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电科院专业人员借助升级后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系统,实时监测全省低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为调度专业开展日内电网平衡调整提供了坚实依据,这一举措标志着电科院在分布式光伏观测算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当下,分布式光伏以其清洁、灵活等优势,成为电力领域的重要力量。低压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系统由国网江苏电科院自主研发,并于2022年8月上线投用。面对分布式光伏电站面广点多的特点,该系统采用“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创新方法,基于同一区域发电特征的相似性,选定若干典型光伏场站作为基准站,依据基准站数据得出发电功率测算结果。这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在系统投用初期,有效实现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的监测。
然而,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到今年4月,全省低压分布式光伏装机较系统投运之初增长了500%,电网平衡压力持续增大。部分作为基准站的光伏场站因常态参与电网调节,功率数据发生变动,影响了发电功率测算的准确性。面对这一挑战,国网江苏电科院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应对。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将这类光伏场站从基准站中筛除,使基准站数量从400多座减至100多座,同时优化升级算法。经过努力,成功确保了测算精度不降,可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
国网江苏电科院在分布式光伏观测算力提升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电科院科研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自上线以来,低压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系统已稳定运行超1000天,在多轮用电高峰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支撑作用。其相关成果入选国网智库、国网大数据优秀应用成果、国网新型电力系示范“十大标杆”等,这不仅是对电科院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由此,要像国网江苏电科院那样,面对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给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不断优化系统和算法,提高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的监测精度,让分布式光伏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强大动力。(盐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