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RAL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研究进展及方向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需攻克的关键问题及RAL的研究进展
 
3年来,东北大学RAL薄带连铸课题组与钢铁研究总院一起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双辊薄带连铸的高品质硅钢织构控制理论与工业化技术研究(No.50734001“Fe-CrFe-SiBCC钢薄带连铸
 
成形组织性能控制机理(No.51004035为契机和依托,系统开展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业化技术开发。
 
要引发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具有合适数量和尺寸的弥散分布的抑制剂;
 
初次再结晶组织中具有足够强度的Goss取向晶粒作为二次再结晶晶核;
 
具有可促进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的环境,如细小的初次再结晶晶粒等。
 
薄带连铸工艺与传统工艺流程相比,由于采用薄带连铸+“一道次热轧代替传统的板坯连铸+高温加热+粗轧+热精轧工艺,在凝固、热轧以及热履历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所以,薄带连铸工艺流程条件下的组织控制、织构控制、抑制剂控制存在特殊性。
 
目前,课题组在关键原理和工艺控制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亚快速凝固组织控制关键技术
 
在取向硅钢的传统工艺流程中,二次再结晶形成的全高斯织构继承于热轧板表层1/41/5处的高斯晶粒,而其形成是由于热轧时板面与轧辊之间强烈的摩擦作用所产生的剪切应变而引起的。在薄带连铸工艺流程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传统工艺那种大变形量的热轧,所以,必须从薄带连铸阶段就该着手对高斯织构进行控制。铸带坯通常包括发达的{001}<0vw>柱状晶组织以及少量的晶体取向混乱的细小等轴晶组织。为此,如何提高铸带坯中具有混乱织构的等轴晶组织比率和细化初始晶粒尺寸,为形成高斯织构提供便利,成为薄带连铸取向硅钢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课题组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铸带坯的凝固组织具有可控性,通过调整浇铸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凝固组织。经过反复的实验摸索,课题组分别确定了浇铸温度、出带速度、熔池高度、初始辊缝等关键工艺窗口,在亚快速凝固条件下实现了对铸带坯初始凝固组织、织构的有效控制,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的等轴晶率的原型铸带坯,为后续加工过程的组织、织构、抑制剂控制奠定了基础。
 
抑制剂控制关键技术
 
在传统的工艺流程条件下,取向硅钢采用的抑制剂获得方式是:对铸坯进行长时间高温(>1350℃)加热使其在之前凝固过程中析出的粗大MnSAlN固溶,再在热精轧或常化退火过程中弥散析出。但是,在薄带连铸条件下,由于省略了高温加热及相对较长时间的热轧工序,所以,对抑制剂的控制思路明显不同于传统方法。
 
在薄带连铸条件下,时间温度关系是影响抑制剂尺寸及分布的最关键因素。课题组发现,通过对铸带坯进行精确的二次冷却控制可使抑制剂形成元素基本固溶却很少析出,而对抑制剂形态和分布状态的控制则主要通过随后的常化处理进行调控。结果表明,二次冷却工艺及匹配的常化处理工艺对抑制剂的尺寸及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成功将抑制剂AlN粒子的尺寸控制在25-50nm之间,分布密度达到(5.8-18.2×108/cm2。这样的抑制剂粒子尺寸及分布状态完全能够满足二次再结晶的需要。
 
微观组织控制关键技术
 
在脱碳退火后形成细小的初次再结晶晶粒是发生二次再结晶的一个基本条件。尽管薄带连铸的亚快速凝固特性可使铸带坯具有细晶、均质的初始凝固组织,但与传统工艺流程条件下的热轧板相比,组织仍过于粗大,这增大了组织控制的难度。所以,如何获得细小的初次再结晶组织成为薄带连铸取向硅钢亟需解决的一个难点。
 
在对合金成分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对凝固、相变、变形、再结晶、抑制剂的耦合控制,成功使脱碳退火后的初次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降至7-12μm,远远小于厚板坯连铸工艺流程的18-20μm和薄板坯连铸工艺流程的14-17μm
 
晶体织构控制关键技术
 
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高斯织构源于热轧板的次表层的高斯晶粒,换言之,热轧高斯晶粒是引发二次再结晶的种子。但是,如前所述,在薄带连铸工艺流程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传统工艺那种大变形量的热轧剪切变形,而只能施加一道次小形变量的热轧变形。很显然,这严重不利于热轧高斯种子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一道次热轧变形能否获得足够数量的高斯种子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薄带连铸取向硅钢亟需解决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课题组开展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在对铸带坯初始凝固组织和织构进行精确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细晶铸带坯一道次热轧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的严格控制,成功在热轧板的次表层获得了明显的高斯织构,解决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高斯织构的种子问题。
 
晶体塑性控制关键技术
 
与传统工艺流程条件下的热轧板相比,铸带坯的初始凝固组织过于粗大,导致脆性高、冷加工性能不好,轧制过程中常出现严重的裂纹、断带等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延展性和良好的冷加工性能,经过课题组的努力,在不影响组织、织构、抑制剂控制的前提下,确立了一条热轧、温轧、冷轧相结合的轧制工艺路线,完全解决了裂纹、断带问题,为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扫清了障碍。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原型钢
 
课题组通过对薄带连铸全流程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晶体织构、抑制剂、晶体塑性等的探索研究,系统掌握了取向硅钢组织、织构演变和抑制剂的演化规律及控制原理,打通了引发二次再结晶的工艺控制路线,获得了强烈的二次再结晶高斯织构,成功制备出0.27mm厚的取向硅钢薄板,磁感应强度B8达到1.85T,与国内外现有硅钢制造企业的CGO产品相当。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努力,课题组目前也已成功制备出0.27mm厚的高磁感取向硅钢薄板,磁感应强度B8最高达到1.94T。该项研究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标志着RAL的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
 
RAL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发目标
 
取向硅钢是一种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达15天左右的产品。如何简化取向硅钢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取向硅钢研发人员的一个永恒的奋斗目标。研究结果表明,薄带连铸技术在生产取向硅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大力开展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工业化技术开发,对于丰富薄带连铸理论和硅钢织构控制理论,发展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带连铸技术,促进硅钢薄带连铸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打破发达国家硅钢生产技术的长期垄断局面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今后课题组将继续就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工业化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全面解决包括带钢板形、厚度公差、表面缺陷及材料的均匀性等方面的难题,形成完善的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理论体系和完备的工业化系统技术,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向硅钢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与相关钢铁企业一起,为推动中国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产业化进程而努力。
 
注: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RAL),其前身是东北工学院轧钢实验室,1991年获批立项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轧制技术及其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收稿时间:20131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news/97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