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位于安徽合肥庐江县的±800千伏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工程受端换流站——合州换流站的施工场地上,机械臂灵活伸展,塔吊精准吊运,各类工程机械协同作业,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当前,合州换流站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高峰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施工模式不仅应对了高温施工挑战,更将施工效率提升40%以上。
合州换流站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带,开工初期赶上梅雨季,场地条件曾给建设者来了个“下马威”。“整个场地遍布水塘沟渠,像一个大泥潭,我们清理出2.3万立方米淤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土建A包项目副经理李小东指着如今平整的场地说。
为了尽快完成场地平整工作,安徽送变电公司施工团队量身定制了一套雨季施工机械化方案:卸料车、挖掘机、铲运机组成高效流水作业线,轮班平整场地,确保雨停即可作业;引入稳定土拌和机,严格把控灰土粒径与虚铺厚度,使每层回填土压实度达标率从85%升至98%;在基础强夯阶段启用单绳非脱钩强夯机,凭借单绳拉力大、可连续夯击的优势,将施工效率提升40%。“过去用多绳卷扬机,光挂钩就得20分钟,还常乱绳。”土建技术员殷强说。
土建施工阶段,施工团队应用各类机械协同作业。塔吊高效运转,通过吊臂将现场建材等精准吊运至指定区域,为设备安装提供物料支撑;洒水车沿着施工便道循环作业,在高温环境下为场地降尘降温,保障文明施工的整洁环境。在阀厅施工区域开展钢结构吊装时,曲臂车精准调整构件位置,将对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根据施工计划,合州换流站站用电系统即将完成第一阶段启动。面对201面屏柜的搬运及31.6千米电缆的敷设任务,施工团队也采取机械化协同作业模式。在二次设备室,底部安装了万向轮的新型屏柜搬运装置如同一个灵活的“大力士”,载着沉重的屏柜缓缓靠近安装位。在1人操作、2人辅助下,该装置1小时能运送3台屏柜。而过去屏柜搬运需6到10人配合,还要专人指挥以免磕碰。在电缆敷设现场,操作人员通过电缆展放装置远程控制,根据作业环境将电缆展放速度从每分钟5米调节至15米,既避免了传统拖拽造成的电缆绝缘层损伤,又提升了效率。“人少了,风险降低了,原来这些工作量可能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现在10天就能完成了,这给站用电系统启动工作打好基础,也给后续的调试工作留足时间。”电气A包技术员黄鑫薪介绍。
在户内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气设备(GIS)安装现场,模块化无轨运输及就位装置发挥着“智能搬运工”的作用,提升了500千伏GIS安装工作质效。合州换流站GIS设备规模大且施工复杂,室内共安装78台GIS断路器单元,单台重达11吨。传统的户内GIS设备主要采用平板移动器运输、滚杠搬运、气垫驳运、坦克轮推运等方式搬运,对地面的平整度要求高,施工机具、人员投入多,且准备时间较长。模块化无轨运输及就位装置由转运底座、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及控制系统组成,转弯、升降精准可控,使设备就位时间较传统搬运方式减少了三分之二,作业人员也从15人减至3人。
目前,合州换流站土建施工已完成80%,电气设备安装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电气A包项目经理马晓迪说:“机械化施工不仅抢回了雨季耽误的工期,更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