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投影行业充满了躁动:因为,一些产品领域发展强劲,获益者自然欣喜;另一些产品领域则市场清冷,未获利者就要哀号一番。这种结构性不平衡,也进一步改变了行业品牌间实力对比。一场新的洗牌号角,已经在2017年吹响。
1。激光继续高速增长
从成长成绩看,2017年最值得骄傲的板块非激光莫属了。全口径产品继续保持翻番增长,全年已经近30万台的规模,不仅达到了市场最初预期,更是创造了“年度新增量神话”。
从家用市场看,激光产品加速落地。含激光电视在内,至少有7万台的销量,接近高亮度大屏幕家庭影院投影市场的半壁江山。高速的增长得益于产品成本的下降、市场供给的增加、坚果,极米和小米的互联网粉丝文化的撬动、以及关键节点的促销。例如,双十一市场,坚果一个品牌激光电视销量即达到6000台。
在教育市场上,激光投影机今年又表现出三大新趋势:第一,整体教育市场激光产品占比达到半数以上,实现了对汞灯产品的销量超越——这意味者教学投影正在进入“后激光时代”。第二,激光投影产品占比的提升,切实改善了教育市场的“盈利结构”。2017年下半年,教育市场含白板的采购单价同比提升近1成。第三,2017年是高教市场激光化的元年。4000-5000流明高教机型在索尼等品牌的价格攻势下,获得了更好的市场推广。高教投影激光化从落后于普教市场,变成了激光占比最领先的领域。
激光投影机大发展的另一个板块是工程市场:“7成工程用激光”已经是下半年的常态。这使得工程市场激光实际已经成为主流。业内甚至认为,两三年的时间,汞灯工程投影即将退出市场。2017年的市场实践也证明,万流明单片式DLP低价汞灯机型,和激光长效光源之间,后者更受欢迎。这一年,工程投影品牌格局也发生了新变化——本土和台系厂商加大10000+流明以上产品的开发,在超高端市场开始占据部分市场份额。同时,台系和本土品牌的价格策略,也使得工程市场同亮度产品同比价格下滑,工程客户有能力更多的选择更高亮度的产品,工程投影市场总体机型亮度水平跃上新台阶。
虽然激光投影的发展在家用、教育和工程市场成绩斐然,但是商用市场依然“清淡”:核心原因是,零售商务主流价位难超5000元,限制了激光产品的应用。次要原因是,大尺寸液晶产品的崛起,抢占了部分商务市场,特别是高端显示的需求。同时,在工程性商务应用中,小间距LED也来“分羹”。2017年的商用显示市场可以说,“除了激光外”,其他产品类型“都有利好”。
说到价格这个因素,2017年激光还是有些不给力:一两成为主的价格下降幅度,在激光产品普遍处于高价位的背景下,其市场意义有限。1080p家用产品,依然至少需要12000元,4K激光产品价位更高,720p级别的商教产品亦未能大规模突破万元门槛。——这导致2017年的激光投影市场的增长,更多来自于“惯性效应”,而非激光产品自身的突破。后者在商务市场表现尤为明显:商用市场缺乏激光产品应用的历史惯性,亦即难以获得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激光投影的发展有两种可能:第一,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但缓慢下降的价格态势,但是增幅回落、增速下降;第二,努力突破价格瓶颈,以大幅度降价为核心换来产品规模的增长。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则是“市场销售额增幅不会太快”,厂商利润业绩,不存在快速提升的基础。
正因为,快速价格突破不能带来利润的直接提升,所以2017年激光市场选择了相对稳定的价格策略。相信,这种理性经营的状态将是未来很长时期内厂商们“最希望”的战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