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指出,构建坚强可靠的输配电网。“十四五”期间,持续推动济源电网与洛阳北部电网合环运行,济源供电区220千伏主网架将以500千伏济源变、小浪底水电厂为支撑,形成济源变-裴苑变-湨河变-勋城变-荆华变-轵都变-奉仙变-苗店变-济源变的环网结构。提升电网安全保障能力,持续优化城市主干电网、城镇配电网水平,加强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链式电网、10千伏电网“手拉手”互联互供能力建设,提升电网资源智能化配置,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加强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推进110千伏线路建设及改造升级,至2025年,济源单条线路平均长度6.5公里,电缆化率9.13%,配电网建设整体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有序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调峰调频困难或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建设新型储能。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5G基站、充(换)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鼓励工业、通信、金融、互联网等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户侧领域,因地制宜配置新型储能,提升用户电力自平衡能力;围绕党政机关等重要电力用户,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探索新型储能聚合应用场景,依托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开展有序充电、调峰调频等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新技术(V2G)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风光储充”应用示范项目。
原文如下: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
各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各部门,各有关企业: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已经示范区管委会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1月7日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
前 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地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推动济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举措,对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期、窗口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济源的突破期和出彩期,也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加快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阐明“十四五”时期济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保障能源安全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济源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编制能源领域各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济源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能源保障体系,能源安全供应、能源结构调整、能源装备技术水平提升、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有效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未来能源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至2020年末,济源发电总装机达到611.33万千瓦,比2015年提高6.32%。截至2020年底,济源供电区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2400兆伏安,500千伏线路4条;220千伏变电站6座,变电容量2580兆伏安,220千伏线路19回,基本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110千伏双电源供电,供电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02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189.52万吨标准煤,比2015年增长20.19%。已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600余台,初步形成智能高效、布局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供热覆盖率从2016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87%,城市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98.3%,累计铺设燃气管网1000多公里,热力、燃气供应保障能力有效增强。济源能源供给向综合化、多元化加速转变,能源储备调节能力增强。
能源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济源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进一步削减,共关闭退出矿井15座,退出煤炭产能261万吨。济源煤炭消费量从2015年的1353.77万吨下降到2020年的1005.34万吨,煤炭消费量降低25.74%;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48.77亿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37.23%。“十三五”末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覆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济源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9.9万户,济源全域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6.33万千瓦,年均增速达到7.92%,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20.94%。
能源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充分发挥光伏扶贫脱贫带动作用,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2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2523.61千瓦,共关联贫困户760户,户均配比约3.3千瓦,光伏扶贫运行期年均总收益213.37万元,成为贫困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电网保障能力有效提升,2020年郊区供电可靠率99.95%,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6小时。电压合格率达到99.96%,线损率降至3.45%。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保障。
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升。拥有示范区级以上能源科技创新平台2个,能源技术装备在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矿用装备等领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成套开关设备、高低压控制设备、箱式变电站、电力器材为主的电力装备产业;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以大型防爆变频器、硬岩掘进机、液压钻探成套装备、高低压防爆开关为主的矿用装备产业。河南济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综合放顶煤开采先进工艺,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淘汰1台不达标工业炉窑,完成4台高污染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改造、367台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新增风电装机16.4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8.53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1.4万千瓦。
氢能产业初具规模。抓住河南省氢能产业布局机遇,发挥金马能源产氢优势,积极推动氢能开发应用。金马能源已建设焦炉煤气制氢装置2套,年产氢气4.2亿立方米(金江炼化3.5亿立方米,金源化工0.7亿立方米),单套装置制氢能力全国最大,且生产成本较低。现有30公里长金马能源至洛阳石化的输氢管线,年输氢能力10亿立方米,管道储氢量约15万立方米,输氢能力全国最大。同时,加大绿电制氢项目的建设力度,力争打造氢气生产、加注、存储、运输、应用以及相关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条。
能源体制改革释放活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速,燃气热电、背压式燃煤热电、农林生物质热电、集中并网风电项目核准权限尝试下放至开发区。简政放权激发全社会对能源行业投资热情,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显著提升。在增量配电及售电方面,成功申报玉川产业集聚区为增量配电试点,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组织的多元售电和竞价用电等多种形式的能源改革事项。
能源领域安全工作持续加强。“十三五”期间,各级安全基础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初步建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能源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面落实天然气输送管道保护主体责任,加强煤矿在建项目安全督导,履行好电力安全监管责任。将能源安全监管形成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各类能源事故发生,确保济源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注:根据统计口径,小浪底水电总装机180万千瓦,统计口径发电量46%划归济源,济源折合水电装机82.8万千瓦。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能源结构矛盾突出。济源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有较大的能源消费增量需求。济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煤炭消耗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占比较大,年平均占比在90%以上。火力发电作为济源的主要发电方式,2020年发电量占比高达77.34%。虽然“十三五”期间济源煤炭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短时间内能源消费仍将以煤为主,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焦化、钢铁、有色等行业,行业内重点企业影响范围大,调整起来短期阵痛大,推动速度缓慢。
新能源发展质量不高。受资源禀赋、能源供应可靠性等条件的约束,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相对缓慢,且基本位于郊区或山区等用电负荷较低区域,无法就地就近消纳,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适应的电力系统尚未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智慧电网、氢能等起步较晚,能源梯级利用、多能互补、储能等新型用能模式发展不充分,先进技术平台建设支撑不强,尚未摆脱传统的能源发展模式,新兴能源发展短板仍比较明显,目前储能电站均未实际运行,氢能布局仍处于谋划阶段。
能源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济源能源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不强,灵活高效燃煤发电和现代煤化工等技术研究亟需突破,新型储能、氢能开发利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前沿技术和相关产业亟待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新模式新业态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电网调节能力有限。济源主要电源为煤电,兼具少量的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电网调峰严重依赖煤电机组,能力和效果有限。
三、面临形势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能源朝着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十四五”时期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阶段,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关键攻坚期。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安全保障不仅要满足济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济源能源供给体系已基本确立,油气全部依靠外部输入,煤炭开采成本攀升,年开采量少,存在供应缺口。能源安全保障将面临各种新的风险和挑战,亟需建立更加完善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能源外引比例仍将进一步提高。风、光、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资源开发初具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作为电源增量主体,其间歇性、波动性的出力特性导致难以对电力保障形成有效支撑,需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转型进入重要窗口期。受自然资源禀赋限制,济源能源消费结构偏煤,且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济源工业企业节能技改、燃煤锅炉拆改、散煤治理、燃煤电厂减排等节能降耗常规性措施基本用尽,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潜力有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牵引下,必须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这既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能源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现代能源产业进入创新升级期。围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能源系统面临全新变革需要,迫切要求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济源在风、光、氢能等新能源装备、材料制造和研发等领域基础仍然薄弱,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亟需引进一批新能源企业,完善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能源装备制造、能源产、供、储、销产业链条,促进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引导济源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能源需求进入急剧变化期。未来能源需求从总量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总量上看,能源消费增速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从结构上看,煤炭、石油消费量将逐年降低;终端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需求增速高于能源消费增速;风、光、水、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未来新增电量需求将主要由清洁电力满足。从行业需求上看,工业、建筑业用能增速保持相对稳定,服务业、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快速增加,日益成为用能增长主力军。电力、天然气供应峰谷差将持续扩大,调节难度进一步增加。
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一轮能源变革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勘探开采等应用快速推广,无人值守、故障诊断等能源生产运行技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迈入平价时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动力电池和智慧电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济源要紧抓战略机遇,着力推动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综合集成、智慧互联,实现分布式能源、先进储能等技术与应用跨越式发展,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改造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深刻变革。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强化节能降碳增效,着力推进能源智慧化升级、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稳步推进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碳达峰,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多元保障,安全发展。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济源区域优势,构建协调联动、多能互补、稳定供给的能源体系,拓展能源保障途径,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维护能源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能源系统风险管控应对能力,构筑能源安全屏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能源发展的根本要求,推进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绿色低碳变革,统筹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创新驱动,高效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能源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深化电力、油气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能源技术从被动跟随向自主创新转变,着力提升能源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增强需求侧响应能力,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智能互动。
融合提升,智慧发展。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5G、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技术与能源深度融合,驱动“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横向纵向一体化,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能源系统向更高形态演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更为合理,能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初步建成多元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更加有力。济源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等价值达到280万吨标准煤,电力装机达到735.33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48.04万千瓦以上。煤炭产能稳定在年产126万吨。济源管道燃气用户数量达到30万户,燃气管道总里程达到次高压管道20公里、中低压管道2000公里,天然气用气规模达到每年3亿立方米,能源储备和应急体系更加完善。
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3%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27%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27%左右。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能降碳成效明显,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8%以上,煤电机组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297克标准煤。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20%。能源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能源服务民生持续提升。城乡能源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能源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电、供气、供暖用户报装时间进一步压缩,电网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服务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到“十四五”末,城市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市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群众生产生活用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展望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及新兴能源产业取得决定性进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创新融合、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
注:[ ]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着力提升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向清洁多元、绿色低碳转型。
一、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
积极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充分挖掘太阳能资源潜力,不断扩大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以整区屋顶光伏开发试点为抓手,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村委会、保障房)、全境工商业用户及居民住宅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到2025年,力争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50万千瓦。探索煤场、灰场光伏发电综合治理等发展新模式,提高光伏发电综合示范效应。支持光伏发电与5G通信、制氢、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新兴领域高效融合。推进建筑物配套建设公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提高太阳能热利用普及率,积极开发应用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推进太阳能烘干等工业化应用和热利用技术研究。
有序推进风电开发。坚持风电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坚守生态环保底线,统筹考虑济源风能资源、自然保护、电网消纳等因素,积极推动风能开发利用。优先支持“风电+高比例储能”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标准,推动新建风电项目智慧化、数字化,开展已并网风电项目技术升级改造试点。结合区域资源条件,大力推进下冶镇、大峪镇、王屋镇一带风电项目建设,打造济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力争增加到70万千瓦。
着力推进水电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加快建设济源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争取大峪仙口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进一步提升济源电网调峰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着力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小水电站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小水电站能源利用水平。
科学推进地热能利用。加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编制地热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科学谋划布局地热开发利用项目,在指定区域探索实施地热供暖特许经营模式,保障项目推进。建设地热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规划开发管理流程,加强地下水源回灌监测管理,推进地热能开发规范化。积极推进地热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土壤源热泵供暖制冷,大力发展中深层地热供暖,鼓励地热能供暖与燃气、电力、生物质热源多源联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济源东区重点开发地热能利用项目,“十四五”期间,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00万平方米。
提升生物质能利用水平。支持济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供热改造,推动发展生物质锅炉供热,逐步完善清洁分布式供热体系。推动城镇餐厨垃圾能源化利用,根据餐厨垃圾资源情况探讨与周边地区共建餐厨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或改造现有垃圾焚烧电厂的可行性。鼓励垃圾填埋场、污水废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沼气发电工程。
谋划布局氢能示范应用。结合济源焦化、氯碱企业的副产氢资源,积极响应豫西北氢能供给基地建设,在保障原有工业企业用氢基础上,大力发展氢气提纯技术,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业副产氢品质,不断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为燃料电池应用提供低成本、稳定供应的氢源保障。鼓励使用节能和低碳技术,降低工业副产氢能耗和排放水平。积极谋划绿氢,探索建设风电制氢、光伏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不断降低绿电及绿氢制取成本。探索生物质制氢、光解水制氢技术研发,拓展绿氢供给渠道,提升绿氢供给比例。布局氢能产业园,依托金马能源现有制氢装置并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车用高纯氢,择机整合利用化工副产氢和光伏电解制氢作为氢源补充,形成年产13亿立方米氢气规模,打造河南省最大氢源供应基地。
推进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大力发展电源侧储能,结合电力系统实际需求,建设配置储能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项目,重点支持新能源与火电、新型储能、抽蓄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有序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调峰调频困难或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建设新型储能。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鼓励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5G基站、充(换)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其他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鼓励工业、通信、金融、互联网等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户侧领域,因地制宜配置新型储能,提升用户电力自平衡能力;围绕党政机关等重要电力用户,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提升应急供电保障能力;探索新型储能聚合应用场景,依托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开展有序充电、调峰调频等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新技术(V2G)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风光储充”应用示范项目。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依托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合理配置储能和分布式电源,建设一批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鼓励结合老旧、退役变电站建设新型储能试点,发挥存量输变电设施价值。
专栏一:新能源发展重大工程
光伏发电。以整区屋顶光伏开发试点为抓手,积极推进济源4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坡头镇栗树沟4万千瓦光伏项目;加大(中原特钢、金利金铅、金马能源、豫光锌业)等工业企业光伏发电设施建设力度。
风电。大力推进下冶镇、大峪镇、王屋镇一带风电项目建设,打造济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大岭三期5万千瓦风电项目、大峪镇小横岭5.2万千瓦风电项目、大岭四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大岭五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大峪镇10万千瓦风电项目、下冶镇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沁北电厂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坡头镇栗树沟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建设。
抽水蓄能。重点推进济源逢石河15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动大峪仙口3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
地热能。推进大河名苑一期浅层地热能供冷暖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建设,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00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推进济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供热改造、济源市丰田肥业有限公司生物质锅炉替代燃气锅炉项目建设,推动城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
氢能。扩大焦炉煤气制氢规模,并通过焦粒合成气变换制氢,以及甲醇、液氨裂解,工业废气及固废、氯碱废气,光伏风电、电解水等方式制氢,最终形成13亿立方米/年氢气规模,打造河南省最大氢源供应基地。
储能。推进济源经开区增量配电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国电济源新能源配套独立共享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华能沁北电厂75兆瓦/150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企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新建可再生能源项目配套储能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内新能源电量的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