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困难的一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彩电出口未能延续2014年的暴增势态,整体规模有所回落。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彩色电视机出口约7183.7万台,同比下降3%;出口金额约为125.1亿美元,同比下降7.7%;出口平均单价174.1美元,同比下降4.85%。其中,液晶显示器彩电出口约6894.7万台,同比增长0.4%,金额约121.4亿美元,同比下降5.4%,出口单价约176.1美元,同比下降5.7%;CRT彩电出口约283.4万台,同比下降43.6%,金额约3.5亿美元,同比下降45.2%,出口单价124.3美元,同比下降2.9%;等离子显示器彩电出口3.8万台,同比下降84.7%,金额约1218万美元,同比下降83.2%,出口单价322.2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液晶显示器彩色数字电视接收机同期出口最多达3783.5万台,占比达53%;金额72.3亿美元,占比57.8%。同期,彩电进口规模较小,进口5.8万台,同比下降3.6%;金额1960.9万美元,同比增长5.8%。
2015年彩电出口规模有所回落
彩电出口量额同比小幅双降。2015年我国彩电出口量、出口额均低于前一年同期,这主要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受人民币贬值以及体育赛事等诸多因素的拉动,我国彩电(主要是液晶电视)出口呈现爆发性增长,使得2015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且2014年四季度液晶电视出口的持续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市场,导致2015年市场回归自主调节后,增长动力略显不足。欧美市场需求持续不振致使2015年我国彩电出口下滑。由于中国彩电产业的各种要素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上升,已经有部分出口订单外移。
液晶彩电出口仍占主流,CRT和等离子彩电继续被边缘化。纵观整个2015年,液晶电视出口呈现低开高走态势,其中上半年持续遇冷(2月受春节延迟效应影响同比异常),下半年逐渐回暖。2015年液晶平板彩电(LCD和LED)出口占我国彩电总出口比例进一步扩大,出口量占我国同期彩电出口总量的96%(2014年同期占93%),出口额占97%(2014年同期占95%)。由于新兴市场也都将CRT替换成液晶彩电,CRT彩电量、额均下降四成以上;等离子彩电由于2014年同期增长较大,2015年下降显著。
彩电出口额除大洋洲外其他各洲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15年由于欧元贬值、欧洲市场对彩电的需求疲软,出口同比下降较大,我国对美洲彩电出口金额也有微幅下降但环比在增长。新兴市场对彩电的需求稳步提升。我国彩电出口第一目的国仍是美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分列第二、三、四、五位。日本方面,日系品牌产能的逐渐迁移以及日本市场趋于饱和使得我国彩电出口日本金额同比有所下滑。
我国彩电前十大出口目的国中增幅较大的是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沙特。前三季度造成我国出口印度彩电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印度彩电年前大部分还都是CRT,印度处于产品升级替换高潮,主要是LED、LCD替代CRT。
彩电主营企业自有品牌出口仍增长
2015年我国六大彩电主营企业预计出口彩电2893万台,同比增长32.1%,其中自主品牌彩电出口1096万台,同比增长19.5%。可见我国彩电主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在延续了2014年的增长后仍有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债务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消费能力都有所下降,我国品牌彩电相对欧美、日韩产品还是相对便宜、性价比高。海信、TCL、创维、长虹、海尔、康佳等公司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海外品牌推广投入,重点打造海外品牌根据地市场,品牌市场总体份额不断提升,抢占了部分日本彩电品牌的市场份额。
彩电业“出海”频打并购牌。2015年海信出资2370万美元收购了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并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地区市场是海信国际化的战略突破口。在美国,海信品牌电视已全部进入沃尔玛、百思买、考思特等主流渠道,朝着中高端市场发展的势头良好。在美洲市场的电视品牌的存量认知上,夏普也要高于海信。对于正在做大做强海外业务的海信来说,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不仅有利于突破美洲产能瓶颈,并且通过夏普品牌的授权能更多地获取渠道资源,从而在美洲市场实现快速成长,增强海信在渠道以及规模上的议价能力。为进军欧洲市场,创维也展开了海外并购。创维用自有资金成功收购德国电视机制造商Metz电视业务相关的资产和Metz品牌。同期国内彩电巨头TCL也收购了墨西哥三洋彩电工厂。在我国彩电市场增速放缓乃至负增长的情况下,彩电企业进行市场的全球布局是大势所趋。而接连在欧美市场展开并购,表明国内彩电业的国际化发展不断加速和提质,正朝着全球彩电巨头的目标迈进。
目前我国彩电出口仍以加工贸易为主,但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在不断减小、人工劳动成本增加以及上游原材料(如玻璃基板)短缺等,加工贸易有部分转移的情况。
2015年我国彩电加工贸易出口114.5亿美元,同比下降6%,占比91.5%;数量6324.8万台,同比下降0.5%,占比88%。而同期我国彩电一般贸易出口9.08亿美元,同比下降16.1%;数量725.7万台,同比下降18.2%。
彩电出口障碍重重
生产出口两头价格倒挂。一方面制造成本(原料、物流、土地、劳动力)快速上涨,研发、管理费用提升,合计上涨在15%以上;另一方面出口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外贸盈利状况较差,部分企业面临亏损、减产等风险。数据显示,2012年~2014年的3年间,电视机平均尺寸分别为37英寸、40英寸和42英寸,而平均单价则分别为3479元、3576元、3456元,平均化的价格给彩电行业带来收入和利润双降的压力。
欧元汇率及其他因素影响。在目前整个彩电行业利润大幅缩水的背景下,汇率、局势等其他因素逐渐成为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据企业反映,2015年以来欧元汇率波动较大,对美元的汇率下跌10%以上,造成产品在欧洲竞争力下跌。而2014年年底的乌克兰危机、卢布贬值严重等问题,导致当地市场需求下降。
专利保护政策严格且专利费高。我国彩电厂商长期面临着专利问题,每年企业在专利方面的支出都不菲。据我国彩电主营企业反映,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专利保护政策严格,为当地市场的开拓造成巨大压力。如今北美市场不断遭遇专利公司的诉讼,每出口1台彩电除需支付超过10美元的专利费外,还要支付大笔的律师费,直接导致盈利下降;欧洲市场也同样需要支付每台8美元以上的专利费,增加成本压力。“缺芯少核”情况相对严重。液晶面板约占液晶电视整机材料成本的60%。而国内液晶显示板核心技术缺失,生产液晶面板所需的玻璃基板难以本土化生产,需大量从日韩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目前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企业8成以上都是海外企业。
液晶电视发展前景堪忧。一般规律下,标准液晶显示屏价格每3年会下降50%,若价格保持不变,显示产品性能须提升一倍以上。我国彩电目前正处于以液晶显示为主体、CRT/PDP将退市,OLED、曲面、量子点、激光电视开始逐步向市场渗透的阶段。然而三星、乐金电子等正加紧研发OLED面板技术电视机。随着个别型号的OLED电视实现量产,液晶电视会在未来的5~10年内被取代,国内彩电行业面临更大挑战。
部分国家对中国征税较高。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巴西、印尼、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税收种类多,税率高,加之部分国家针对中国企业设置贸易障碍,制约我国家电出口和国际市场开拓。以电视为例,菲律宾原整机关税零,自2013年5月提高为15%;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对中国整机关税为10%,对泰国为零;泰国海关不守协定收取整机关税,中国企业只能用SKD方式操作。
2016年液晶电视出口谨慎乐观
2015年已结束,未来我国液晶电视出口又将何去何从?
实际上,虽然2015年持续增长势头受挫,但仔细分析,其表现要好于预期,因为2014年出口激增主要源于政策、赛事、经济等多重因素集中拉动以及对部分市场的提前透支,2015年市场在回归自主调节之后,整体规模适当回调也在情理之中,并且下半年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促进作用使得出口形势有所好转,整体规模回调幅度明显收窄。
展望未来,日系品牌战线逐渐收缩,全球彩电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中韩品牌之间,极具价格优势的国产彩电首先在品牌认知度相对薄弱的新兴市场就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另外,随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彩电企业纷纷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在通过海外并购深耕海外渠道与品牌建设之后,国产彩电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的竞争力也日益见增。长远来看,未来液晶电视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是大势所趋,不过单就2016年而言,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现阶段出口规模已经保持在相对高位,我们对2016年液晶电视出口持谨慎乐观态度,全年规模或将同比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