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4时30分,在四川省昭觉县尔古乡海拔2306米的山脊地带,一架红色直升机挂载两名带电作业人员退出电场。这标志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运用直升机顺利完成±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带电更换间隔棒作业。此次作业将四川电网海拔1800米的直升机带电作业海拔纪录提升至2306米,也意味着该公司已具备在更高海拔常态化应用直升机带电作业的能力。
锦屏—苏南特高压工程起于±800千伏锦屏换流站,止于江苏±800千伏苏州换流站,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此前,运维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检时发现,该工程一基塔附近导线存在间隔棒损坏缺陷,若不及时更换,在出现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可能导致子导线相互碰撞、损伤,引发线路故障。
作为线路运维单位,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持续跟踪线路负荷与缺陷发展情况,抓住检修窗口期,第一时间组织消除缺陷。“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电力输送的影响,我们多次开展高海拔地区山地环境踏勘,综合研判缺陷特征,最终决定利用直升机开展带电作业,消除缺陷。”该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徐煜介绍。
直升机机动性强,能够克服高海拔、复杂地形及恶劣环境带来的限制,快速抵达高空作业点。相比传统人工爬塔、转位进出电场的方式,直升机载人带电作业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员体能消耗。本次作业采用吊索法,通过高强度绝缘吊索系统和双重保险装置,将作业人员精准投放至作业位置,最大限度减少了直升机搭载重量和航程。
当天12时许,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直升机驾驶员张国庆、唐辉操控直升机从距离缺陷点6千米的开阔地带起飞,沿预定航线飞抵线路附近。直升机挂载作业人员后,缓慢下降高度、斜向切入线路,将作业人员投放至导线。5分钟后,直升机驾驶员又以同样方式将另一名作业人员和检修装备投放至导线。经过40分钟紧张作业,间隔棒更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