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广东汕尾启动500千伏陆丰核电送出茅湖站改造工程

9月14日,广东500千伏茅湖变电站内,大型吊车吊臂精准就位,作业人员有序开展设备拆除工作,广东500千伏陆丰核电一期接入系统工程茅湖站间隔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该项目作为陆丰核电站清洁电力向外输送的“关键中转站”,工程建成后将满足核电站两回送电线路的接入需求,为粤东清洁能源消纳筑牢电网支撑。

锚定“零缺陷”投运

“工程核心目标之一,是配合‘十五运’保电任务,在10月31日前完成第一阶段改造。”南网广东汕尾供电局项目负责人苏文哲介绍,该阶段的关键工作,是将两台500千伏开关间隔的敞开式(AIS)设备,全部更换为技术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HGIS(混合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且必须实现“零缺陷”投运。

为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整个工程被拆解为25个施工阶段,核心挑战在于500千伏母线及相关线路需分阶段实施作业,各环节协同难度大,犹如对茅湖变电站开展“心脏搭桥”手术。

汕尾供电局茅湖站站长吴斌介绍,改造并非简单“拆旧换新”,4台500千伏核心开关设备必须按固定顺序更换,同时要完成上千条二次接线的核对、铺设与连接,以及新旧电力控制线路的切断和整套系统的联合调试,任何一个环节偏差都可能影响电网稳定。

设备吊装与对接更是对技术的极致考验。在变电站的有限空间内,大型吊车需要与运行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吊臂要精准就位,“就像外科医生在血管丛中下刀,既要稳又要准,容不得丝毫偏差。”现场施工人员表示,检修、试验、继保、通信等多个班组交叉作业,各环节衔接的流畅度直接决定施工效率与质量。

守住带电作业风险底线

由于施工区域距500千伏带电体较近,叠加高空作业、大型机械操作、多次停电等因素,安全管控成为工程重中之重。汕尾供电局梳理制作了可视化风险图张贴于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人员“人人知风险、懂管控”。

每日开工前,施工人员与运行人员会共同召开站班会,明确当天作业区域、风险点及管控措施,对于大型机械作业,实行“现场安全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变电运行人员、项目负责人”五方到位管控,同时通过设置限位标志、警戒线及专人值守,严控吊机作业范围,防止触碰带电设备。

“我们还借鉴了优秀的站内停电施工案例——鹅凰工程的经验,制定了详细的停电管控工作表,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并邀请外部专家指导完善施工方案。”苏文哲表示。

当前,工程正按计划推进。随着陆丰核电项目逐步投产,此次改造将为清洁电力外送打通“大动脉”。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825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