本发明使产品的铁损为3.08w/kg,磁感为1.711T,达到了高效无取向电工钢的产品要求,并通过稳定生产,其铁损稳定在3.1w/kg,磁感稳定在1.71T,完全能达到产品需求。
CN202111432309.4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35WD1600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35WD1600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新能源驱动电机电工钢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化学元素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5%,Si为2.5~2.8%,Mn为0.2~0.4%,P为0.08~0.12%,S≤0.008%,Cu为0.20~0.30%,Ni为0.16~0.25%,Al为0.3~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预处理;(2)转炉冶炼;(3)RH精炼;(4)连铸连轧;(5)酸洗;(6)第一次冷轧脱碳退火;(7)第二次冷轧脱碳退火;(8)涂层;(9)烧结卷取。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35WD1600电工钢,性能达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国家标准及客户性的要求,焊接性能、板形、冲片性能良好。
CN202111082830.X一种取向硅钢边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边浪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将通过脱碳退火阶段的取向硅钢的带钢进行卷取过程中,在带钢的下端侧上刻上刻痕线,其中,下端侧为带钢与高温退火炉的承托底板接触的一侧,刻痕线平行于带钢轧制的方向;控制卷取后的带钢通过高温退火阶段和热拉伸平整阶段后至精整阶段时,沿着刻痕线,切除带刚的边浪;其中,边浪为在带钢的刻痕线至下端侧的边的部分。该控制方法可显著改善高温退火后取向硅钢边部浪形,有效降低精整切边量,提高取向硅钢的板形质量及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