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广东电网公司完成8个广湛高铁配套电网工程,线路路径长度超190千米。这些工程的顺利投运,为保障广湛高铁年底如期通车、加速广东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
民生工程彰显效率
7月,广湛高铁启动静态验收,项目正式由施工建设转入验收阶段,全线预计年底达到通车条件。
作为广东史上最长高铁,广湛高铁建成后将广州至湛江的通行时间缩短至90分钟,将极大促进人才、资本、产业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成为推动粤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铁路到哪里,线路就到哪里。广湛高铁配套电网工程线路自2023年6月启动,涉及湛江、阳江、茂名、肇庆、云浮、佛山等地市,共建设8个牵引站。
4月9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电网公司在广州签署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深化地方政府与央企间的合作共赢,保障电网规划建设有效落实。
“青赔包干制”便是其中一项举措,为提升广湛高铁建设效率,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与属地政府(镇、街)签订合同,委托属地政府负责完成项目建设青赔“包干”工作,缩短工程前期手续时间,加快电网建设速度。“以往靠我们供电企业和村民协商,完成一个工程的青赔事宜最少要2—3个月。采用‘青赔包干制’后,前期协商时间起码减少一半,极大地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湛江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经理杨德奖表示。
在湛江,“龙舟水”及台风“蝴蝶”“韦帕”带来的复杂降雨天气,给建设团队带来不少挑战。同时,建设团队还面临着跨越10次铁路、3次高速、4次一级公路,5回220千伏和6回110千伏运行线路停电配合施工的挑战。项目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决心迎难而上,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环环紧扣质量、加大人员投入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性和质量可靠性。
电铁携手深化建设联动
当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时速驰骋在南粤大地时,铁塔电线时不时在车窗外飞速掠过,列车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亦见证着跨越山川的能源迁徙。
作为经济和交通强省,截至2024年年底,广东高铁运营里程达2960公里。
电力和铁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先导性的特点,在广东,电力和铁路建设任务繁重,加之电力和铁路工程均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在各自建设过程中相互交叉、跨越、占用等情况较多。广东电网公司与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公司等相关铁路建设单位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在铁路项目配套电力接入系统工程、铁路项目配套电力迁改工程、涉铁电力工程、涉铁电力线路隐患整治等方面明晰责任分工,合力共同推动省内铁路工程的建设。
在阳江,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专项服务团队,开通绿色办电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前对接建设方需求;同时,通过数据平台优化供电方案。确保牵引站用电需求与电网负荷精确匹配,主动服务协助铁路公司施工方开展设备查验与联调联系,保障高铁建设与供电系统无缝衔接。
“接下来,广东电网公司将持续支持广东省铁路建设工作,推动建立与完善有关工作机制,指导该公司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开展涉铁相关工作,确保地市局层面支持铁路工作有序开展,主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