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技术肥胖症”成日本家电不景气最大原因

2016年是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的一年,日企分离的不少业务也被中国企业所收购。有业内人士断言,在日本家电产业与中国家电产业这场斗争中,是中国企业的胜利,日本企业的消亡。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近期由于日元贬值,各大日企纷纷上调财务预期,夏普和索尼相继公布财报。

其中,鸿海接收一年后的夏普在第四季度以42亿日元的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结束了自2014年三季度以来长达两年的亏损之路。在声明中,夏普将截止到今天3月的营业利润预测上调至37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7亿元),比此前257亿日元的预测值有大幅提高。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日本索尼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2016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各领域收入较去年同期均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影像传感器部门表现出色,但相机和手机部门表现均不乐观,预计销量将较去年同期分别削减34%和33%。

纵观过去一年来日企的信息,总是充斥着各类负面报导——裁员、亏损等问题频出,呈现出衰败的态势。实际上,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几年,在中韩企业的迅速壮大下,日本原本持有的技术优势不甚明显,再加上体系的冗重造成转型困难,最终步入了发展的瓶颈。

松下电器董事长兼总裁岩谷英昭曾将日本家电企业的衰归因于三个外部因素:数码技术迅猛发展缩近了家电企业间的技术差距;日元升值令日本企业出口缺乏竞争力;中韩制造的崛起让日本家电企业雪上加霜。

据统计,日本“百年老店”的长寿企业超过两万家,其家电企业也往往较其他国家家电企业长寿。在长期的领先发展中,日本家电企业大都具有一定的年龄和规模。其庞大的体系虽然较为稳定,却也往往导致体制陈旧、经营决策链过冗等问题。在科技更新换代迅速、转型迅速的今日,决策以及执行速度都较为缓慢,如同胖子一般难以转身。而相比之下,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其机制较为灵活多变,更容易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占据主导权。

在日企频繁的分拆和业务出售背后,是日企“积极减肥”“断臂求生”的策略。业务分拆及出售后,其过冗的经营体系将减负,“瘦下来”的日企也将更加适应如今快节奏市场的发展。

实际上,连年颓败的日本企业早已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如今,各企业纷纷转换步伐,向家电以外的业务,尤其是电力方向谋求发展。松下与索尼发展太阳能领域,东芝在核电、水电、火电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日立也向电力、通信、建设机械等多领域寻求发展。这些新领域的开发也将为日企提供经济以及技术上的支持。

不管形式多么不景气,日企的技术积累仍然是其难以撼动的根本。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曾在1989年评价美国企业“不缺技术,但缺少商业化的创造力”。这句话不但应验于如今的日企上,也为未来的国企敲响警钟。国企接下日本家电的盘子后,如何能够完美消化并为己所用,是众国企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未来几年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如同日企般迎来“肥胖病”的国企在积累技术的同时,如何将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也是将国企未来的课题。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jiadian/682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