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解读即将实施的电工钢最新国家产品标准

2016年6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2521.1-2016全工艺冷轧电工钢第1部分:晶粒无取向电工钢带(片)和GB/ T2521.2-2016全工艺冷轧电工钢第2部分:晶粒取向电工钢带(片)国家标准,正式确定2017年5月1日起实施。它标志着我国电工钢产品标准,在“十三五”期间将为电工钢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标准的出台,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电工钢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新版国家标准的需求
 
电工钢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产品之一,也是国家电力安全运行的条件保障,其产品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变压器和电机铁芯,对国家节能降耗、低碳环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工序过程控制要求严格,电工钢被誉为钢铁产品中的最高级别“工艺品”。在“十二五”期间,电工钢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电工钢的高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使我国摆脱了对国外高端产品的依赖。电工钢产品已经实现了国产化目标,国产高端的电工钢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特大型的发电机组和特大型的变压器。截至2015年底,我国电工钢产能1229万吨,实际产量已达到约836.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8%。同时,也看到了电工钢的高速发展,使结构上出现了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和需求减弱的格局。由于市场的竞争和用户要求的提高,加之国产电工钢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进步,现执行的电工钢国家标准GB/T2521-2008版所包含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一些生产企业为了争取市场,获取订单,不去很好地执行国标及企标的正确结合,使市场出现了“高牌号、高性能、低判级、低价格”的买卖现象。还有某些企业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出超出标准性能的要求,导致电工钢企业及其下游用户背离标准交货,最终使国家产品标准形同虚设,导致市场无序竞争。
 
新国家标准的修订按照国家提出的要求:一是淘汰标准中落后产品牌号的生产能力;二是标准具有中国特色并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三是规范和执行标准,使国标与企标有机结合,改善市场环境。两年多来,修标小组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全国钢标委的支持下,在国内主要上下游企业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召开标准研讨会,为国标的起草修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版国家标准将会更好地满足电工钢产品的实际需要,指导国内电工钢产品的生产和广大使用单位的选材和使用,促进国内钢铁行业和下游电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发布实施电工钢新国家标准的重要意义
 
根据标准的约束力,我国把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就强制性标准而言,它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法规;而后者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也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而是他主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秦始皇的伟大成就也不在于修筑了万里长城,而是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源远流长的标准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当今世界,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认识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面对国内电工钢产能严重过剩且存在大量落后产能的现实情况,应发挥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电工钢标准体系建设中,应按照我国钢铁行业产业政策和国发[2013]41号文的要求提高电工用钢产品标准,通过标准的制(修)订,提高标准水平,设置合理的技术壁垒和准入门槛值.为淘汰落后产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电工钢生产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研究,并为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创新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全面解读电工钢新国家标准及淘汰落后牌号的重要性
 
多年来,冷轧取向、无取向电工钢综合而成一个国家标准,即GB/T2521-2008。我国冷轧电工钢产品由先前的武钢一家生产,现在生产厂家已达30余家,用户遍及发电机、变压器、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上下游企业强烈呼吁将这两类产品分设两个标准,放在一起不好用,同时IEC及JIS等均把取向电工钢及无取向电工钢分成两个独立的标准。本次修订时,为满足生产及用户要求,与国际接轨,将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和冷轧取向电工钢带(片)分别修订成为两个独立的标准,分别为GB/T2521.1-2016晶粒无取向电工钢带(片)和GB/ T2521.2-2016晶粒取向电工钢带(片)。
 
GB/T2521.1-2016晶 粒无取向电工钢带(片)增加了35W210、65W310、65W330、65W350、65W400、65W470、65W530共7个牌号,取消了50W530、50W700、50W1300、6 5 W 7 0 0、6 5 W 1 0 0 0、65W1300、65W1600共7个牌号。增加的7个牌号,均为铁芯损耗较低的产品牌号,促进下游用户使用高性能的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已经具有批量生产35W210高端牌号的能力,0.65mm系列的产品性能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0.65mm系列的牌号进行较大的调整,增加65W310、65W330、65W350、65W400、65W470、65W530共6个高性能牌号,取消65W700、6 5 W 1 0 0 0、6 5 W 1 3 0 0、65W1600已经在市场上被淘汰的产品牌号。50W530、50W700两个产品牌号市场上基本没有,所以本次修订过程中也给予删除。删除50W1300牌号,主要是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也与国际标准IEC接轨。该标准实施后可以化解150万吨的无取向硅钢产能。
 
GB/T2521.2-2016晶粒取向电工钢带(片)增加了经过磁畴细化生产的高磁极化强度冷轧取向电工钢共11个牌号,均为高性能取向电工钢,该系列产品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电器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力。取 消 了23Q130、27Q110、27Q140、30Q140、30Q150等6个牌号,涉及国内相关产能5万吨,该标准实施后,可淘汰5万吨一般取向电工钢产能,促进电工钢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本标准的执行符合节能减排方针,对推动我国电工钢产品及变压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项新国家标准中提高了部分牌号的磁极化强度。随着电工钢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钢纯净度的提高,产品的磁极化强度有了明显提高。新标准从满足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的角度,对磁极化强度给予一定程度的提高。
 
两项新国家标准中给出了钢卷内径的范围。修改原因:上一版标准内径只给出了目标值,没有具体范围,不具有可操作性,由于生产厂实际供货时内径范围过大或过小,给用户生产带来极大不便,故在修订此标准时,明确了内径范围为510±10mm,对生产厂提高了要求,方便了下游厂商的使用,满足用户市场需求。
 
两项新国家标准中增加了对涂层绝缘电阻测试的要求,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表面涂层绝缘电阻的测试方法。由于GB/T2521-2007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本标准规范性附录A中给予明确的规定。
 
两项新国家标准中增加了规范性附录B反复弯曲测试方法。现行GB/T 235-2013关于反复弯曲的测试方法已不适用于电工钢的测试,无论是武钢还是宝钢普遍反映没办法使用,在征求意见时,宝钢提
 
供了本标准附录B反复弯曲测试方法,审定会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两项新国家标准中删除了各牌号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指标及检测方法,为便于参考,将这些指标放在资料性附录C中,供大家参考。IEC及JIS标准对力学性能不作要求,同时国内各生产厂家的试样不一致,不便于作统一规定,但为了大家参考,作为附录留下来还是有必要的。
 
4、宣贯和实施电工钢新国家标准的几点思考
 
1)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电工钢产品两项国家标准已于2016年6月14日正式发布,需要进一步出台标准实施方案和释义,组织好标准宣传推广工作。建议大力宣传电工钢新国家标准,一方面促进企业内控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面向下游用户做好宣传,让用户更好地理解新国家标准并共同遵循新国家标准。同时规范标准解释权限管理,健全标准解释机制。
 
2)强化政府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建议标准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积极引用标准,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建立完善标准符合性检测、监督抽查、认证等推荐性标准监督机制,强化推荐性标准制定主体的实施责任。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认证认可、行政执法、监督抽查等手段,促进标准实施,并通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的采信和应用,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实施效果。
 
3)加强标准实施的社会监督。进一步畅通标准化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加强标准化社会教育,强化标准意识,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共同监督标准实施。
 
4)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基础研究。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电工钢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产量约占世界电工钢产量的63%。我国电工钢已广泛融入国际贸易之中,但我国电工钢出口所采用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国外标准,这与我国电工钢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也是制约我国成为世界电工钢强国的因素之一。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电工钢标准体系,需要必要的科研试验及国内电工钢制造企业和用户的技术反馈作为支撑,并与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和技术体系保持衔接与一致。为此,我们在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电工钢标准的基础研究,包括制造工艺技术研究,新材料、新产品的检验方法研究,工艺性能参数及理化性能参数研究和用户的应用技术研究,参考或吸收国外在制定电工钢标准时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基础数据,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工钢标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与国际电工钢界的交流,积极参与或主导制(修)订部分国际标准,加快我国电工钢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增强我国电工钢行业在国际电工钢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同时,还要紧跟下游行业的产品升级步伐在生产与技术能力具备的情况下,及时修订标准或逐步完善标准升级更好地满足下游行业使用及能效升级要求。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news/150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