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CN202023026974.7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涂层技术领域,包括上涂辊和下涂辊,所述上涂辊一侧设有上喷淋管,下涂辊一侧设有下喷淋管,在上涂辊和下涂辊间的水平面上方设置一个倾斜挡板,所述上喷淋管对准倾斜挡板,下喷淋管对准下涂辊,所述下涂辊下方设置一个涂液收集槽,下涂辊部分置于涂液收集槽中,涂液收集槽底板设有涂液回流口,所述涂液收集槽通过一个升降装置调节自身高度。该装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有效保证无取向硅钢下表面涂层质量,避免出现漏涂或者涂层条纹缺陷,提高无取向硅钢涂层质量。

基本信息

申请号:CN202023026974.7

申请日期:20201216

公开号:CN202023026974.7

公开日期:

申请人: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64400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西部工业区兆安街025号

发明人:霍立杰;武原野;谢宇;胡志远;张红波;任佳杰

当前权利人: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房德权

主权利要求

1.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包括上涂辊(1)和下涂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辊(1)一侧设有上喷淋管(3),下涂辊(2)一侧设有下喷淋管(4),在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上方设置一个倾斜挡板(5),所述上喷淋管(3)对准倾斜挡板(5),下喷淋管(4)对准下涂辊(2),所述下涂辊(2)下方设置一个涂液(9)收集槽(6),下涂辊(2)部分置于涂液(9)收集槽(6)中,涂液(9)收集槽(6)底板设有涂液(9)回流口,所述涂液(9)收集槽(6)通过一个升降装置(7)调节自身高度。

下载专利PDF全文 在线查看说明书
暂无该专利PDF全文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包括上涂辊(1)和下涂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辊(1)一侧设有上喷淋管(3),下涂辊(2)一侧设有下喷淋管(4),在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上方设置一个倾斜挡板(5),所述上喷淋管(3)对准倾斜挡板(5),下喷淋管(4)对准下涂辊(2),所述下涂辊(2)下方设置一个涂液(9)收集槽(6),下涂辊(2)部分置于涂液(9)收集槽(6)中,涂液(9)收集槽(6)底板设有涂液(9)回流口,所述涂液(9)收集槽(6)通过一个升降装置(7)调节自身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挡板(5)与上涂辊(1)轴线平行,且倾斜挡板(5)上表面朝向上涂辊(1),所述上喷淋管(3)设置在上涂辊(1)与倾斜挡板(5)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为带钢(8)所在平面,倾斜挡板(5)底部与带钢(8)上表面距离为2-30mm,所述倾斜挡板(5)与带钢(8)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淋管(3)设有上喷头,上喷头方向垂直于倾斜挡板(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淋管(4)设置在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下方,且下喷淋管(4)设置于涂液(9)收集槽(6)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9)收集槽(6)内装有涂液(9),涂液(9)液面高度大于下涂辊(2)底面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9)收集槽(6)的涂液(9)回流口连接涂液回收管(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淋管(4)连接下喷头,下喷头水平设置且对准下涂辊(2)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7)与涂液(9)收集槽(6)相连,升降装置(7)为电动升降装置或手摇升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液回收管(10)上设有阀门,所述上喷淋管(3)的数目≥1。

说明书

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涂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中,涂层的质量对产品的绝缘性、防锈性和加工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连续退火机组均使用两辊式涂机,上下表面同时涂覆,其中上表面通过喷淋管将涂液喷淋至挡板后,可通过重力均匀的分布在钢板上表面,而下表面需要通过喷淋管将涂液喷淋至涂机下涂辊,依靠涂辊的转动将涂层液涂覆至钢板下表面,如果生产速度较高、喷淋管压力波动或使用粘度较低的涂液时,下表面涂液无法均匀分布,将会产生涂层条纹缺陷,严重时发生漏涂,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无取向硅钢下表面涂层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该装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有效保证无取向硅钢下表面涂层质量,避免出现漏涂或者涂层条纹缺陷,提高无取向硅钢涂层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包括上涂辊和下涂辊,所述上涂辊一侧设有上喷淋管,下涂辊一侧设有下喷淋管,在上涂辊和下涂辊间的水平面上方设置一个倾斜挡板,所述上喷淋管对准倾斜挡板,下喷淋管对准下涂辊,所述下涂辊下方设置一个涂液收集槽,下涂辊部分置于涂液收集槽中,涂液收集槽底板设有涂液回流口,所述涂液收集槽通过一个升降装置调节自身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挡板与上涂辊轴线平行,且倾斜挡板上表面朝向上涂辊,所述上喷淋管设置在上涂辊与倾斜挡板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涂辊和下涂辊间的水平面为带钢所在平面,倾斜挡板底部与带钢上表面距离为2-30mm,所述倾斜挡板与带钢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上喷淋管设有上喷头,上喷头方向垂直于倾斜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喷淋管设置在上涂辊和下涂辊间的水平面下方,且下喷淋管设置于涂液收集槽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涂液收集槽内装有涂液,涂液液面高度大于下涂辊底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涂液收集槽的涂液回流口连接涂液回收管。

进一步的,所述下喷淋管连接下喷头,下喷头水平设置且对准下涂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与涂液收集槽相连,升降装置为电动升降装置或手摇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升降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涂液收集槽高度的调节,升降装置可采用丝杆升降装置或电动升降装置或手摇升降装置,这几类升降装置均为现有设备,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进一步的,所述涂液回收管上设有阀门,所述上喷淋管的数目≥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带钢上表面的上喷淋管将涂液喷淋至倾斜挡板后,涂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均匀涂布在钢板上表面,下喷淋管将涂液喷涂在下涂辊表面,并在下涂辊下方设置涂液收集槽,当涂液从上下两个喷淋管喷出后,除了涂覆至带钢上的涂液,其余涂液流入涂液收集槽中,涂液收集槽高度可调,通过调整高度,使下涂辊的靠下部位浸入涂液收集槽液面之下,下涂辊转动时,可将涂液收集槽内涂液带至带钢下表面,提高涂覆均匀性,避免出现漏涂或者涂层条纹缺陷,多余涂液通过涂液回流口流出,不影响涂层液循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涂辊,2-下涂辊,3-上喷淋管,4-下喷淋管,5-倾斜挡板,6-涂液收集槽,7-升降装置,8-带钢,9-涂液,10-涂液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无取向硅钢涂层喷涂装置,包括上涂辊1和下涂辊2,所述上涂辊1一侧设有上喷淋管3,下涂辊2一侧设有下喷淋管4,在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上方设置一个倾斜挡板5,所述上喷淋管3对准倾斜挡板5,下喷淋管4对准下涂辊2,所述下涂辊2下方设置一个涂液收集槽6,下涂辊2部分置于涂液收集槽6中,涂液收集槽6底板设有涂液回流口,所述涂液收集槽6通过一个升降装置7调节自身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挡板5与上涂辊1轴线平行,且倾斜挡板5上表面朝向上涂辊1,所述上喷淋管3设置在上涂辊1与倾斜挡板5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为带钢8所在平面,倾斜挡板5底部与带钢8上表面距离为2-30mm,所述倾斜挡板5与带钢8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上喷淋管3设有上喷头,上喷头方向垂直于倾斜挡板5。

进一步的,所述下喷淋管4设置在上涂辊1和下涂辊2间的水平面下方,且下喷淋管4设置于涂液收集槽6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涂液收集槽6内装有涂液9,涂液9液面高度大于下涂辊2底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涂液收集槽6的涂液回流口连接涂液回收管10。

进一步的,所述下喷淋管4连接下喷头,下喷头水平设置且对准下涂辊2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7与涂液收集槽6相连,升降装置7为电动升降装置或手摇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涂液回收管10上设有阀门,所述上喷淋管3的数目≥1。

通常而言,上喷淋管数目可为3-6,使涂液更加均匀地喷涂到倾斜挡板表面,进而使涂液向下流动均匀覆盖于带钢上表面。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down/patent/456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