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申报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
特高压直流蓬勃发展和安全运行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但其建设运维作业存在数千公里超长距离作业面、超多类型作业场景、复杂人身风险管控难度大等问题,亟需AI赋能破局作业安全管控。项目创新研发和应用自动化采集、图像增强、自动标注等技术,打造作业多模态数据集质量保障范式及“数据-模型”双飞轮体系,构建覆盖20+场景、200+作业风险类别的数据集,打造首套特高压直流建设运维作业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作业“评估、监督、检查”全流程人机协同应用,支撑形成24小时自动监管的全方位智能安全管控体系,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引擎。

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多模态数据集及应用框架图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破解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难题。针对特高压直流系统数据种类繁杂、来源广泛、结构多样的特性,聚焦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提出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数据级、特征级、目标级三层融合方法,突破现场作业小样本数据增强与优化技术,实现图像与文本等模态数据的特征精准对齐及深度融合。
二是打造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多模态数据集质量保障范式。建立具备超200项特高压直流作业风险识别能力的智能预标注模型,实现数据半自动化标注,降低标注成本80%以上。构建“作业前评估、作业中监督、作业后检查”的人机协同应用体系,将数据质量校验嵌入现场作业安全监督流程链条,实现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多模态数据集的自动化构建。
三是构建面向场景的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多模态数据集共享服务平台。聚焦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核心场景,构建涵盖高空作业、变压器检修等20类典型场景,超50万张高分辨率图像样本及80万条问答对的多模态数据集,实现对作业全流程、多维数据的精准整合。打造首套特高压直流现场作业多模态大模型,支撑电力安全生产、大型基建工程等场景规模化应用,并可推广至建筑施工、矿业等高危行业,推动高危领域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
三、创新点
一是打造“数据-模型”双飞轮迭代体系。多模态业务数据“实时采集、智能识别、人工筛选”自动沉淀,形成从业务数据到训练样本的数据迭代,驱动模型“即时再训练、自动封装、在线调用”不断升级,为业务场景持续输出可进化的AI能力。
二是树立可复制易推广的AI赋能行业标杆。破解特高压直流作业区域范围大、无先行经验、监督全靠人等难题,实现特高压直流作业全流程、全时段智能安全管控,风险告警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事故事件数量降低40%。
三是打造“业务+技术”数据集柔性团队协同范式。建立业务、样本及模型柔性攻关团队,贯穿场景建设、数据标注、结果质检、算法验证、样本归集、标准制定全过程,解决数据标注、算法训练与场景应用协同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