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国网廊坊供电公司依照计划对三河市闫各庄110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进行检修。本次检修中,调度员使用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新上线的“用户负荷电量检测分析场景”功能,提高了负荷调节方案的制定效率和准确性,精准调控100余家工业用户用电负荷,保障了区域内医院、学校及1万余户居民用电安全稳定。
“过去主变检修需提前一周人工梳理每条线路的工商业和居民用户用电数据,仅一条线路就涉及数百户。”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副主任聂鹏表示,“使用‘用户负荷电量检测分析场景’后,我们不用再进行繁杂的统计分析工作,平台上15分钟内即可汇总线路上所有用户的负荷信息,为制定精准的负荷调节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值班人员通过“用户电量负荷监测分析场景”进行快速研判(聂鹏摄)
“除了为线路检修制定科学的负荷调节方案外,该场景还能应对极端天气、节假日出行高峰、企业集中复产等情况下突发的用电负荷预警,相当于给电网装上了‘智能手环’,可以提前24小时预判几点钟、有多少人用电,让电力负荷调配不再‘开盲盒’。”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调控运行班班长于立炜表示。
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依赖于负荷频率的平稳,当用电负荷发生突变时,系统将面临频率波动风险,引发电压不稳、设备加速损耗等问题,严重时触发自动断电保护导致区域停电。尤其在三河这样的以大数据中心、高精尖设备制造为代表的工业城市,传统人工负荷预测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场景,“用户负荷电量监测分析场景”及时上线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使用线路归类汇总负荷和电量数据集,“用户负荷电量监测分析场景”每15分钟更新工业、商业、居民、农业用电负荷占比,每小时汇总电量信息,动态生成负荷热力图,并借助自助式报表工具,实现数据快速展示与多维分析。同时,将预判视野提前24小时,方便值班人员制定负荷调节方案,在必要时随时启动需求响应,转移负荷至备用线路,避免设备过载风险。此外,系统还可回溯历史数据,挖掘负荷异常原因,为后续电网规划提供关键依据。
▲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值班人员根据研判分析结果进行复核调控(聂鹏摄)
自5月8日上线以来,“用户负荷电量监测分析场景”功能已累计辅助制定调节方案10余次,合理安排100余户工业用户负荷调节,精准调控超5万千瓦负荷,预测精度超95%。
从纸质台账到数字大屏,从人工预测到智慧调控,数据应用让基层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双手,使电网运行更高效、生产与民生用电更可靠。下一步,国网冀北电力将持续深化数智服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拓展新能源功率预测、电力气象灾害预警等场景,推动电网调控向数智化转型升级,助力“绿色希冀 点靓万家”。
供稿:信通公司 姚艳丽 陈重韬 张翼
供稿:廊坊公司 聂鹏 李佳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