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可以模拟现场常化生产,为现场批量生产提供有效的工艺参考,缩短现场调试工艺次数和废品率、次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基本信息
申请号:CN202111108098.9
申请日期:20210922
公开号:CN202111108098.9
公开日期:20220114
申请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河西工业区
发明人:卢晓禹;董丽丽;王少炳;李鹏;王栋;黄利
当前权利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机构: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代理人:王冠宇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1)取样取向硅钢经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以及7联机热轧后,热轧板厚度为2.3mm,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横向×轧向:2.3mm×150mm×600mm,进行常化试验;2)加热采用2台加热炉,一台A加热炉加热到1120±10℃,另一台B加热炉加热到920±10℃,等到A加热炉加热到1120℃后,将试样板平放至加热炉内,保温3~6min,保温结束后,用平钳夹出,用高温测温枪测定试样板温度降至920℃时,迅速平放置B加热炉中,保温3min;3)淬火B加热炉保温结束后,将试样板放入盛有100℃净水的水槽中淬火;4)压平将试样板从淬火槽中取出,吹干表面水渍,放置平整的台面上用方形大钢锭静态施压48h;5)检测试样板经过48h施压后板形有所平整,截取横向20mm×轧向15mm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权利要求
1.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
1)取样
取向硅钢经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以及7联机热轧后,热轧板厚度为2.3mm,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横向×轧向:2.3mm×150mm×600mm,进行常化试验;
2)加热
采用2台加热炉,一台A加热炉加热到1120±10℃,另一台B加热炉加热到920±10℃,等到A加热炉加热到1120℃后,将试样板平放至加热炉内,保温3~6min,保温结束后,用平钳夹出,用高温测温枪测定试样板温度降至920℃时,迅速平放置B加热炉中,保温3min;
3)淬火
B加热炉保温结束后,将试样板放入盛有100℃净水的水槽中淬火;
4)压平
将试样板从淬火槽中取出,吹干表面水渍,放置平整的台面上用方形大钢锭静态施压48h;
5)检测
试样板经过48h施压后板形有所平整,截取横向20mm×轧向15mm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向硅钢的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0.050~0.060%,Si:3.10~3.30%,Mn:0.09~0.12%,P:≤0.020%,S:0.005~0.009%,Als:0.027~0.030%,N:0.0069:0.0085%,Sn:0.035~0.07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质量分数共计为100%。
说明书
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申请专利号202110519906.5公布了一种分三段常化生产高磁钢取向硅钢带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三段常化工艺得到的钢板较好的控制了淬火前钢板温度均匀性和冷却应力,改善了热轧办的冷轧脆性。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缩短生产流程,降低制造成本,采用100℃净水淬火,常化板组织得到改善,再结晶晶粒增多。
申请专利号201810614677.2公布了一种新型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冷却的生产方法及产品,采用三段式常化工艺,改善了磁性能和常化板的板形与轧制性。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缩短生产流程,降低制造成本,经过常化处理热轧板中变形组织经过再结晶后,等轴晶组织数量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可以模拟现场常化生产,为现场批量生产提供有效的工艺参考,缩短现场调试工艺次数和废品率、次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一般取向硅钢(CGO)热轧板不需要常化处理,以AlN为主要抑制剂的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前需要经过常化处理,作用是使热轧板组织更加均匀、再结晶晶粒数量更多、析出大量细小的AlN抑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工艺方法,采用两段式常化工艺,包括以下工艺参数及步骤:
1)取样
取向硅钢经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以及7联机热轧后,热轧板厚度为2.3mm,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横向×轧向:2.3mm×150mm×600mm,进行常化试验。
2)加热
采用2台加热炉,一台(A加热炉)加热到1120±10℃,一台(B加热炉)加热到920±10℃,等到A加热炉加热到1120℃后,将试样板平放至加热炉内,保温3~6min,保温结束后,用平钳夹出,用高温测温枪测定试样板温度降至920℃时,迅速平放置B加热炉中,保温3min。
3)淬火
B加热炉保温结束后,将试样板放入盛有100℃净水的水槽中淬火。
4)压平
由于试样板温度高,淬火后应力集中,发生变形。将试样板从淬火槽中取出,吹干表面水渍,放置平整的台面上用方形大钢锭静态施压48h。
5)检测
试样板经过48h施压后板形有所平整,截取20mm(横向)×15mm(轧向)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进一步的,取向硅钢的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0.050~0.060%,Si:
3.10~3.30%,Mn:0.09~0.12%,P:≤0.020%,S:0.005~0.009%,Als:0.027~0.030%,N:0.0069:0.0085%,Sn:0.035~0.07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质量分数共计为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以模拟现场常化生产,为现场批量生产提供有效的工艺参考,缩短现场调试工艺次数和废品率、次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取向硅钢常化板金相组织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取向硅钢常化板金相组织图;
图3为现有工艺下取向硅钢常化板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试验材料为取向硅钢热轧试样,化学成分C:0.050~0.060%,Si:3.10~3.30%,Mn:0.09~0.12%,P:≤0.020%,S:0.005~0.009%,Als:0.027~0.030%,N:0.0069:0.0085%,Sn:0.035~0.07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质量分数共计为100%。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常化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取样
取向硅钢经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以及7联机热轧后,热轧板厚度为2.3mm,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横向×轧向:2.3mm×150mm×600mm,进行常化试验。
2)加热
采用2台加热炉,一台(A加热炉)加热到1120±10℃,一台(B加热炉)加热到920±10℃,等到A加热炉加热到1120℃后,将试样板平放至加热炉内,保温3min,保温结束后,用平钳夹出,用高温测温枪测定试样板温度降至920℃时,迅速平放置B加热炉中,保温3min。
3)淬火
B加热炉保温结束后,将试样板放入盛有100℃净水的水槽中淬火。
4)压平
由于试样板温度高,淬火后应力集中,发生变形。将试样板从淬火槽中取出,吹干表面水渍,放置平整的台面上用方形大钢锭静态施压48h。
5)检测
试样板经过48h施压后板形有所平整,截取20mm(横向)×15mm(轧向)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实施例2
1)取样
取向硅钢经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以及7联机热轧后,热轧板厚度为2.3mm,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横向×轧向:2.3mm×150mm×600mm,进行常化试验。
2)加热
采用2台加热炉,一台(A加热炉)加热到1120±10℃,一台(B加热炉)加热到920±10℃,等到A加热炉加热到1120℃后,将试样板平放至加热炉内,保温6min,保温结束后,用平钳夹出,用高温测温枪测定试样板温度降至920℃时,迅速平放置B加热炉中,保温3min。
3)淬火
B加热炉保温结束后,将试样板放入盛有100℃净水的水槽中淬火。
4)压平
由于试样板温度高,淬火后应力集中,发生变形。将试样板从淬火槽中取出,吹干表面水渍,放置平整的台面上用方形大钢锭静态施压48h。
5)检测
试样板经过48h施压后板形有所平整,截取20mm(横向)×15mm(轧向)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该工艺处理后,板厚方向上等轴晶组织增多,约占板厚的1/2,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析出的抑制剂细小弥散,这样的抑制剂会阻碍非高斯织构晶粒长大,促进高斯织构长大,对磁性能有利;试样板板形有所改善,不平度由常化后的10cm/m减少到2~3cm/m,方便后续冷轧。
现有工艺:
1)取样
取向硅钢经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以及7联机热轧后,热轧板厚度为2.3mm,用剪板机截取试样尺寸为厚度×横向×轧向:2.3mm×150mm×600mm,进行常化试验。
2)加热
采用1台加热炉,加热到1120±10℃,将试样板平放至加热炉内,保温3min,保温结束后,用平钳夹出。
3)淬火
将试样板放入盛有100℃净水的水槽中淬火。
4)检测
截取20mm(横向)×15mm(轧向)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该工艺处理后,板厚方向上等轴晶组织更多,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少量的贝氏体,由于冷速过大,已固溶的抑制剂还处于固溶状态,细小的抑制剂很少,很难阻碍非高斯织构晶粒长大,这对成品的磁性能是不利的;试样板板形不平度差,在15cm/m以上,不利于后续冷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