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0347327.6改善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冷轧质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取向硅钢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冷轧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热轧卷化学成分(wt,%):Si:2.0~3.5%,Als≤1.5%,Cu:1~3%,其他为Fe,Als,M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对热轧卷进行常化酸洗处理,常化温度T常满足:T常≤1620‑(0.5Als+1.5Si+Cu)%×104,单位℃;B)将常化后的热轧卷在电磁感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C)在冷轧机组开卷机进行开卷,冷轧第一道次开卷温度T冷轧满足:1.5×(Si+Cu)%×103‑T室温≤T冷轧≤40+2×(Si+Cu)%×103,单位℃,式中,T室温为室温;D)按照4‑6道次冷轧到目标厚度。本发明改善含Cu高强度无取向硅钢冷轧质量的方法,在采用传统常化工艺路线,保证较高的强度和磁性水平前提下,改善冷轧质量,提高成品成材率。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实践
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武汉钢铁有限公司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 CSP)工艺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实践情况.CSP工艺生产的硅钢具有成品磁性均匀、板形好的优势,但是在利用该技术生产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时,常存在成品板表面瓦楞状缺陷严重、连铸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优化炼钢成分、热轧等相关工艺,可消除热轧板厚度方向中心的粗大形变组织,从源头上避免了粗大{100}<011>纤维组织的出现,消除了瓦楞状缺陷;通过提升冶炼效率和控制钢中夹杂物总量,可优化隧道炉的加热温度与在炉时间,大幅度提升了连铸生产效率,实现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批量稳定制造,使CSP产线成为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原料的主要供给生产线.如何进一步提升钢水纯洁度、提高连铸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挖掘该产线生产薄带钢的技术优点,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producing medium and low grade non oriented silicon steel(NGO) with 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 CSP)technology in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This technology has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of uniform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good shape for silicon steel finished strip. However,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serious corrugated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silicon steel finished strip,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ontinuous casting is low...
CN202110219142.7快速判断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直径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判断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直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取向硅钢热轧来料,进行生产,对产出的钢板在同部位各取若干个拉伸试样,加工拉伸和分析,取得屈服强度,在拉伸试样部位两侧连续制取金相试样,计算对应拉伸试样的平均晶粒直径D,将性能数据和平均晶粒直径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屈服强度与晶粒直径的对应关系,实际生产时,在产出的钢板上取判断试样,取得判断试样的屈服强度,进而取得判断试样的晶粒直径。本发明快速判断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直径的方法,通过机械性能检验,来间接指示初次晶粒的大小,检测速度快,评价更准确。
CN202110518561.0一种高牌号硅钢的穿带激光焊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牌号硅钢的穿带激光焊接方法,包括:将焊缝中硅含量降低到Si焊<1.9%。采用激光+填丝焊接,填丝ER50‑6碳钢焊丝;根据焊缝截面积和激光焊接速度;激光填丝焊接时,激光线能量应足够大,达到填丝在熔池中充分混合,均匀分布,不至于填丝的成分浮在熔池的上半部分。采用此方法使焊缝组织从粗大铁素体变成细小、致密的无碳贝氏体,晶内沉淀相和晶间脆性相相对大幅减少,提高了焊缝韧性和成形性能,保证了高硅硅钢带的穿带焊接和连续生产。
CN202110291809.4一种提高无取向硅钢铁损均匀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无取向硅钢铁损均匀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无取向硅钢板坯进行加热和粗轧,获得中间坯;将所述中间坯精轧后以620‑750℃的温度进行卷取,获得热轧卷;将所述热轧卷进行酸洗和冷轧,获得冷轧卷;对所述冷轧卷升温至900‑960℃的温度保温50‑90s的时间,进行退火,获得铁损均匀性良好的无取向硅钢。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铁损P1.0/50为1.379‑2.721W/kg,P1.5/50为2.751‑5.438W/kg,B5000为1.706‑1.741T,在线P1.0/50极差为0.062‑0.188W/kg,无取向硅钢的铁损更均匀。
CN202011524912.0一种使铋收得率不低于70%的含铋取向硅钢冶炼方法
一种使铋收得率不低于70%的含铋取向硅钢冶炼方法,其步骤:常规转炉冶炼并出钢至钢包中;RH精炼处理,其间:控制渣层厚度不低于45mm,且渣成分在:Al2O3:25~35wt%,CaO:40~50wt%,MgO:10~15wt%,且结束时钢水温度控制在1530~1590℃;真空精炼结束后进行镇静;后将铋颗粒与石灰石颗粒混装容器加入钢水中;保护浇注和后工序生产。本发明将铋颗粒与石灰石颗粒混合加入,石灰石在钢液中分解产生的气体不仅可以减缓铋颗粒下沉速度,使铋能够快速扩散均匀,更主要的是还可以强化铋颗粒在钢液中的扩散,最终可获得铋收得率高于70%即在71~75%的理想效果。
CN202111351491.0改善取向硅钢内外圈和边部表面质量的方法及环形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取向硅钢内外圈和边部表面质量的方法及环形炉,在一次冷轧工序中,采用错边卷曲,卷曲张力按渐变张力进行控制且头尾的卷曲张力大、中部的卷曲张力小,MgO的涂覆量与卷曲张力同步变化且头尾的涂覆量少、中部的涂覆量多;在高温退火工序中,环形炉的底板上增设一层由若干扇形块绕中心均布形成的垫层,相邻扇形块之间存在空隙,环形炉的内罩内钢卷的上端加盖通风式的盖板,盖板底面的内圈间隙伸入钢卷孔、外圈间隙套在钢卷上、中间通过绕中心均布的导流槽支撑在钢卷端面上,导流槽呈螺旋状且入口与盖板内圈上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出口延伸至盖板底面外圈内侧。本发明可显著减少表面缺陷,明显改善表面质量和磁性,操作容易。
CN202110269190.7一种含Bi高磁感取向硅钢热轧带钢边部质量控制方法
一种含Bi高磁感取向硅钢热轧带钢边部质量控制方法:炼钢;连铸;铸坯加热;粗轧,粗轧道次不低于4道次,各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0~33%;规精轧及进行后工序。本发明通过对热轧工序的控制,能使热轧带钢边部开裂的尺寸降低至不超过5mm,且边部开裂≤2mm比率能达到95%以上,后工序切边量很少甚至无需切边即可进行冷轧,使产品成材率能比现有技术提高2~4%;且由于铸坯加热温度的降低使能耗也随之降低。
CN202111615869.3一种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
一种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涉及冶金领域。该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用于控制环形炉的冷却一段内钢卷的冷却速度,其包括设于冷却一段的炉体内耐火层和绝热层之间的至少一块冷却板及多条设于绝热层内的冷却管,冷却管与一块冷却板贴合接触,冷却管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绝热层还连接有贯穿其以对冷却板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热电偶。本申请提供的取向硅钢环形炉钢卷冷却装置可满足不同品种和规格取向硅钢对冷却速度的要求,能够在满足出炉钢卷板形质量要求基础上减少钢卷在冷却一段的处理时间,提高环形炉的生产效益,同时能够减轻因钢卷重量波动、台车空装等因素对钢卷磁性能和板形质量的影响。
“双碳”大背景下的中国电工钢走势
阐述了电工钢在\"双碳\"中的作用,强调了电工钢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中的作用,对下游能效升级带来明显的节能及降碳成果。同时,分析了2021年电工钢的生产运行情况,介绍了电工钢的未来发展,并针对如何减少碳排放以及生产更多的更低铁损、更高磁感的电工钢谈了几点启示。 The effects of electrical steels on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 were expounded,especially on the achievements of obvious energy sav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to the downstream energy efficiency upgrading bringing from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steels and their effects to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Meanwhile the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electrical steels in 2021 was analyz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steels was introduced,and some advices w...
CN202110320511.1一种提高薄板坯连铸生产高铝无取向硅钢可浇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薄板坯连铸生产高铝无取向硅钢可浇性的方法,在保证生产顺行、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能使高铝无取向硅钢连浇炉数由10炉提高至16炉,在提高小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