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成为创新大国 中国需要跨过哪些坎?

近年来,创新正被世界各国和企业视为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甚至是增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亦是如此。

2012年,中国领导层就提出要在202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今年年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目标。不过,要成为创新大国,中国还须迈过不少坎。

障碍有哪些

中国政府对转型成为创新型国家十分重视。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创新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首。2015年,国家又下发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随后又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科技发展“三步走”的目标,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可以说,关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及发展方向已十分明确,发展路线图也十分清晰,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在实践中具体落实。”霍建国说。

现在中国企业仍然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虽然每年科研经费节节攀升,但实际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

霍建国认为,从目前来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在现实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障碍,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创新的认识不够全面。

可以看到,政府在推动企业创新时的作用不可忽视。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曾积极扶持开创性公司,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到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莫不如是。但霍建国强调,不少中国企业将政府的政策支持视为创新关键,但却“看不到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在创新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霍建国指出,一些企业过多地强调自主创新,而不重视开放创新,在扩大产业开放方面存有疑虑,更倾向于独立自主搞创新而不愿通过开放合作形成技术突破,或在竞争中实现创新突破。

从外部环境来看,霍建国指出,现在,市场机制不到位,缺少对创新专利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及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不少人认为只要有配套政策就会产生创新的成果,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外,创新人才的不足也严重地影响了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另外,美国《商业周刊》还建议,中国政府应通过适当的投资和政策扶持营造出更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市场环境才是提升创新水平更为有效的方式。新加坡在这方面就十分值得学习,其政府挑选出对创新和未来技术至关重要的产业帮助提供对小公司的初始天使投资,同时努力从其他国家吸引这些产业的人才,并利用国家资源确保大学重视未来会产生效益的基础科学研究。

应该如何克服

中国已进入到了“十三五”时期,“十三五”末要想进入创新型发展国家的行列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中国经济目前仍面临着下行的压力。“这恰恰反映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缺少创新驱动的支持作用。”霍建国认为,未来中国必须在创新发展上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动能,排除各种发展的障碍,创造条件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为此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从营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入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力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第二,坚持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引进竞争机制形成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中国企业的创新起点同国际竞争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强中国企业创新的紧迫感和竞争力。

第三,处理好技术创新同制度创新的关系。中国表面上看缺少的是技术创新,但实际上制度创新在创新型国家的创建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十三五”建设的全新发展理念,其中将创新放在第一位是有科学依据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应该包括技术创新及体制机制的创新。所以未来应正确理解创新的内涵和外延,处理好技术创新同制度创新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第四,加快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科研的创新属于软实力的范畴,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十分复杂的形势下,科研水平的提高对经济战略态势的把握以及对发展战略的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进一步放开搞活科研创新体制,激发更多新思路,有效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并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科学性并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jiadian/64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