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国网甘肃电力多举措保障特高压工程高效建设

8月15日,在位于腾格里沙漠的甘肃省古浪县,±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段)甘1标段施工现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作业人员开展无水沙漠段灌注桩基础施工。

甘浙直流工程起于甘肃武威市,止于浙江绍兴市,线路全长约2370千米,其中甘肃段全长494.25千米,新建铁塔957基。工程投运后,甘肃每年可向浙江送电超360亿千瓦时。国网甘肃电力在工程施工中采用自主研发的输电线路“三跨”施工方案辅助生成及智能审查业务应用,以及无水沙漠灌注桩、螺旋锚等新型基础施工技术,以技术创新保障工程安全高效建设。

甘浙直流工程(甘肃段)交叉跨越复杂,累计跨越高速铁路1次、电气化铁路4次、高速公路7次、国道7次、1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37次。考虑到“三跨”施工方案编制耗时长、工程受力计算准确率有待提升等实际,国网甘肃电力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文本生成、逻辑推理能力,研发输电线路“三跨”施工方案辅助生成及智能审查业务应用。该应用包含工程参数提取、工程受力计算、作业计划推理和施工示意图4项智能服务功能。

据了解,输电线路“三跨”施工方案辅助生成及智能审查业务应用通过构建多智能体协同机制,实现设计规范书、杆塔结构图等14类工程文件共282项参数的智能提取,地锚拉力、风偏等89项工程受力的精准计算,绝缘网组装、封网等11类施工示意图的一键绘制。今年5月该应用研发成功后,国网甘肃电力将其部署在工程跨越银兰高铁、京藏高速公路等作业场景,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效率提升90%,工程受力计算、施工图绘制准确性提升至95%。

甘浙直流工程(甘肃段)约24%的铁塔基础位于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区域,地质结构松散、承载力低、侵蚀性强。对此,国网甘肃电力研发无水沙漠段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提高沙漠地区基础施工效率。该公司首先选择与现场地质情况相近的实验场地,针对沙漠地区松散风积沙层土质黏结性差、稳定性低,传统板式基础开挖易引发边坡塌方等特点,以新型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泥浆护壁开展灌注桩基础施工,实现技术突破。

施工过程中,国网甘肃电力通过三维动画、实物操作等方式系统讲解工艺方法、人机协作要点、环保措施等内容,保证各级参建单位熟练掌握应用。工程甘肃段共计19基铁塔基础采用无水沙漠段灌注桩基础施工工艺。该工艺通过简化流程、节约材料,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该工艺对可降解与循环材料的利用减少了施工对生态的影响和对地表的扰动,为沙漠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甘浙直流工程(甘肃段)铁塔组立阶段,国网甘肃电力采用自主研发的浅埋重力式地锚体、斜拉式锚钻等创新工艺,确保铁塔基础安全施工。浅埋重力式地锚体比传统地锚更适配沙漠地质条件;斜拉式锚钻的锚杆能快速钻进沙层,特制的叶片能有效抓握沙体,既能承受竖向荷载,还能承受更大的斜向拉拔力。整个机械化作业过程仅需20分钟就能完成4个锚钻施工,而且旋拧作业对沙层扰动小,大大提升了锚体稳定性,解决了沙漠施工中锚坑开挖难度大的问题,犹如给铁塔装上了“安全锚”,为后续项目施工提供了工艺借鉴。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transformer/8651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