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CN202120662610.3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包括底座、动力单元、夹紧装置和胶带缠绕装置。其中,夹紧装置设于底座上,被配置为适于夹紧硅钢片组。进一步,夹紧装置上设置有周向滑槽,周向滑槽沿硅钢片组的外周设置,胶带缠绕装置与动力单元连接,并可滑动地连接于周向滑槽内。动力单元工作能够带动胶带缠绕装置沿周向滑槽移动,以将胶带缠绕于硅钢片组的外周,完成硅钢片组的定型封装。胶带缠绕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硅钢片组的自动封装,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封装,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硅钢片的封装效率。

基本信息

申请号:CN202120662610.3

申请日期:20210331

公开号:CN202120662610.3

公开日期:

申请人:北京希格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8号院7号楼5层501、502

发明人:韩健强

当前权利人:北京希格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代理人:黄耀威

主权利要求

1.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有动力单元(3);夹紧装置(2),设于所述底座(1)上,被配置为适于夹紧硅钢片组,所述夹紧装置(2)上设置有周向滑槽(27),所述周向滑槽(27)沿所述硅钢片组的外周设置;胶带缠绕装置(4),与所述动力单元(3)连接,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周向滑槽(27)内,所述动力单元(3)工作能够带动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沿所述周向滑槽(27)移动,以将胶带缠绕于所述硅钢片组的外周。

下载专利PDF全文 在线查看说明书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6.8立即购买,VIP免费
不用注册会员、不用登陆账号,直接支付购买查看,客服QQ:1093451816,此外成为本站VIP可免费查看本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设有动力单元(3);

夹紧装置(2),设于所述底座(1)上,被配置为适于夹紧硅钢片组,所述夹紧装置(2)上设置有周向滑槽(27),所述周向滑槽(27)沿所述硅钢片组的外周设置;

胶带缠绕装置(4),与所述动力单元(3)连接,并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周向滑槽(27)内,所述动力单元(3)工作能够带动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沿所述周向滑槽(27)移动,以将胶带缠绕于所述硅钢片组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2)包括夹紧支架(21)、上夹紧板(22)、下夹紧板(23)、上导板(24)和夹紧气缸(26);

所述夹紧支架(21)通过支撑横梁(25)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夹紧气缸(26)设于所述夹紧支架(21)上;

所述上导板(24)设于所述夹紧支架(21)上,并设置有导孔(28),所述上夹紧板(22)穿过所述导孔(28)与所述夹紧气缸(26)连接;

所述下夹紧板(23)设于所述支撑横梁(25)上,所述硅钢片组置于所述上夹紧板(22)和所述下夹紧板(23)之间,所述夹紧气缸(26)工作能够带动所述上夹紧板(22)夹紧所述硅钢片组;

所述周向滑槽(27)分别设于所述上导板(24)和所述支撑横梁(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包括第一动力单元(31)和第二动力单元(32);

所述第一动力单元(31)用于带动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沿所述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动力单元(32)用于带动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沿所述周向滑槽(27)的宽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31)包括无杆气缸(311)、无杆滑块(312)和第一拨叉(313);

所述无杆气缸(311)设于所述底座(1)上,延伸方向与所述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拨叉(313)设于所述无杆滑块(312)上,能够与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卡接,所述无杆滑块(312)滑动连接于所述无杆气缸(311)上,所述无杆气缸(311)工作能够带动与所述第一拨叉(313)卡接的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沿所述无杆气缸(311)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单元(32)包括气缸(321)和第二拨叉(322);

所述气缸(321)设于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第二拨叉(322)连接,所述第二拨叉(322)能够与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卡接,所述气缸(321)工作能够推动与所述第二拨叉(322)连接的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包括胶带支架(41)、胶带芯轴(42)和胶带导轮(43);

所述胶带支架(41)通过滚动轴承(45)滚动连接于所述周向滑槽(27)内,并能够与所述第一拨叉(313)或所述第二拨叉(322)卡接;

所述胶带芯轴(42)垂直设于所述胶带支架(41)上,胶带圈(6)套设于所述胶带芯轴(42)的外周;

所述胶带导轮(43)转动连接于所述胶带支架(41)上,用于将所述胶带粘附于所述硅钢片组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还包括切断装置(49),用于将所述胶带切断;

所述切断装置(49)包括切刀(491)、第一弹簧(492)、扣板(493)、第二弹簧(494)和挡板(495);

所述胶带支架(41)上设置有多组立柱(46),底端设置有导向槽(411);

所述切刀(491)穿设于多组所述立柱(46)和所述胶带支架(41)之间,所述切刀(491)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411)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弹簧(492)与所述胶带支架(41)可复位连接;

所述扣板(493)铰接于所述胶带支架(41)上,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494)与所述胶带支架(41)弹性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切刀(491)卡接;

所述挡板(495)设于所述底座(1)上,并位于所述扣板(493)延伸方向的外侧,能够按压所述扣板(493)端部;

当所述挡板(495)按压所述扣板(493)端部时,所述扣板(493)与所述切刀(491)解除卡接,所述切刀(491)在所述第一弹簧(492)的拉动下伸出以切断所述胶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还包括抻平装置(48);

所述抻平装置(48)包括回位板(481)、挡簧(482)和轴销(483);

所述轴销(483)垂直设于所述胶带支架(41)上,所述回位板(481)和所述挡簧(482)由上至下套设于所述轴销(483)的外周;

所述挡簧(482)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胶带支架(41)上,另一端与所述回位板(481)抵接,在所述挡簧(48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所述回位板(481)始终与所述胶带导轮(43)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缠绕装置(4)还包括两个刮板(47);

两个所述刮板(47)分别设于所述胶带支架(41)上,并置于所述硅钢片组高度方向的两侧,能够与所述硅钢片组的上、下两端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装置(5),所述卸料装置(5)包括卸料气缸(51)、卸料支架(52)、两个L型板(53)和连接座(54);

所述卸料支架(52)设于所述夹紧支架(21)上,所述卸料气缸(51)设于所述卸料支架(52)上,并与所述连接座(54)连接,所述连接座(54)上设置有长孔(541);

两个所述L型板(53)的固定端(531)通过第一连接轴(55)连接,转折部通过第二连接轴(56)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轴(55)转动连接于所述卸料支架(52)上,所述第二连接轴(56)置于所述长孔(541)内,所述卸料气缸(51)工作带动与所述连接座(54)连接的所述L型板(53)绕所述固定端(531)旋转,所述L型板(53)的活动端(532)与所述硅钢片组抵接。

说明书

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

背景技术

硅钢片生产加工完成后,为便于存放,需将一定数量的硅钢片叠加成硅钢片组,并用胶带进行封装。

目前,硅钢片封装时多采用人工缠绕胶带成型,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封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硅钢片封装时需要人工操作导致劳动强度大、封装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包括:

底座,设有动力单元;

夹紧装置,设于底座上,被配置为适于夹紧硅钢片组,夹紧装置上设置有周向滑槽,周向滑槽沿硅钢片组的外周设置;

胶带缠绕装置,与动力单元连接,并可滑动地连接于周向滑槽内,动力单元工作能够带动胶带缠绕装置沿周向滑槽移动,以将胶带缠绕于硅钢片组的外周。

进一步,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支架、上夹紧板、下夹紧板、上导板和夹紧气缸;

夹紧支架通过支撑横梁设于底座上,夹紧气缸设于夹紧支架上;

上导板设于夹紧支架上,并设置有导孔,上夹紧板穿设于导孔与夹紧气缸连接;

下夹紧板设于支撑横梁上,硅钢片组置于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夹紧气缸伸出推动上夹紧板夹紧硅钢片组;

周向滑槽分别设于上导板和支撑横梁上。

进一步,动力单元包括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

第一动力单元用于带动胶带缠绕装置沿周向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动力单元用于带动胶带缠绕装置沿周向滑槽的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第一动力单元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滑块和第一拨叉;

无杆气缸设于底座上,延伸方向与周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第一拨叉设于无杆滑块上,能够与胶带缠绕装置卡接,无杆滑块滑动连接于无杆气缸上,无杆气缸工作能够带动与第一拨叉卡接的胶带缠绕装置沿无杆气缸移动。

进一步,第二动力单元包括气缸和第二拨叉;

气缸设于底座上,与第二拨叉连接,第二拨叉能够与胶带缠绕装置卡接,气缸工作能够推动与第二拨叉连接的胶带缠绕装置移动。

进一步,胶带缠绕装置包括胶带支架、胶带芯轴和胶带导轮;

胶带支架通过滚动轴承滚动连接于周向滑槽内,并能够与第一拨叉或第二拨叉卡接;

胶带芯轴垂直设于胶带支架上,胶带圈套设于胶带芯轴的外周;

胶带导轮转动连接于胶带支架上,用于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外周。

进一步,胶带缠绕装置还包括切断装置,用于将胶带切断;

切断装置包括切刀、第一弹簧、扣板、第二弹簧和挡板;

胶带支架上垂直设有多组立柱,底端设置有导向槽;

切刀穿设于多组立柱和胶带支架之间,端部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并通过第一弹簧与胶带支架可复位连接;

扣板铰接于胶带支架上,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胶带支架弹性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切刀卡接;

挡板设于底座上,并位于扣板延伸方向的外侧,能够按压扣板端部;

当挡板按压扣板端部时,扣板与切刀解除卡接,切刀在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伸出以切断胶带。

进一步,胶带缠绕装置还包括抻平装置;

抻平装置包括回位板、挡簧和轴销;

轴销垂直设于胶带支架上,回位板和挡簧由上至下套设于轴销的外周;

挡簧一端可转动连接于胶带支架上,另一端与回位板抵接,在挡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板始终与胶带导轮相切。

进一步,胶带缠绕装置还包括两个刮板;

两个刮板分别设于胶带支架上,并置于硅钢片组高度方向的两侧,能够与硅钢片组的上、下两端面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气缸、卸料支架、两个L 型板和连接座;

卸料支架设于夹紧支架上,卸料气缸设于卸料支架上,并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上设置有长孔;

两个L型板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转折部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于卸料支架上,第二连接轴置于长孔内,卸料气缸工作带动与连接座连接的L型板绕固定端旋转,L型板的活动端与硅钢片组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通过设置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上设置周向滑槽,周向滑槽沿硅钢片组的周向设置,胶带圈安装在胶带缠绕装置上,胶带缠绕装置与动力单元连接。具体使用时,将硅钢片组置于夹紧装置内,通过夹紧装置将硅钢片组夹装平整,胶带缠绕装置在动力单元的带动下沿周向滑槽滑动,将胶带缠绕于硅钢片组的外周,完成硅钢片的定型封装。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动力单元带动胶带缠绕装置完成了硅钢片组的自动封装,无需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了硅钢片的封装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硅钢片胶带缠绕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硅钢片胶带缠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夹紧气缸、上夹紧板和上导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胶带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切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A处放大图;

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卸料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夹紧装置;21、夹紧支架;22、上夹紧板;23、下夹紧板;24、上导板;25、支撑横梁;26、夹紧气缸;27、周向滑槽;28、导孔;

3、动力单元;

31、第一动力单元;311、无杆气缸;312、无杆滑块;313、第一拨叉;

32、第二动力单元;321、气缸;322、第二拨叉;

4、胶带缠绕装置;

41、胶带支架;411、导向槽;

42、胶带芯轴;43、胶带导轮;44、转轴;45、滚动轴承;46、立柱; 47、刮板;

48、抻平装置;481、回位板;482、挡簧;483、轴销;

49、切断装置;491、切刀;492、第一弹簧;493、扣板;494、第二弹簧;495、挡板;

5、卸料装置;51、卸料气缸;52、卸料支架;

53、L型板;531、固定端;532、活动端;

54、连接座;541、长孔;

55、第一连接轴;56、第二连接轴;

6、胶带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包括底座1、动力单元3、夹紧装置2和胶带缠绕装置4。夹紧装置2设于底座1上,被配置为适于夹紧硅钢片组,用于将硅钢片组夹压平整。夹紧装置2上还设置有周向滑槽27,周向滑槽27沿硅钢片组的外周设置,胶带缠绕装置4与动力单元3连接,并滑动连接于周向滑槽27内。动力单元3工作能够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滑动,以将胶带缠绕于硅钢片组的外周,完成硅钢片组的定型封装。胶带缠绕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硅钢片组的自动封装,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封装,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硅钢片的封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及图4,夹紧装置2包括夹紧支架21、上夹紧板22、下夹紧板23、上导板24、支撑横梁25和夹紧气缸26。具体地,夹紧气缸26设于夹紧支架21的顶端,夹紧支架21设于支撑横梁25上,支撑横梁25设于底座1上。上导板24设于夹紧支架21的顶端,并位于夹紧支架21的内侧,上导板24上还设置有导孔28,上夹紧板22穿设于导孔28 与夹紧气缸26连接,下夹紧板23设于支撑横梁25上,硅钢片组置于上夹紧板22和下夹紧板23之间,夹紧气缸26启动,动力输出端伸出带动上夹紧板22向下运动夹压硅钢片组,以将硅钢片组夹压平整。

进一步,周向滑槽27分别设于支撑横梁25和上导板24板上,胶带缠绕装置4通过滚动轴承45滚动连接于周向滑槽27内,胶带缠绕装置4在动力单元3的带动下沿周向滑槽27滑动,周向滑槽27为具体为长方形滑槽。动力单元3包括第一动力单元31和第二动力单元32,第一动力单元31用于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动力单元32用于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宽度方向移动。

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第一动力单元31包括无杆气缸311、无杆滑块312和第一拨叉313。无杆气缸311设于底座1上,并位于支撑横梁25 的下方,无杆气缸311的延伸方向与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拨叉313套设于支撑横梁25上,并与无杆滑块312固定连接,无杆滑块312 滑动连接于无杆气缸311上,第一拨叉313能够与胶带缠绕装置4卡接,无杆气缸311工作能够带动与无杆滑块312连接的第一拨叉313沿周向滑槽27 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动力单元323包括气缸321和第二拨叉322。气缸321 垂直设于底座1上,与第二拨叉322连接,第二拨叉322能够与胶带缠绕装置4卡接,气缸321工作能够带动第二拨叉322沿周向滑槽27的宽度方向移动。

具体使用时,第一拨叉313与胶带缠绕装置4卡接,无杆气缸311启动,无杆滑块312沿无杆气缸311滑动,进而带动与第一拨叉313卡接的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移动,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长向面上。然后将第一拨叉313与胶带缠绕装置4解除卡接,无杆气缸311停止。将第二拨叉322与胶带缠绕装置4卡接,气缸321启动带动与第二拨叉322 卡接的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宽度方向移动,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宽向面上。重复上述操作,以缠绕的方式将胶带缠绕于硅钢片组的四周,完成硅钢片组的整体封装定型。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胶带缠绕装置4具体包括胶带支架41、转轴44、两个滚动轴承45、胶带芯轴42和胶带导轮43。转轴44转动连接于胶带支架41上,两个滚动轴承45分别套设于转轴44的两端,并与转轴 44固定连接。胶带支架41通过滚动轴承45滚动连接于上导板24和支撑横梁25的周向滑槽27内。胶带芯轴42和胶带导轮43均可转动地设于胶带支架41上,胶带圈6套设于胶带芯轴42的外周,胶带导轮43用于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外周。进一步,胶带支架41上还设置有抻平装置48,用于将胶带抻平,具体包括回位板481、轴销483和挡簧482。轴销483垂直设于胶带支架41上,回位板481和挡簧482均套设于轴销483的外周,挡簧 482位于回位板481的下方,挡簧482一端转动连接于胶带支架41上,另一端与回位板481抵接,在挡簧482弹簧力的作用下,回位板481始终与胶带导轮43相切,胶带穿设于胶带导轮43和回位板481之间,回位板481将胶带抻平,防止胶带卷曲影响封装效果。具体使用时,在第一动力单元313或第二动力单元323的带动下,滚动轴承45沿周向滑槽27滚动,带动胶带支架41沿周向滑槽27移动,胶带导轮43沿硅钢片组的外周滚动,将胶带滚压于硅钢片组的外周,以完成硅钢片组的封装定型。

作为优选方案,在胶带支架41上还设置有两个刮板47,两个刮板47 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与硅钢片组的上、下两端面接触,用于将胶带上下漏出部分折粘在硅钢片组的上、下两面。刮板47优选为弹性材质制品,以避免折粘胶带过程中损坏胶带或划伤伤硅钢片。作为示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刮板47优选为橡胶板。

进一步,参见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的胶带缠绕装置4还包括切断装置49,用于将胶带切断。具体地,切断装置49包括切刀491、第一弹簧492、扣板493、第二弹簧494和挡板495。胶带支架41上对应设置有多组立柱46,胶带支架41的底端设置有长孔541,切刀491穿设于多组立柱46和胶带支架41之间,切刀491的端部滑动连接于长孔541内,并通过第一弹簧492 与胶带支架41可复位连接。扣板493铰接于胶带支架41上,一端通过第二弹簧494与胶带支架41弹性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切刀491卡接。挡板495 设于底座1上,位于扣板493的延伸方向外侧,能够按压扣板493端部。胶带缠绕装置4在动力单元3的带动下沿硅钢片组外周缠绕胶带时,扣板493 与切刀491卡接,切刀491不伸出,硅钢片组封装完毕后,胶带缠绕装置4 在动力单元3的带动下复位至挡板495位置,挡板495按压扣板493,第二弹簧494被压缩,扣板493与切刀491解除卡接,切刀491在第一弹簧492 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伸出将胶带切断。

进一步,参见图10,硅钢片胶带缠绕机还包括卸料装置5,卸料装置5 包括卸料气缸51、卸料支架52、连接座54和两个L型板53。卸料支架52 设于夹紧支架21上,卸料气缸51设于卸料支架52上,并与连接座54连接,连接座54上设置有长孔541。定义L型板53的短边为固定端531,长边为活动端532。两个L型板53的固定端531通过第一连接轴55连接,弯折部通过第二连接轴56连接,第一连接轴55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卸料支架52上,第二连接轴56穿设于连接座54的长孔541内。卸料气缸51工作推动L型板53绕固定端531翻转,L型板53的活动端532抵推硅钢片组,将硅钢片组推出夹紧装置2,输送至下一工位。通过设置卸料装置5实现了自动卸料,无需人工卸料,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卸料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对硅钢片组缠绕定型的过程如下:

1、将硅钢片组置于夹紧装置2上,启动夹紧气缸26,将硅钢片组夹压平整后关闭夹紧气缸26;

2、胶带支架41与第一拨叉313建立卡接关系,无杆气缸311启动,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移动,胶带导轮43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长向面上,同时刮板47将胶带上、下漏出部分折粘于硅钢片组的上、下两面上;

3、控制无杆气缸311停止,第一拨叉313与胶带支架41解除卡接,同时,将胶带支架41与第二拨叉322建立卡接关系,控制气缸321启动,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宽度方向移动,胶带导轮43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宽向面上,同时刮板47将胶带上、下漏出部分折粘于硅钢片组的上、下两面上;

4、控制气缸321停止,第二拨叉322与胶带支架41解除卡接,同时,将胶带支架41与第一拨叉313建立卡接关系,控制无杆气缸311启动,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长度方向移动,胶带导轮43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长向面上,同时刮板47将胶带上、下漏出部分折粘于硅钢片组的上、下两面上;

5、控制无杆气缸311停止,第一拨叉313与胶带支架41解除卡接,同时,将胶带支架41与第二拨叉322建立卡接关系,控制气缸321启动,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的宽度方向移动,胶带导轮43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宽向面上,同时刮板47将胶带上、下漏出部分折粘于硅钢片组的上、下两面上;

6、胶带支架41复位至初始位置过程中,挡板495按压扣板493,扣板 493与切刀491解除卡接,切刀491在第一弹簧492力的作用下伸出将胶带切断,控制气缸321停止,完成硅钢片组的定型封装;

7、控制夹紧气缸26启动,夹紧气缸126的动力输出端回缩,控制卸料气缸51启动,卸料气缸51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推动L型板53转动,L型挡板53的活动端将硅钢片组推出夹紧装置2。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钢片胶带缠绕机,通过动力单元3带动胶带缠绕装置4沿周向滑槽27移动改变胶带的缠绕路径,以缠绕的方式将胶带粘附于硅钢片组的外周,然后通过挡板495触发扣板493,扣板493与切刀491 解除卡接,切刀491在第一弹簧492力的作用下伸出将胶带切断。全程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效率,且提高了封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down/patent/4520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