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电力板块发展波澜壮阔,行业市值从年初的28546.77亿元增长至年终的31973.11亿元,火电、水电、核电资产相继被资本市场重估。
走进2025年,电力资产价值几何?十大券商普遍认为,随着市场功能不断完善,电力商品属性还原,火电、水电、核电红利价值凸显,低估值“绿电”投资机遇显著,有望实现困境反转。
火电、水电、核电盈利确定
国家能源局统计显示,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总计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需求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
就全国电力供需情况看,当前,局部区域用电量仍有缺口。其中,华北、华东、南方等区域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
“在当前供需格局下,火电装机规模总体放缓,但‘压舱石’角色短期不变。”民生证券分析,中长协电价落地或引发企业盈利分化,但容量电价机制+辅助调峰费用有助于平滑煤电盈利周期波动,叠加成本端动力煤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25年火电板块盈利相对确定。
中信建投证券同样表示,2025年长协电价谈判将成为电力企业盈利分化的重要节点。受用电量维持较高增速的影响,江浙沪等地电力供需尤为偏紧,火电利用小时数或同比增长,看好火电转绿电的投资机会。同时,水电、核电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未来分红有望进一步提升。
华福证券认为,展望2025年,火电将迎来新一轮低碳技术改造,煤电机组稳步向基础性、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水电方面,水轮机等电站设备的更新改造将带来新一轮产业链资本开支及电站运营潜力释放;核电打开民用核工业发展之路,聚焦核能资本运作加速,将进入多用途产业化应用新时代。
电网智能化需求迎来成长期
据中电联统计,2024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合计完成电力投资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电源投资完成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1%;电网投资完成额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电网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电网智能化是2025年投资的重点方向。”国信证券指出,随着主网侧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负荷侧市场化改革,电网智能化需求快速提升,新一代调度系统、巡视通信能力升级将迎来成长期。
就电网设备发展看,当前国内市场总量高增、结构分化,海外市场景气延续。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国网输变电设备、特高压设备和电表招标额分别达到2023年招标额的97.4%、44.2%、72.6%。主要电力设备出口额总计3644.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变压器和高压开关尤为高增。
“预计2024第四季度国网输变电设备、特高压设备等招标将进一步加快,全球电网投资景气度持续。”开源证券表示。
华龙证券认为,为配套大基地消纳外送需求发展,国内特高压建设有望提速。预计2025年开工2交4直,“十五五”期间储备项目超过20条特高压直流,柔性直流线路渗透率提升。
“此外,国外市场方面,2024年1-10月我国变压器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0%、34%、76%,可见在新兴市场及欧洲布局领先的企业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更小,海外市场空间相对较大。”华龙证券分析称。
头部新能源企业市占率提升
2024年A股“绿电”板块业绩增速承压,消纳不足、综合电价下行导致装机、电量、收入、利润层层回落。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与绿色电力资产相关的上市公司总计营收1084.81亿元,同比下降0.51%;实现归母净利润216.67亿元,同比下降2.59%。
“2025年,随着欧盟碳关税法规(CBAM)落地,绿电度电溢价提升,使用绿证的行业进一步扩展,与绿色电力有关的新能源资产有望实现困境反转。建议投资者优选沿海、具备特高压投产送出的‘绿电’资产,或具备更高的投资价值。”广发证券表示。
华创证券指出,“绿电”行情在2021年阶段性见顶后已沉寂超两年,近期伴随政策回暖,消纳能力和综合电价提升,企业盈利获得坚实保障,传统绿色电力资产有望呈现边际改善。
“当下,新能源新增装机增速趋于平稳,消纳压力逐步缓解。绿电绿证碳市场多渠道兑现绿色溢价,叠加化债力度加大推进、优质资源加速开发,以龙源电力、三峡能源为代表的全国‘绿电’龙头运营商将得到更多关注。”东吴证券认为。
长城证券研判,新能源入市虽对“绿电”企业盈利能力形成短期压制,但将引导行业理性投资。资金雄厚、运营能力更强的头部企业有望在下一步开启并购,行业整体进入存量改善及头部市占率提升周期,龙头企业将在规模和盈利水平上形成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