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浙江电网:高强度电网建设下的主动求变 安全与效率的协同突进

194亿元的年投资额、330余个工地同步推进、1.5万人高峰鏖战……这一组数字,勾勒出当前浙江电网建设面临的紧张态势。

面对高强度、大规模、高标准建设任务,以及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日渐趋严的安全监管要求,如何既高效完成电网建设任务,满足日益增长用电需求,又秉持“生命至上”理念,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重压之下,主动求变。“如果还以相对静态传统的管理模式去应对当前动态复杂的风险管控需求,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浙江电网建设亟需一套系统化的破局之法,创建现代电网建设基建安全管理新体系。”国网浙江电力建设部副主任毛丽荣说。

高强度电网建设下的主动求变

近年来,随着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落地,浙江电网进入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强度创新攻关、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超常规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国网浙江电力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758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27%,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7627万千伏安、线路9517千米。

其中,2024年浙江电网在建线路长度7.6万千米,较2023年增长11.8%;变电容量突破2.04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2.7%。高强度、大规模建设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与效率压力。

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丨季维娜 摄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地势复杂、河流纵横,施工现场普遍面临山高、路险、地形条件差等问题,机械化施工难以实现全覆盖,传统作业模式下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再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高温、暴雨、冰雪、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降水线北移、南方雨雪冰冻加剧等新情况,对既有防灾体系形成持续挑战。

此外,特高压工程进入大规模、高强度、高质量超常规发展阶段,对常规工程管理资源“虹吸”效应显著,各级管理资源被进一步摊薄,使得整体安全形势面临严峻考验。

如何应对?在深入分析当前浙江电网建设形势,并结合“十五五”期间浙江电网建设发展形势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主动求变,提出要加快构建“三横三纵”省级现代电网建设体系,在安全与效率的协同提升上破局开路,以主动式安全管理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开拓出具有浙江特色的电网基建现代化发展之路。

这次主动求变,始于理念之变,关键在于机构之变,而落地于队伍之变。

国网浙江电力将安全管理核心从“被动应对事故”转向“主动预控风险”,创新推动两级管控中心一体化建设,分级分类开展人才队伍培育,实施专家与“明白人”制度,打造“懂管理、精业务、善执行”的高素质人才梯队。通过构建“管理层-管控中心-作业层”协同联动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聚焦一线、重抓落实;构建“四个主动”事前管控的主动式安全管理业务体系,全力确保基建现场“守牢底线”;强化技术创新,打造数字化赋能与机械化助力的数智化基建施工体系,全面提升电力工程本质安全与建设质效。

从理念到机构再到队伍,这场主动求变为浙江电力构建现代电网基建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条件。

创建现代电网建设安全管理新局面

为应对电网建设高峰多重挑战,国网浙江电力明确以“主动式安全管理”为核心,系统搭建了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全层级的现代化电网基建安全管理体系。

在安全管理体系上,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省市两级基建安全质量管控中心的成立,把过去以“违章查纠”为主的临时性稽查大队,升级为以“帮扶指导”为主的独立建制基建安全质量管控中心,形成全省“1+14”家管控中心协同联动的管理体系。区别于传统“值班管控”模式,管控中心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分析研判、预警督办、过程管控、评价参谋”的全新职能。

为实现四个职能,国网浙江电力明确管控中心“四员”职能:当好“分析员”,研判安全质量薄弱环节,提出管理建议;做好“预报员”,紧盯高风险作业和关键工序,预设“风险闹钟”;履行“督办员”职责,精准推送指令、跟踪落实,对执行不力者及时督办;充当“参谋员”,量化评价成效,报送问题调研报告。

比如,在“分析员”职能方面,国网浙江电力每季度对全省12家建设管理单位的任务体量、作业风险、资源供给及管理能力进行全面摸排与深度分析,叠加考虑重要外部变量,针对全省基建安全管理,提出更具前瞻性、针对性、穿透性的指导。

就在近日,在主网建设工程建设情况三季度分析中,国网浙江电力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发现国网浙江建设公司在“需求侧”面临三级风险作业和不停电跨越作业数量显著上升,三级风险作业区域分布不均的情况,在“供给侧”,施工队伍供给压力明显加大,因此建议该公司提前强化施工力量储备、夯实基层建管能力,并加快山区新工法的推广应用,多措并举形成有效对冲安全压力与挑战工作合力。

这些有效且环环相扣、相互依托的标准化措施有效提升整体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更为本质安全筑牢组织根基。

在安全业务体系上,搭建“四主动”安全管理浙江范式。

所谓“四主动”,是指主动降风险,由“管中间”延伸至“管源头”,建管单位在可研、初设阶段就将安全专项评审、源头压降风险作为可研设计、初步设计审查的刚性要求,确保各类风险“先降后控、应降尽降”;主动识隐患,让隐患治理“前置”为诱因管控,在隐患成形前,紧盯“人机环管”关键变量,一丝异动即可提前锁定隐患;主动控过程,由“抓违章、治隐患”转变到“主动预防”。主动强基础,从“过程管理”延伸至“总结提升”,建立事后评价机制,形成“错题本”式复盘机制,推动经验教训向管理标准转化落地,同时,优化管理流程与施工标准,确保安全管理闭环运行、持续改进。

在主动识别隐患方面,数字化发挥重要作用。国网浙江建设公司加强主动式安全管理平台开发,更多数字化产品以及感知设备接入,为主动识别隐患安装了“天眼”。目前,该公司GIS环境监测设备接入率100%,智能组塔监测装置接入率75.7%,深基坑一体化监测装置接入率90.5%。

过程管控中,国网浙江电力打造高业务能力专家队伍,认定67名“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专家”,并完善专家派单审查机制,组织专家参与工程安全设计审查,从设计阶段就压降高等级风险。仅11月份压降2项二级风险,35项三级风险。

面对大规模基建,如何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能,避免陷入依靠人力大规模投入的传统模式?国网浙江电力将眼光放在数字化和机械化上。

在技术支撑体系上,推进技术创新驱动安全升级。

国网浙江电力构建主动式安全管理平台,集成e基建、安全域等系统数据,自动分析“人、机、环、管”多维信息,开展风险智能研判与主动预警,推动平台深度融合AI模型,实现作业现场全景感知,对变化点、异常点、风险点主动提醒,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发力”向“事前预警”转变。同时打造“数字化安全员”,应用融合施工作业票、视频监控等信息,构建风险全过程智能判别应用。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柯城抽蓄电站工程现场应用重载无人机运送塔材丨吴文涛 摄

在工法上,以“应用尽用”为原则,施工作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得到大力推进。

比如,在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线路施工中,国网浙江电力应用重载无人机运送绝缘子串等建设物资。“无人机运输可多点投送物资,大幅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程施工时间,同时降低高山峻岭工况物资运输的安全风险。”浙江送变电公司项目负责人董国民介绍。

在浙江,微桩钻机、锚杆钻机、座地抱杆等被广泛推广,更多工法创新不断涌现,正持续压降现场作业风险。

高压挑战下安全与效率协同并进

眼下,“十四五”规划已进入收官阶段。“十五五”规划即将迎来开局。当此关键时期,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浙江电网建设高效推进经验,无疑对应对未来五年电网建设高峰挑战,推动电网基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满足新时期电网建设要求,关键是加速打造“三横三纵”新体系。所谓的“三横三纵”,是指管理横向贯通省、市、县三级,纵向覆盖设计、施工、监理三大参建队伍,旨在实现全要素、全专业、全环节的协同保障。

这其中,省级建设管理部门发挥顶峰支撑作用,统筹超特高压建管力量,推动设计能力体系化升级、监理能力规范化提升,施工核心业务回归。地市建设管理部门承担衔接枢纽功能,夯实220千伏工程“基本盘”,推动有条件地市向上具备500千伏全链条管理能力,向下带动县公司队伍成长。区县建设管理部门则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资质升级与核心队伍培育,稳步推进工程属地化建设。

电力施工人员在开展组塔工作丨陈海卯 摄

此外,聚焦“四化”核心技能,国网浙江电力落细落实原集体企业核心能力提升行动。推进设计能力体系升级,迭代优化设计评审大数据分析与通用设计成果,建立设计责任追溯机制,倒逼设计质量提升。深化原集体企业施工能力培育,推动地市级原集体企业在承接属地220千伏电网建设任务基础上,积极承接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业务;加快县级原集体企业110千伏工程独立实施。推动原集体企业监理业务纳入专业监管范围,推动监理数字化管控工具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筑牢安全质量防线。

在提升效能上,传统施工方式向“模机数工”转型是被验证过可靠的经验,也是未来的关键。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加速推动管理模式从传统“线变土农”向现代化“模机数工”转型,注重模块化建设、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施工与工业化生产协同推进。在500千伏潘村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模块化、机械化、数字化等手段的应用,大幅提升施工效能,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发展、能源转型对电网建设的要求。

未来五年,浙江将迎来特高压交流环网、甘浙特高压直流、多项500千伏及抽蓄送出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高峰,计划建设任务总量较“十四五”期间明显提升。面对建设挑战,国网浙江电力将通过“三横三纵”体系全面落地与深化,不断提升体系化工作能力,确保始终实现电网基建安全与效率协同并进,助力浙江电力和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供稿:融媒体中心 张正华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9392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