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电企业密集发布新产品,与以往“新瓶装旧酒”不同,笔者看到了不少“颇有意思”的产品,企业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除了产品创新,企业也在严控无效产能。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早已推动企业主动进行“供给侧改革”。
去年10月,供给侧改革这一时髦用语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从被提出到爆红于经济圈,“供给侧改革”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其热度在2016年两会期间达到最高峰———“供给侧改革”一词成为了媒体和企业家的high点,谈什么都沾上这个话题。
按照一般规律,“供给侧改革”话题的热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新的概念的提出逐渐消退。近期“工匠精神”这个词热度就日渐上升。因此,我们冷静地来看这个话题,当热度消退之后,“供给侧改革”仅仅是一个过气的口号吗?
笔者认为,不会。至少在家电制造业,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早已推动企业主动进行“供给侧改革”,只是,那时候企业家们还不称之为供给侧改革———收缩产能、产品创新。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通俗解读就是,要企业贴近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规划生产,而不是生产一些对消费者而言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中国人对手机需求量很大,但美国苹果手机在中国却甚是走俏。中国早有生产电饭煲、马桶等生活用品的能力,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购买日本品牌。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是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以前制造产业的发展规律是这样:赚钱就买地、建生产线、投新工厂,没有把钱投入到研发、技术创新上,产品没有独特性;同时,部分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不足,导致消费者不买账。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先说产品创新。近期家电企业密集发布新产品,与以往“新瓶装旧酒”不同,笔者看到了不少“颇有意思”的产品。一位关注中国家电行业10多年的资深人士也与笔者有同样的感受。他说:“去年年底到今年,企业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确实有一些比较新鲜的东西。”
比如,中怡康数据显示,消费者使用热水器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开机出冷水”(占比34%)。于是,万和电气在燃气热水器上加入“双核超声波雾化”技术,高频雾化管道中积累的冷凝水,实现开机无冷水流出。再比如,洗衣机存在的浪费水、噪音大、污水洗衣等问题备受诟病,其中污水洗衣被认为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于是,TCL白电事业部用3年时间做了业内第一个全封闭滚筒洗衣机。诸如此类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九阳为油烟机装入传感器开发出“追踪”功能,能对厨房油烟监测和追捕。
除了产品创新,企业也在严控无效产能。
对于库存的问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首度松口表示:相对行业库存,格力的库存并不是特别高,大不了我下半年少生产一些。美的集团的产能控制则更加严厉。美的集团总裁方洪波透露,过去四年美的集团没有新增一亩土地、一平米厂房,还处理了5000亩工业园和土地,卖掉或者还给政府,未来几年美的还要这样做。2015年上半年,美的盈利接近90亿,没有投资土地和厂房,这笔钱全部投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市场的作用结果———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创新,生产高端优质、满足个性化消费的产品。即便“供给侧改革”话题热度逐渐消退,市场这双手还会继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