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切边重卷机组,包括依次衔接布置的开卷机、入口穿带装置、入口转向夹送辊、入口剪、切边单元、出口转向夹送辊和卷取单元,所述切边单元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衔接布置的切边夹送辊、入口稳定辊、切边剪和出口稳定辊,所述切边剪的废料出口侧衔接布置有碎边剪,所述碎边剪的废料出口侧配置有切边废料输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钢切边重卷机组,采用切边剪+碎边剪的组合对带钢进行切边操作,避免了传统的废边卷取方式,能较好地适用于硅钢切边操作。采用切边夹送辊与入口稳定辊和出口稳定辊配合,能显著地提高切边操作时带钢运行稳定性以及保证带钢切边质量,可相应地提高生产效率。
2021-02-22 78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加热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片钢卷制造的加热装置,目前硅钢片钢卷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其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腔一侧活动安装有主动轴,主动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加热箱外侧的电机,主动轴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从动轴,两个从动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和主动轴以及主动齿轮的配合,可使得主动轴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的啮合,进而使得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同时转动,并通过两个加热盘对加热箱内部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固定盘和连接盘之间的钢卷边转动边加热,从而解决了硅钢片钢卷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2021-06-16 78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钢片叠装用上下料装置,包括一供料单元,供料单元包括供料板、放置板、供料支架、供料辊、支撑组件;一上料单元,包括上料支架、上料板、第一升降丝杆、上料辊;一过渡组件,包括过渡支架、过渡底座、过渡升降丝杠,在过渡支架上安装有上下层分布的两组过渡输送辊组,位于上层的过渡输送辊组为容供料板输送的上料输送路径,上层的过渡输送辊组与下层的过渡输送辊组之间形成容供料板输送的下料输送路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供料单元、上料单元及过渡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将满料的供料板输送给上料板或将空料的供料板输送给供料支架,完成了对满料或空料的供料板的自动输送,无需再由人工输送,非常的方便。
2021-06-09 7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钢的冷轧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其中的处理工序的加热工序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加热,待处理钢经过加热工序的速度为30‑200mpm,加热工序的加热温度为70‑120℃。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生产质量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加热工序中对待处理钢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使其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温度,以满足高硅钢的冷轧生产工艺要求,减少断带事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2021-09-26 7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牌号硅钢的穿带激光焊接方法,包括:将焊缝中硅含量降低到Si焊<1.9%。采用激光+填丝焊接,填丝ER50‑6碳钢焊丝;根据焊缝截面积和激光焊接速度;激光填丝焊接时,激光线能量应足够大,达到填丝在熔池中充分混合,均匀分布,不至于填丝的成分浮在熔池的上半部分。采用此方法使焊缝组织从粗大铁素体变成细小、致密的无碳贝氏体,晶内沉淀相和晶间脆性相相对大幅减少,提高了焊缝韧性和成形性能,保证了高硅硅钢带的穿带焊接和连续生产。
2021-05-12 78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型铁芯硅钢片组装系统。该便捷型铁芯硅钢片组装系统包括硅钢片叠放装置,硅钢片叠放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齿圈,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与齿圈同轴的固定盘,固定盘的中心设有中心孔,固定盘上设有六个沿固定盘径向延伸的滑槽,六个滑槽沿固定盘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滑槽内分别滑动装配有滑块,齿圈的上侧面设有上螺纹,滑槽的下侧面设有与上螺纹相匹配的下螺纹,滑块的内端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与硅钢片中心孔孔壁上的割槽相匹配的定位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硅钢片进行定位,从而确保各片硅钢片的中心孔以及割槽相对应,提高了硅钢片叠放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05-26 78 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工钢加工用绝缘喷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的中央位置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两侧内壁上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转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活塞杆的外壁上均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机可以驱动每一个空心管转动的过程中,空心管内的绝缘漆从管壁的喷孔喷洒而出,而空心管外的扇板则配合交错分布的喷孔将雾化喷洒的绝缘漆打乱喷洒在电工钢上,全面且充分的完成喷涂。
2021-05-12 7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轧机二次冷轧方法,包括取样→制样→冷轧轧制规程制定→实验轧机二次冷轧。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向硅钢实验室轧机二次冷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轧制出来的取向硅钢二次冷轧试样,对于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试样和条件。
2021-10-11 78 6.8

一种无取向性电磁钢板:以质量%计其母材的化学组成为:C:0.0010~0.0040%、Si:4.0~5.0%、Mn:0.20%以下、Al:0.010%以上且不足0.050%、P:0.030%以下、S:0.0030%以下、N:0.0005~0.0030%、O:0.0100~0.0400%、Ca:不足0.0010%、Ti:不足0.0050%、Nb:不足0.0050%、Zr:不足0.0050%、V:不足0.0050%、Cu:不足0.20%、Ni:不足0.50%、Sn:0~0.05%、Sb:0~0.05%、剩余部分:Fe和杂质;从母材表面到深度方向10μm的位置为止以外的区域中的O含量不足0.0050%。
2021-04-16 78 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用预熔型结晶器保护渣,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其化学成份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aO:25.2%‑25.6%,SiO2:39.2%‑39.6%,MgO:1.9%‑2.1%,Al2O3:2.9%‑3.1%,Na2O+K2O:10.5%‑10.7%,F:9.9%‑10.1%,Li2O:1.9%‑2.1%,MnO:2.0%‑2.2%,C固:1.9‑2.1%,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熔点:1000‑1040℃,粘度at1300℃:0.18‑0.19Pa.S,通过喷雾造粒制成中空颗粒。制备的无取向硅钢结晶器保护渣是空心颗粒,堆比重轻,空心颗粒提高了铺展性,喷雾造粒的空心球颗粒能形成绝热层,可有效地降低钢水向外传热速度,隔热保温效果好。
2021-11-12 78 6.8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硅钢的横向同板差控制方法,具体如下:S1、确定冷轧钢板横向同板差的影响因子,包括:热轧钢卷的热卷凸度、工作辊辊型插入量、中间辊窜动值及冷轧钢卷的总切边量;S2、以影响因子为变量构建冷轧钢板横向同板差的计算模型;S3、将热轧钢卷的热卷凸度及冷轧钢板的目标横向同板差输入计算模型,确定最小冷轧钢卷总切边量下的工作辊辊型插入量及中间辊窜动值。明确客户所需的横向同板差,通过改变工作辊辊型插入量X2及工作辊窜动值X3,以此得到冷轧成品钢卷的总切边量最小值,在满足客户对横向同板差的使用要求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2021-06-02 77 6.8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本发明在常化退火后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且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酸洗及后续废酸处理工作,排除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2021-02-09 77 6.8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