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智慧大脑”构建变电站数字化运维新生态

9月6日,在重庆市铜梁区1000千伏巴岳变电站主控室内,站长徐波通过数字特高压平台监测着站内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显示大屏上,全站电力设备运行数据实时更新、清晰呈现,设备的每一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

1000千伏巴岳变电站是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工程的落点站,也是重庆首座特高压变电站。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牵头开发数字特高压平台、智能联合巡检系统等,通过打造“智慧大脑”,推动巴岳变电站运维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推动巴岳变电站运维实现智能升级。

数字平台全景监测

数字特高压平台集成巴岳变电站设备电气量、状态量及消防辅助设施等多维度监测信息近2万条,接入237个高清摄像头,实现对设备状态全方位全时段全寿命周期监测。

作为巴岳变电站运行全要素的“智慧中枢”,数字特高压平台可全要素监测站内设备运行情况。

8月10日,重庆出现强降雨天气。运维值班人员邹铃尉通过数字特高压平台查看避雷器动作、全电流等数值,并检查保护小室是否存在漏水、积水等情况。

随着邹铃尉的操作,屏幕上出现了基于真实站内环境三维建模而成的数字孪生变电站。数字孪生变电站几乎1∶1“复刻”巴岳变电站的外部环境、建筑外观、内部结构。设备台账信息、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检修历史记录和缺陷数据等信息都在数字孪生变电站上分类呈现。运维人员不用到现场就能看到站内全貌。

数字特高压平台还能自动接收、读取设备告警信息,并将告警信息智能区分为告知、异常、事故、越限、变位等类别,根据重要程度分别用不同颜色标示,辅助运维人员精准定位异常,为运维检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巡检提质增效

巴岳变电站有主变压器7台、高压并联电抗器4台、二次设备400余台,人工巡检工作量大。重庆电力部署智能联合巡检系统,构建了“人机协同”立体化智能巡检模式。

智能联合巡检系统接入无人机巡检平台、固定式红外测温仪等多种平台和设备,融合应用了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5G传输等技术。其中,无人机巡检平台用于操作无人机开展室外大范围设备巡检;固定式红外测温仪可实时监测设备关键部位温度变化。巴岳变电站内共安装2个无人机机巢,设计航线204条,无人机巡检范围覆盖全部设备区。无人机可完成自主起降、巡检及充电任务,满足日常巡检及特巡需求。

目前,智能联合巡检系统可以替代部分人工例行巡检工作,已累计完成208次“人工协同”智能巡检,节约工时超1200小时。

一键顺控倒闸提速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维的核心工作之一。巴岳变电站设备数量多、接线复杂,传统倒闸操作方式存在步骤烦琐、耗时久、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不足。变电站投运前,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联合设备厂家开展技术攻关,在站内部署应用“一键顺控”技术。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特高压变电站应用“一键顺控”技术面临设备电压等级更高、操作逻辑更复杂、安全要求更严格等难点。技术团队通过细化设备操作步骤、增加多层级防误校核机制、开展大量模拟试验等方式,确保操作安全、零差错。

依托“一键顺控”技术,倒闸操作人员可以提前将典型操作编制成操作模块。操作时,倒闸操作人员只需根据任务名称调用对应的模块,即可完成操作票预制、设备状态自动判别、防误联锁智能校核等全流程操作。

8月25日,在巴岳变电站主控室内,倒闸操作监护人余甜甜和操作人员刘珅诚多次核对无误后,启动了“一键顺控”操作任务。随着余甜甜发出确认及执行指令,设备场内传来一声轻响,相应设备从热备用转为运行状态。

“以往,倒闸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多次重复发令、复诵、操作、现场检查等步骤,费时耗力。”余甜甜介绍,以近期站内某电容器组检修为例,按照传统方式,倒闸操作大约需要1小时,应用“一键顺控”技术仅需20分钟,且操作过程更精准。

目前,巴岳变电站70项倒闸操作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6倍以上。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745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