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根本任务,坚持理论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通过大力推进农网巩固提升,加快配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农村用电质量和水平,更好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贵州电网公司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党组要求,把解决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问题作为在主题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任务、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课题,用解决问题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8月15日10时10分,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安坪村第122台变压器正式送电,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投资7440.09万元建设的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全面建成。从此,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建档用户11877户群众用上了“南网电”,彻底告别“用电难、用电贵、频繁停电”的历史。
由于历史原因,黄泥塘镇部分村寨(社区)属于独立供电区域,存在电压不稳、电价较高、停电频繁等问题,供电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贵州电网公司党委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党组部署要求,把解决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问题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课题,并以解决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问题为样本,破解贵州省15个独立供电区的群众用电难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凝心聚力
两年工程量用时仅4个月
贵州电网公司成立4支党员突击队及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建设如期完成
黄泥塘镇地处大方县南部,20世纪80年代,依托国家对小水电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黄泥塘镇6个村(社区)、百里杜鹃管委会2个村,建档用户共计11877户、近2.8万人形成了独立供电区,未接入南方电网的供电范围。
今年4月9日,一封来自基层公务员的信函反映到南方电网公司党组,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一时成为关注焦点,公司党组书记立即作出批示,要求贵州电网公司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调查研究,推动黄泥塘镇群众关切的用电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贵州电网公司党委迅速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党组要求。4月19日,贵州电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晔率队前往黄泥塘镇现场调查研究,要求根据前期的规划于4月24日全面启动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建设。
贵州电网公司基建部副总经理付万明告诉记者,根据规划,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用电项目建设分为三期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已于今年3月全部建成,为独立供电区域内3000余户群众供上了“南网电”;二期配电网项目于8月中旬全面建成,从项目启动到建成投运仅仅用时4个月。
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付万明介绍,二期配电网项目共计130个,需要组立电杆6344根,架设10千伏线路126千米、400伏以下低压线路182千米,安装电表7236块,新装变压器122台、自动化开关11台……“这4个月的项目投资与工程量相当于贵州电网公司近年一个县区局两年的配电网工程量。”付万明说,为确保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建设如期完成,贵州电网公司于项目启动时就成立了4支党员突击队,同时成立了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域理顺工作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序、妥善处置黄泥塘镇群众用电历史遗留问题。
“工程建设过程中最艰难的是挖坑、运杆、立杆。”贵州电网公司毕节供电局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工程项目经理陈志恒介绍,黄泥塘镇属中山地貌,境内地形多为高山峡谷,山间多小盆地,很多硬质土地以石灰岩和石英砂岩为主,电线杆基坑光靠人工无法完成,得启用挖机。“除了地面平坦、土质比较松软的5000多个电线杆基坑靠人力挖外,条件艰难、土质石化的其余1300个基坑全靠挖机来完成,3台旋挖机挖了一个多月!”
在黄泥塘镇鸡场社区,新建的10千伏民团线要经过一座沙场。为了避开沙场,该工程项目部调整线路设计方案,改道绕过化理村白果组的一片荒坡。这片荒坡没有路,杂草丛生,要把28根电线杆运输到山上,人力不能扛,马匹不能驮,项目部只得新修一条长度为1.8千米的小道,便于施工运输。
同题共答
全力解决群众用电难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地方政府将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供电局倒排工期,平均每天投入400多人奋战在施工一线
7月12日一早,陈志恒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10千伏西大线建设期间需要启用挖机等重型机械设备,黄泥塘镇罗庄村的部分路面硬化不足以支撑重大机械路过地面,请镇政府帮忙协调解决。
半个小时后,黄泥塘镇镇长柴启志回复:已召集罗庄村村委、黄泥塘供电所等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同时向该条道路所涉及群众解释工程的紧迫性,得到了群众的支持。群众建议,路过的重型车辆若有损坏路面的情况,后期项目施工人员进行恢复即可。
这是毕节供电局与大方县委、县政府为解决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建设期间遇到的难题所建的微信群,群员共计76人,人员覆盖到大方县委、县政府,黄泥塘镇党委、政府及相关村委(社区),毕节供电局及该局下属的大方供电局、黔西供电局和项目部相关人员。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在群里反映,地方政府将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毕节供电局副总经理严奉军告诉记者,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得益于政企的高效联动。为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地方党委、政府积极配合供电单位实施电网建设,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确保电网建设按时完成。
4月19日,贵州电网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大方县委书记游劲松共同召开专题工作会,游劲松在会上表示与贵州电网公司合力推动独立供电区用电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改善供电条件,提高群众用电质量。
6月13日至14日,南方电网公司主题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到黄泥塘镇开展主题教育现场调研,并与毕节市相关负责人,大方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交流。在座谈交流中,毕节市副市长谢志昌表示将全力支持和保障独立供电区电网项目建设。
“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挨家挨户做通群众工作。”黄泥塘镇镇长柴启志介绍,黄泥塘镇党委、政府成立供电保障专班,主动对接供电部门,协调解决实际难题,为项目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贵州电网公司成立了工作专班,日跟踪、周督导,按周开展安全、质量、进度等现场督导工作,全力推进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项目按期建成。
毕节供电局协调毕节市政府成立市、县、镇三级工作专班,促进各项问题高效处置,环评、水保、用地、林业等合法性手续及时处理,保障独立供电区电网建设顺利推进。
项目所需的大部分物资比如金具、绝缘子等都是从广东、江苏等外省供应,为确保物资按期到货,毕节供电局会同供应链部门编制物资到货计划,规定所有的配网物资必须按期到齐。
“为确保项目按照节点有序推进,我们倒排工期,每日组织召开调度会,平均每天投入400多人奋战在施工一线。”陈志恒说。
同时,毕节大方供电局组织各部门采取自愿报名、部门推荐、单位指派等形式,抽调56名精兵强将,投入项目建设一线,承担攻坚任务。“参与项目建设的员工都把这次任务当作职业生涯中的一份荣耀,全身心投入!”大方供电局总经理陈开旭说。
在政企协同推动下,原本要耗时两年才能完成的二期配电网建设项目,如今仅用4个月,彻底解决了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11877多户群众用电难的问题。
以点带面
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将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打造成为乡镇供电服务的样本,推动贵州省15个独立供电区电网建设改造
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问题是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是解决该镇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项目建设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强管控”原则,推动项目建设落实落地。
“我们按照南方电网公司优质工程标准,所有的下户线、表后线、户表安装和智能配电都按照V3.0标准落地。”付万明说,明年春节前夕,力争建成110千伏民生输变电工程及黄泥塘供电所技术业务用房,届时将进一步提升黄泥塘镇供电能力,改善电网网架。
“所有的项目完工后,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将实现中压线路可转供电率100%、配电自愈率100%,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2小时,成为乡镇供电服务的样本。”陈开旭表示。
谢志昌表示,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最可贵的经验是坚持同题共答,从毕节市委、市政府到县委、县政府,再到乡、镇、村,自上而下安排部署、自下而上收集问题反馈,并与南方电网公司各级单位“拧成一股绳”,联动处置问题,为高效推进电网建设解决百姓用电诉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决群众诉求,把好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谢志昌说。
放眼贵州,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并非个例。据统计,目前全省还有15个独立供电区尚未理顺或正在推进理顺,涉及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7个地州市。
“未理顺独立供电区普遍存在电网运行年限长、供电能力和质量不足等问题。”贵州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农电科高级经理冉启礼说,这些供电区域的群众都迫切渴望早日理顺,早日接上“南网电”。
贵州电网公司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把推动独立供电区管理体制理顺工作作为落实央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把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要作为工作出发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沟通汇报,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独立供电区管理体制理顺工作。
贵州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肖广钰介绍,经系统梳理分析,贵州省现有独立供电区主要分为4类:地方政府、供电业主、用户三方已经或基本达成移交共识,电网企业具备接收条件的;供电质量差、不涉及人员移交和资产有偿收购,但各方尚未就移交达成一致的;涉及人员安置和资产有偿收购,各方暂时难以就移交达成一致的;供电基本有保障,群众诉求不大的。
“针对上述4类情况,我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供电业主、用户的沟通,一区一策定方案,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肖广钰说。截至目前,贵州省15个独立供电区均已明确电网建设改造的时间表和任务图。
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实际制定了包括推动解决黄泥塘群众用电问题在内的主题教育“办实事、解民忧”28个重点民生项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电问题,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解决问题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 电力充足 群众开怀
烤烟产业户
成本下来了 也更方便了
走进黄泥塘镇新塘社区民中组,只见满载着烟叶的小货车,在村道上来回穿梭,将刚从地里采摘来的烟叶送去给务工的村民筛选,然后绑扎、上杆,送进烤房。
看到来开展用电服务的贵州电网公司毕节大方供电局黄泥塘供电所工作人员,村里种植了200亩烟叶的烤烟大户邱荣章笑盈盈地上前迎接。就在20多天前,南方电网公司将线路和变压器建好,为村民们通上“南网电”,解决了烤烟用电的大难题。
“电是又稳又足,服务更是没得说,大家从心底感谢南方电网。”看着上门了解用电需求、帮助排查安全隐患的供电人员,邱荣章满脸笑意。
“以前因为电不足、频繁停电,无法大量烘烤烟叶,烤出的烟叶质量也不是很好,都不敢种太多烤烟。”回想起以前的“老电”,邱荣章眉头紧锁。
电力足,就是效益,就是底气。“今年种植了200亩烤烟,有了‘新电’,终于解决了烦心事。”话语间,邱荣章笑意浮上脸庞。
7月以来,邱荣章已经烘烤了5房烟叶。现在烘烤的是下部叶,后面还要烤中部叶、上部叶,更受欢迎,也更好卖。邱荣章掐着手指头说:“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来算,能卖个120多万元,除去购买设备、建设烤房和人工成本,可以赚70多万元。”
“今年要烤的烟叶多,我们每天来这干活,一天都有200多元,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在烤房门前,前来干活的村民们一边筛选刚从地里采摘来的烟叶、绑扎上杆,一边畅聊着丰收的喜悦。
而家住黄泥塘镇新塘社区六合组的烟农罗兴江和安坪村的李正奎也正铆足了劲,忙着采收烘烤烟叶。“电足了,我的胆子也大了,种了40亩烤烟,家里的烤房都不够用,得借其他人家的烤房来用,今年应该能有个好收成。”话语间,罗兴江充满了期待。
李正奎说:“以前烤烟主要用煤炭,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也在增加,而现在电烤烟使用的生物质能烘干机,接通电源后一键操作就能搞定,成本下来了,也更方便了。”
烤烟是黄泥塘镇的主要经济作物,烤烟产业更是该镇的经济支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黄泥塘镇有110余户烟农种植了3700余亩烟叶,有了“南网电”注入的强劲动能,眼下,247座生物质能电烤房正满负荷运行,预计收入能到1500余万元。
园区企业主
用电稳了 信心足了
曾东是土生土长的黄泥塘镇人,10年前,他响应政府号召和相关优惠政策,从外地返乡,创建了贵州恒宇食品有限公司,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曾东的食品公司主要做花生牛奶、芒果汁等饮品。因为电的原因,他不止一次吃过亏。“电不稳和经常停电是制约食品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曾东说,“老电”说停就停,一停就是一整天,也不会通知。
该食品公司所做的花生牛奶其中一道工序就是浸泡花生,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花生浸泡2个小时后,就要进行下一道工序,如果时间过长,就无法再使用。因为停电不通知,很多次,曾东就只能把花生送给附近的村民当做饲料喂猪。
不仅如此,时常因为电不稳,机器无法正常运转,直接影响了饮品的生产。曾东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因为不仅要维持食品公司的运转,还要带动村民们增收。他先是购买了发电机,然后主动了解供电情况,调整生产时间,最大限度保证正常生产。
多年的探索,不仅让曾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逐渐在乡镇食品行业站稳了脚跟。现在有10多名村民在曾东的食品公司就业,每月领取三四千元的工资,还有一顿免费的午饭。
曾东说:“我创业的初衷是发展产业,在改善经济状况的同时,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受电力因素影响,企业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南网电”接入园区后,曾东满怀信心地说:“有了‘南网电’,我有信心把企业发展壮大,在带动群众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像曾东一样期待“南网电”的企业还有很多。就在曾东食品公司不远处的长安医院,院长曾娟已经联系上了施工队伍,计划花七八万元自行架设变压器来保障医院用电。当南方电网公司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带来将接入“南网电”的消息后,曾娟眼中充满了期待。
医疗保障是民生之需。一直以来因为电不足和频繁停电,长安医院无法给老百姓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
“电是最大的问题!”曾娟说,因为经常停电,彩超机、消毒设备、呼吸机都无法使用,不仅影响了老百姓就医,电压不稳还造成设备烧坏,像彩超机一台都要10多万元。
“南网电”接入园区后,彻底解决制约园区企业发展的电力“拦路虎”。
家庭养殖户
粉碎机转不停 猪饲料保准行
走进黄泥塘镇新塘社区六合组,沿着崭新的电杆往前,道路旁,养殖户杨天文家门口一簇粉色的鲜花格外显眼,目光往前,两栋小平房中间的院坝打整得非常干净整洁。房子旁就是猪舍,大功率饲料混合机发出“嗡嗡嗡”的响声。
杨天文是村子里的养殖大户,20多天前,电不足、经常停电还是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以前用小功率的粉碎机都非常吃力,1天才能打2000斤玉米。要使用粉碎机,就得把猪舍里的保温灯、风扇和家里的用电器全都停下来。”杨天文说,300多头猪一天要吃掉2000多斤玉米面,两口子白天除了喂猪,时间都花在了打玉米面上。
自从用上了“南网电”,杨天文从外省采购了一台大功率的粉碎机,一个小时就可以打3000多斤玉米。一天只要开动一个小时,就能满足一天的口料。
不仅如此,家里和猪舍里的用电设备一起使用,电都很足。在保证口料的同时,也提高了生猪的育种率和出栏率。
“现在一个月要出栏30多头生猪,按现在的市场价,能卖7到8万元钱。”杨天文说,有了空闲时间和资金,他还承包了50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南瓜和中药材。
现在正是除草和打药的时候,杨天文雇了10多个村民在地里干活,光务工费一天就支付2000多元钱。
“用上‘南网电’,好处多着嘞!”谈起用电感受,杨天文充满感激。他笑着说:“我还是用上‘南网电’的‘带头人’。”
其实在4月知道南方电网公司进行第二期电网项目建设时,杨天文就主动找到工作人员,表达了期望用上“南网电”的迫切心情。项目施工到达六合组后,他就当起了“带头人”,带着施工人员找线路通道、量土地、栽电杆,统计各家的用地情况,还积极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为项目的顺利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上‘南网电’,大家都说好。”杨天文说,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他和媳妇好好发展养殖和种植产业,一方面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另一方面力所能及地带动村民们增收,让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
■ 农网改造 基层实效
广东电网公司
推广智能台区应用 群众用电更省心
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月湄村,笔直的电杆和整齐的线路有序延伸至村庄的每个角落,改造后的低压线路与表计装置焕然一新,不仅提升了台区整体美观度,更重要的是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
此前,由于处在供电线路末端,月湄村村民卓伟盛家里的电压一直不稳定,“一到夏季用电高峰,空调、电冰箱等大功率电器都无法正常使用。”原来,村里的低压台区线路、电表运行年限较长,残旧杂乱,不仅给村民的用电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聚焦群众用电的痛点、难点问题,广东电网公司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通过加大精准投资、全面推进中压网架的改善和主站就地协同自动化建设等措施,改善供电条件、提高用电质量,推动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建设。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如今,月湄村二号台区“焕新”后,变压器得到增容,残旧导线更换了,配电箱里还加装了智能模块,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电能质量,有效解决了低电压问题。“以后用电更省心了,舒坦!”卓伟盛开心地说。
广东电网公司揭阳揭西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经理邹志鸿介绍,相较于传统台区,农村智能台区可以把变压器和低压线路运行情况监测数据传输到后台系统,运维人员只需打开电脑网页或手机APP,即可远程观测智能台区的实时状态和运行数据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和定位故障,通知基层供电所立即开展故障排除,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和客户用电体验感。
办好为民实事,改善群众用电体验,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截至8月中旬,揭西地区智能台区覆盖率已超65%,及时发现过载、低电压问题并动态清零,广东电网公司计划在揭阳揭西供电局东园供电所试点加装58个配变台区低压监测,加速低压线路透明化全覆盖,让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电”。(孔德淇 方虹)
海南电网公司
着力提升供电可靠性 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
7月15日,在海南省琼海市10千伏潭门镇线草一分线草一村3号台区新建工程施工现场,杆塔组立、横担安装、导线展放等工作繁忙而有序进行着。
“项目开始施工后,全体人员加紧作业,7月19日项目按时建成。”海南电网公司琼海供电局工程建设部项目经理曾力说,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切实满足沿海地区群众生活和海产品养殖加工用电需求。
提升供电可靠性,事关民生福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南电网公司紧密结合实际,真正“走出去”“请进来”“摆开说”,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出实招硬招破解难题,真正让群众见到行动、感受到变化。
根据琼海农村地区发展需求,海南电网公司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难题促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分解“十四五”电网建设目标,将重过载农村电网项目作为改造重点,建立工作台账,逐项细化施工方案,明确人员责任,优选施工力量,加强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为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不远处,在潭门渔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里,工人们正抓紧从卡车上卸下一筐筐海虾,然后称重、分拣、清洗、封装,尽快送入冷库。在电能的驱动下,几十个大冷库开足了马力。“往年每次到了海鲜旺季,冷库用电总出现问题,这回真可以放心了。”该公司负责人王海航介绍,该公司已经预订了一批新设备,计划再从附近的村里招聘20人,为业务的拓展做好准备。
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高站位部署、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截至目前,琼海市高压布点和配网目标接线基本完善,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明显提升,乡村电能替代顺利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先进技术集成展厅、柔性充电示范站等示范项目投入使用。据统计,琼海市供电可靠率已达9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89%、户均配变容量3.05千伏安,基本实现初步建成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的目标。 (朱玉 卢传隆)
除署名外,均由南网报记者 李刚和通讯员 张祁 梅波 龙定锦 罗凯 吴春艳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