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文件明确,2024年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汽车机械、现代医药、时尚休闲三大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医化行业积极向生物药、创新药延链跃升,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优势;汽车行业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转型,争取再落户1-2款新车型,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整零协同发展增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时尚休闲行业积极拓展智能化时尚休闲用品业务,提升创新设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研究制订现代医药、时尚休闲产业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针对性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二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强化“基金+基地+产业链”招商,用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招商政策,对接产业链头部基金,2024年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剂(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每个战新产业再成立1-2支产业基金,开展招大引强、精准招引。推进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项目招引,培育建设氢能产业园。
强化电力保障。加快220千伏翼龙变、110千伏百河变、110千伏眺远变项目前期,建成投运110千伏经纬变,提高电网保供能力。
原文如下:
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制造强市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现代医药、汽车机械、时尚休闲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全部入选“浙江制造”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创建名单,获“浙江制造天工鼎”、省“科技创新鼎”,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一、今年怎么看?既要把握“需求不足、基础不牢、预期不稳”三大考验的“势”,更要看到“新产业、新赛道、新动能”加快布局、发展向好的“劲”。
受脱钩断链、产业转移、订单流失、利润下滑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市工业经济承压明显,在清醒看到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宏观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但贸易投资开始回升,通货膨胀压力放缓,地缘政治风险下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正在积聚、恢复,外部确定性呈上升趋势。我国拥有创新能力强、市场空间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等优势,加上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二是我市制造业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战略,谋划平台拓空间、抢抓窗口谋项目、重塑机制强招引、创新制胜抓产业,持续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工业底蕴不断深厚,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建设制造强市的最大底气。
二、明年怎么干?就是要打好工业经济翻身仗、科技创新引领仗、招大引强突破仗、生态环境提升仗,特别是抓制造业发展要有不管怎么重视支持都不为过的态度、一抓到底的决心和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锚定本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产业链群为抓手,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力争在制造业强平台、强产业、强创新、强企业、强融合上实现新突破新提升,加快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实现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工作目标: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5%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25%以上,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引进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
工作举措:
(一)平台建设攻坚行动。以产业平台为关键载体,加快产业集聚。一是重点攻坚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土地出让、场平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雀儿岙码头,加快3159亩土地出让、首期5000亩土地地基处理交付和北洋隧道工程建设,争取荣盛项目实质性开工。二是加快推进特色先进制造业平台建设。强化专班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提速推进江南医谷、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钓鱼亭智能制造产业园、铜盘山芯谷等产业平台首建区、核心区建设,持续推动项目入驻及产业集聚。三是深入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迭代升级“亩均论英雄”评价,攻坚古城街道两水、江南街道贺家、大田街道大田刘等重点区块改造提升,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亩均产出效益,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完成两水区块城市设计规划,修编两水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打造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示范样板。今明两年,启动、改造空间4000亩以上。
(二)产业升级攻坚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汽车机械、现代医药、时尚休闲三大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医化行业积极向生物药、创新药延链跃升,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优势;汽车行业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转型,争取再落户1-2款新车型,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整零协同发展增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时尚休闲行业积极拓展智能化时尚休闲用品业务,提升创新设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研究制订现代医药、时尚休闲产业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针对性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二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强化“基金+基地+产业链”招商,用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招商政策,对接产业链头部基金,2024年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剂(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每个战新产业再成立1-2支产业基金,开展招大引强、精准招引。推进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项目招引,培育建设氢能产业园。三是狠抓制造业项目促建促产。建立重点项目促建促产服务专班和问题清单,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服务台州市“双进双产”“清五未”项目及千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建设,推进联化科技(临海)产业园项目投产、逸腾药业、奥翔药业等项目建设。常态化服务本地企业,切实解决一批企业优质项目用地需求,2024年供地800亩以上。
(三)创新深化攻坚行动。把创新作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一驱动力。一是建强创新平台。借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找准定位,实质性推动佩弦湖科技城等平台协同发展,构建集科创孵化、人才公寓、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科创岛链。加强与省科技厅对接沟通,创建省创新生物药和高端复杂制剂技术创新中心。二是培优创新主体。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升级版,持续推进规上企业“R&D清零”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报省“尖兵”“领雁”等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打造企业创新发展“雁阵”。2024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研发机构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三是深化科技合作。推进航天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力争年底前正常运行。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航天环保废盐综合处置利用产业化项目建设。
(四)企业培育攻坚行动。加强优质企业梯队培育,发挥大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一是推进龙头企业培育。深入实施“1125”企业梯度培育实施方案,强化资源要素精准扶持,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行业龙头企业,计划新增上市企业3家。二是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及遴选机制,加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申报指导,力争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省创新型企业100家。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融通精准对接,发挥大企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中小企业在在产业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
(五)数绿融合攻坚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增强制造业新动能新活力。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化学原料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分行业分环节实施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力争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推动未来工厂培育梯队建设,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库和项目库,争创未来工厂1家、未来工厂培育企业1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家。二是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提高制造业绿色化程度,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开展修造船、复合布、再生资源回收、烧结砖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大力推进医化行业、眼镜行业绿色化转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推广,推进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强化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基本完成杜桥镇“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工程建设,全面启动9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工程建设,完成7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评估工作。2024年,争创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县(市、区)、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省四星级“无废城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三是发展服务型制造。持续迭代升级化学原料药产业大脑,加快场景应用在企业推广落地。推进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形成行业融通发展新态势,2024年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共享制造、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六)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积极构建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助企服务。一是推进服务增值。强化政策服务统筹协调,构建规范清晰的涉企奖励补助等政策体系,推进惠企强企政策“免申即享、快达直享、快享快办”。二是加强柔性执法。出台多部门联合的柔性执法方案,探索实践柔性执法,兼顾执法力度温度,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持续服务破难。深化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提质扩面行动,依托“万名干部助万企”助企服务应用平台,对企业问题诉求办理实施“红黄绿”动态赋码和销号管理的全流程闭环机制,进一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诉求。四是强化电力保障。加快220千伏翼龙变、110千伏百河变、110千伏眺远变项目前期,建成投运110千伏经纬变,提高电网保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