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超市”昼夜运行,优化资源配置;闽粤联网跨越山海,促进电力互济;绿电绿证交易活跃,推动能源转型;改革“示范田”深耕细作,释放企业活力……“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和发扬公司改革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扬改革之帆,奋争先之楫,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阔步迈向中国的南网、世界的南网、开辟未来的南网。
电力现货市场破壁探路
建成世界最大“电力超市”
电力市场建设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2018年,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国内率先启动结算试运行。在这场被誉为“啃硬骨头的改革”中,南方电网公司既是投石问路的改革先行者,也是坚定不移的改革推动者,在推动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的同时,率先启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积极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探路,推动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从零开始的探索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立足实际、创新求解。在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过程中,南方电网公司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设计、推动市场共识、健全市场规则与提升技术水平。首创五省(区)政府、市场主体、运营机构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实现跨省协同、政企互动,多方共商共建共享;创新构建“1+N+5X”规则体系,实现区域市场中多层次的市场衔接,有效支撑“1+6”规则体系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落地运行;创新建立不平衡资金分类机制和跨省优先计划市场化灵活调节机制,保障市场结算公平合理,促进西部省区电力消纳;试点建成国内首个跨省区、全主体、全电量“统一出清、两级协作”的电力现货市场模式,打破市场分割,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提升市场运转效率;自主研发“天权”求解器,解决了多目标、多约束超大规模电力市场求解难题……
“云南天朗售电有限公司完成现货申报”“广西桂国能源销售有限公司现货申报再次更新”……今年6月28日12时许,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大屏上数字翻滚。从这一天起,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是全国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全电量统一出清的电力现货市场,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交易最繁忙、市场最活跃的“电力超市”之一。
相比以往计划模式下的频繁协调,现货市场以报价为依据自动出清,价格实时反映供需,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如今,在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电力现货交易每15分钟形成一个电价,实时反映电力商品的时间与空间价值,这不仅提升了市场运营的整体效率,也有效增强了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数据显示,7—9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达62.2%,同比增长5.1%,清洁能源成为市场主力。系统的顺畅运转及其带来的显著成效,正是南方电网公司以统一规则体系为引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有效激发全国统一大市场活力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证明。
十年耕耘铸就完整市场体系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转型发展
历经十年探索与实践,南方区域已成功构建起以中长期市场为“压舱石”、现货市场为“风向标”、辅助服务市场为“调节器”的跨省区、多层次、多品种、多功能的完整市场体系,市场化电量超过70%,形成东西部市场主体同台竞争、自主选择的市场格局,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电力市场交易稳、运行稳,“开门办市场”理念深入人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燃煤发电已全面进入市场,水电、核电与新能源有序融入,新型主体陆续试点参与,抽水蓄能首次入市交易,多元竞争、繁荣活跃的市场生态正加速形成。目前,南方区域市场注册经营主体数量已超22万个,约占全国经营主体总数的26%,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保供效能日益凸显,在应对台风、强降雨及负荷新高挑战中,精准调度西部地区电力,有效支援广东用电高峰,展现出强劲的调节与保障能力。中长期市场充分发挥保供稳价作用,“十四五”期间合同电量累计达3.7万亿千瓦时,为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辅助服务市场连续平稳运行超过4年,调频资源提升超过2.3倍。
区域特色交易平台陆续搭建。云南“来淘电”零售平台降低中小微企业入市门槛,广西实现全类型电源参与市场,广东建立全国首个“逐日盯市”动态履约风险防控体系,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市场活力持续增强。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新能源交易规模大幅增长。截至今年8月,南方区域绿电绿证累计交易电量达23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9%。今年1至7月绿证交易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7%,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电力需求持续攀升,环境价值属性进一步凸显。
跨区跨境交易协同发展。依托江城直流、闽粤联网等工程,南方区域与国家电网实现电力互济,今年以来组织多批次、多类型跨经营区交易,累计规模超22亿千瓦时。同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布澜湄区域共同电力市场倡议,不断提升区域电力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
南方电网公司以改革实践印证了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也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国企改革攻坚
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改革越深入,越要焕发主动突破的勇气。南方电网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战略主动,在深化改革中勇于破题、善于创造,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以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十新行动”,从顶层设计到底层攻关系统性布局;“驭电”大模型斩获世界人工智能最高奖;钠离子储能实现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应用;央企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数字电网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公司持续夯实创新根基,汇聚产学研用合力。
在强化产业控制上展现新作为,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建成;与云南签订首个央地共建新型能源体系战略协议;投运国内首个区域级虚拟电厂,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实现欧标充电桩县区全覆盖,实施首例大规模多场景车网互动示范应用;建成南沙、横琴、前海三大全域“电鸿”综合示范区,链接产业生态伙伴超300家;电力AI大模型“大瓦特”应用场景丰富拓展,智能巡检无人机实现跨领域推广,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筑牢安全支撑防线,保障能源电力可靠供应。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2029年全面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电能超430亿千瓦时,且100%为清洁能源;海南500千伏数字电网建设扎实推进;首次完成多场景大面积停电演练,成功抵御高级别网络攻击,首获“网鼎杯”金鼎奖,网络安全实战能力全面提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力应对多轮超预期自然灾害,“大安全大应急”格局得到不断巩固。
进入改革深水区,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深化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为企业发展厚植沃土。开创性构建公司管理体系框架M-21S,发布央企首个企业级业务架构蓝图,首次系统性实现管理与业务、业务与技术准确衔接;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5份治理文件被收录为中央企业公司治理范本,在国企改革公司治理中位列央企第一,入选首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在央企率先建立尽职免责制度机制,实现战略落地与履职保障的同频共振,以制度保障进一步调动干部员工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改革之力打通卡点堵点、推动提质增效,在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公司连续四年位居前三;公司“科改”“双百”专项考核连续四年央企第一;连续19年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年度考核A级,连续5个任期荣获任期考核A级。
展望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坚持改革创新立网,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把改革推向深入,为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