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1677985.8一种软磁性高硅钢极薄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硅钢带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软磁性高硅钢极薄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软磁性高硅钢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包覆CaF2和TiB2偶合涂层、微波热压成型、酸洗、渗氮、一次退火、三道热轧、二次退火、三次温轧和三次退火。本发明提供的软磁性高硅钢极薄带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软磁性高硅钢极薄带的晶粒细化程度高、组织均匀,改变了传统的相析出路径,有效消除了有序相的形成,使其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并具备更高的磁感和更低的铁损。
CN202111351571.6一种取向硅钢电磁性质各向异性的多频电磁无损表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电磁性质各向异性的多频电磁无损表征方法。改方法基于多频电磁传感器技术,建立取向硅钢晶粒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本发明专利公开的方法,表征取向硅钢晶粒取向‑测量方向‑电磁信号对应关系,通过信号比对,检测取向硅钢与理想硅钢晶粒取向偏差值,判断取向硅钢的电磁性质的优劣。该发明解决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无法高效判断产品质量以及电磁性质优劣问题,为构建准确的取向硅钢晶粒取向各向异性的电磁无损表征系统,为深化高附加值钢种显微组织预测方法研究与产品在线性能调技术控奠定基础。
CN202080087113.3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重量%计,所述取向电工钢板包含:Si:3.0‑4.5%、Mn:0.05‑0.2%、Al:0.015‑0.035%、C:0.0015%以下(0%除外)、N:0.0015%以下(0%除外)、S:0.0015%以下(0%除外)、余量的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满足以下关系式1和关系式2。[关系式1](W13/50/W17/50)≤0.57[关系式2](W15/50/W17/50)≤0.76(其中,所述关系式1中,Wx/y表示施加磁场的大小为x/10T且频率为yHz的条件下的铁损值)。
CN202110494444.5一种物理喷砂方式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喷砂方式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的方法,步骤包括:S1、坯料预处理;S2、涂覆隔离剂,后进行高温退火;S3、拉伸热平整;S4、表面喷砂处理,去除底层;S5、去应力退火;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喷砂的物理办法制备取向硅钢薄带无底层原料,代替了传统的用酸去除取向硅钢涂层或硅酸镁底层,结合退火去应力,显著改善了加工质量,使整个加工过程更加环保,也有利于控制成本。
ZnO对无铬无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主要研究了氧化锌对以Al(H2PO4)3为基料的无铬无取向硅钢绝缘涂层各项性能的影响.用盐雾实验和动电位极化研究了不同氧化锌含量对硅钢绝缘涂层的耐蚀性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采用SEM和体视显微镜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附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含量为4.0%时,氧化锌能完全中和涂层表面的游离磷酸,涂层的耐蚀性和附着性最好;氧化锌含量过少或过多时,涂层的耐蚀性和附着性都较差.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zinc oxide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romium-free non-oriented silicon steel insulating coating which based on aluminum dihydrogen phosphate.Salt spray experiment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zinc oxide content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insulation coating of silicon steel.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adhesion of coating were tested by SEM and stereo 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
表面机械研磨/异步轧制无取向硅钢薄带的渗硅行为
对w(Si)=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和异步轧制(CSR),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 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w(Si)=3%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了等轴状、取向呈随机分布的、晶粒尺寸为10 nm的纳米晶组织;异步轧制后,表面纳米晶组织保持不变;550~650℃、4 h渗硅处理后,SMAT+CSR样品表面形成化合物层,其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由17μm增加到52μm;化合物层由Fe3Si和FeSi相组成. Nanostructured surface layer was fabricated on a 3%(mass fraction) non-grai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by means of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SMAT) and cross-shear rolling(CSR),and then a solid powder siliconizing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SMAT+CSR sample at 550~650 ℃ for 4 h.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was examined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quiaxed nanocrystallin...
CN202111351491.0改善取向硅钢内外圈和边部表面质量的方法及环形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取向硅钢内外圈和边部表面质量的方法及环形炉,在一次冷轧工序中,采用错边卷曲,卷曲张力按渐变张力进行控制且头尾的卷曲张力大、中部的卷曲张力小,MgO的涂覆量与卷曲张力同步变化且头尾的涂覆量少、中部的涂覆量多;在高温退火工序中,环形炉的底板上增设一层由若干扇形块绕中心均布形成的垫层,相邻扇形块之间存在空隙,环形炉的内罩内钢卷的上端加盖通风式的盖板,盖板底面的内圈间隙伸入钢卷孔、外圈间隙套在钢卷上、中间通过绕中心均布的导流槽支撑在钢卷端面上,导流槽呈螺旋状且入口与盖板内圈上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出口延伸至盖板底面外圈内侧。本发明可显著减少表面缺陷,明显改善表面质量和磁性,操作容易。
本钢高硬度无取向电工钢50BW600的研发
目前随着电工钢用户冲压设备的升级,冲压速度逐步提高,对电工钢产品的硬度和强度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普通硬度级别的无取向硅钢相比,高硬度50BW600的Hv硬度提高15~20,达到125以上,同时对电磁性能指标也有较高要求。本钢通过化学成份和热轧及冷轧连退生产工艺的设计,经过小批量生产试验,满足用户要求。通过对工艺的严格控制,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保证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的检验合格率。 Currently with upgrading of stamping equipment of silicon steel user, gradually increasing of stamping speed, propose higher demand for hardness and strength of silicon steel.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50BW600, high hardness 50BW600 have higher hardness, reach greater than 125Hv. Through desig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with hot mill and annealing, production test of small quantities, stamping performance meet user request.
CN202121551781.5超薄硅钢铁芯卷绕张力控制装置和纠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薄硅钢铁芯卷绕张力控制装置和纠偏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架和底座,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按压杆组件,所述按压杆组件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前端和尾端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收捆轴,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滑轨板,且滑轨板位于固定板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辊和衔接板的设置,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根据收捆轴上铁芯的缠绕位置,对两侧导向辊进行调节,从而通过导向辊的转动性对铁芯的活动起到定位作用,两侧导向辊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带料输送出来时的导向作用,能够保证带料快速平稳的送料时不发生跑偏现象。
CN202123177516.8一种可变距硅钢片吸附抓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铁芯全自动叠装产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距硅钢片吸附抓具,包括:第一铝型材,所述第一铝型材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直线导轨,所述第一钣金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直推气缸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直推气缸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第一铝型材上,所述第一钣金连接件远离直线导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动吸盘;装配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推气缸远离直线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钣金连接件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气动吸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直推气缸能够推动第一气动吸盘在第一铝型材上滑动,如此能够改变第一气动吸盘的所在位置,从而能实现对不同长度的硅钢片的抓取,提高该种吸附抓具的适用范围。
CN202123143984.3一种硅钢片分流导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钢片分流导料机构,属于硅钢片导料领域,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主带和副带,所述副带设置在主带的前面,所述主带横向设置,所述主带的后面设置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电机、导流板和助力组件,所述主带的后面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电机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导流板的顶部固定套接,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导流板旋转,导流板在连接组件下带动助力组件旋转,使得主带上的物品被导流板进行阻挡,通过助力组件传送到副带上,避免了传送带方向单一,容易导致硅钢片对堆积的问题,从而减少硅钢片的损坏量,进而节约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