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当电网施工开启“智取”模式,画风是这样的

人拉肩扛建电网的画面,是不是还停留在你的记忆里?

如今,这幅场景正在被全新的图景刷新。曾经的“出力”,正在变为现在的“智取”。

在国家电网公司施工能力提升现场会上,来自国网浙江电力的“海陆空豪华阵容”整齐列队。从驰骋天际的无人机,到玩转工地的机器人,再到劈波斩浪的施工巨轮,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实力派。

准备好了吗?一起检阅这支战斗力满格的队伍!

陆空协同,基建效率拉满

电驱动大载重无人机:会飞的“大力士”,环保又能扛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

在山林里搞工程,既要保护环境,又要搬运重物,是不是想想都头大?别担心,电驱动大载重无人机前来报到。

它采用纯电驱动,真正实现零碳排放,对山林环境格外友好。机身由碳纤维和高性能铝合金打造,体重轻、筋骨壮。单机出马,额定载荷270公斤,最大能扛起350公斤的重物;如果情况需要,还能智能协同,双机“合体”后吊运能力直接提升至500公斤,大尺寸的塔材、施工机械部件都能轻松拿捏,有效解决扇区重型物资运输的瓶颈问题。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柯城抽蓄电站工程现场应用重载无人机运送塔材丨吴文涛 摄

墙板安装机器人:精准高效的“墙面钢铁侠”

浙江送变电公司

人工作业效率慢、安装质量不稳定、高空作业有风险?这些烦恼,“墙面钢铁侠”一站式搞定。

它有只可以稳稳举起400斤重物的“麒麟臂”(六轴机械臂),也有一双误差在±1毫米内的“火眼金睛”(双目立体相机),能精准规划自己的行动路线。更厉害的是它的“最强大脑”(AI边缘计算盒),能在现场快速做出判断。抓取、对位、安装、紧固螺丝……整个安装流程下来,即便是面对重达150斤的大型墙板,机器人也仅需3分钟就能搞定,效率大约是人工的5倍,安装精度高达±2毫米,质量稳定可靠。

浙江送变电公司开展墙板安装机器人场内试验丨蔡洁宇 摄

GIS内检机器人:智能除异的“电力卫士”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GIS设备是电网里的一个关键部件,内部空间极为狭小且处于高电压环境。一旦有异物闯入,就可能引发故障。派谁去这个“精密禁区”做清扫呢?

GIS内检机器人就是为此而生的“电力卫士”。它体型小巧,搭载了人工智能传感器和图像识别系统,能自由穿梭在狭小的设备内部。一旦通过图像分析锁定异物,它会立刻启动超强吸力的清洁装置,精准、轻松地将异物吸附并清除。目前,该项目已被纳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指南,未来将持续迭代,更好地守护电网安全。

GIS内检机器人在GIS管道内进行吸尘作业丨徐相杰 摄

一体化量子调试平台:即插即用的“移动指挥中心”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

以前调试一座新的变电站,拉临时光缆、协调停电窗口,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这个“小黑盒”,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它首创“4G/5G公网+量子加密”方案,不再依赖专用光缆,大大缩短了调试周期。通过“内网安全打包+物理隔离+外网量子加密”三重防护,叠加量子加密的“不可破解”特性,为电网数据建起了一道牢固的“防护墙”。最关键的是,它把11套核心设备高度集成到一个便携柜体中,220伏电源即插即用,部署效率直接翻番,真正实现了从“多箱零散部署”到“一柜全搞定”的转变。

一体化量子平台用产品视觉化呈现,展示高度集成量子CPE、加密装置等11套核心设备

乘风破浪,经略海洋显神通

如果说陆地和空中的挑战考验的是“攻坚”的智慧,那么面对广阔的海洋,则需要“经略”的魄力。

作为我国拥有最长海岸线和最多岛屿的省份,浙江的电网建设早已将目光投向了这片蓝色疆域。

要让大陆的电能跨越山海,也让远海的风能化为绿电送回陆地,离不开下面这些海洋“尖兵”。

“启帆19”海缆施工船:劈波斩浪的“电力航母”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

这位是浙江电力海洋输电舰队的主力——全国首艘万吨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

它的“肚子”里,创新性地配备了大荷载船载海缆转盘,一次能装载万吨海缆。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能容纳80公里长的220千伏三芯光电复合海缆。在海上作业时,它自带的DP定位系统,能让这艘万吨巨轮稳稳停在指定位置,哪怕面对10级大风和4节海流的冲击,依然能以0.5米的超高精度,将海缆恒张力、恒速度地敷设到预定位置。

国内首艘万吨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丨曾濠 摄

海缆切片:承载能量的“深海动脉”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

是什么让电缆能在高压、强腐蚀的深海环境中稳定运行?这枚小小的切片,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从外到内,它层层加码:最外层是抵御海水腐蚀和礁石磨损的聚乙烯护套;向内是能抵抗洋流和巨大拉力的镀锌钢丝铠装层;核心部分则用铅合金护套严密包裹,构筑起绝对防水的金属屏障。正是这些精细到纳米级的分层设计与材料创新,确保了高压电能在深海远距离传输中,既安全又高效。它不仅是材料科学与精密制造的结晶,更是我们破解深海能源输送难题的“技术密码”。

国产绝缘500千伏交联聚乙烯交流电缆切片丨徐雷 摄

高手云集,全国电网各显神通

这次现场会,不仅是浙江电力的成果展示,更像是一场全国电网建设的“技术派对”。来自兄弟省市公司的“豪华阵容”同样亮眼,让我们看看他们都带来了哪些“独门绝技”。

国网福建电力:山地“变形金刚”

来自国网福建电力的四柱可变形自提升组塔装备,专为复杂山地而生。它就像一个能在山地间“扎马步”的机器人,通过电驱动的伸缩支柱,无需大型吊车和传统拉线,就能在陡峭狭窄的山坡上稳稳地完成铁塔的“搭积木”工作。

国网福建电力在220千伏线路工程试点应用四柱可变形自提升组塔装备|来源 国家电网

国网山东电力:导线“X光神探”

想给高压线做个“CT”检查?国网山东电力的导线X光检测机器人办得到。它装备了“影像科医生级”的智能探头,能在带电状态下,无需登塔,快速检测导线内部是否存在断股、锈蚀等肉眼看不见的隐患,让潜藏的风险无处遁形。

国网上海电力:水下“勘测先锋”

在繁华都市的地下,电缆工井是重要的电力枢纽,但内部常年积水,环境复杂。国网上海电力的电缆工井水下勘测机器人,集声纳、高清摄像头和激光点云扫描于一身,能潜入水下,为工井内部绘制出毫米级的3D数字模型,让地下“血管”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国网工研院:“电力钢铁侠”

电网建设中,不少高强度作业依旧考验着一线人员的体能。如何为他们“减负增效”?

国网工研院的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带来了答案。这套现实版的“电力钢铁侠”战衣,通过仿生关节驱动技术,能为线路施工人员提供强大的助力,大幅减轻搬运重物、高空作业时的体力消耗,让作业更安全、更高效。

无人机飞越山巅

机器人精准就位

巨轮在深海铺设动脉……

这些新装备的身影

或许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

但它们每一次高效、精准的作业

最终都汇聚成了

我们习以为常的万家灯火与城市脉动

整理

衢州公司 董瑞恒 杨晓璇

感谢

宁波公司 绍兴公司 送变电公司 舟山公司

编辑

邓通

校对

朱斐白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9006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