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煤运格局变化 环渤海两大港口群空泊将成常态

今年,我国沿海地区煤炭市场整体保持供给宽松格局,煤炭产量大幅下降,煤炭运输通道较为宽松化,而且煤炭运输格局也在发生改变。

一方面,“第二运煤通道”(朔黄—黄骅港通道)到港货源增多,黄骅港压车压船成为普遍现象。

另一方面,“第一运煤大通道”(大秦线—秦皇岛港通道)出现货源腹地减少,到港资源剧减的现象。

目前,老牌煤运港口如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不能满负荷运转,港口空泊成为常态化;在需求低迷、货源减少的情况下,新增运煤通道起到了货源分流的作用。

中国水运报称,今年,经准池线运往黄骅港的煤炭数量将达到4300万吨,经蒙冀线运往曹妃甸港的煤炭今年将达到1500万吨,两大铁路线煤炭运量的快速增加,分流了大概5800万吨原属于大秦线的货源。

借助于准池线的投产和朔黄线的扩能,以及黄骅港设备、设施对外开放这些有利因素,黄骅港今年煤炭吞吐实现新的突破。据统计,今年1-9月份,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3030万吨,同比增加4341万吨。

按照黄骅港的运输情况,预测黄骅港今年能完成煤炭吞吐量1.72亿吨,相当于码头设计能力的93.4%,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但是,受制于港口堆场小、存煤数量有限,以及水域环境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黄骅港压车、压船现象非常普遍,码头装船效率受到影响。

而此时,大秦线对应的秦皇岛、唐山两大港口群却因缺少货源而发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今年1-9月份,秦皇岛港和唐山五港(国投京唐港、国投曹妃甸港、京唐老港、36-40#泊位、曹妃甸港煤二期)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20865万吨,同比大幅减少5135万吨。

按此进度推算,预计今年这两大港口群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能达到2.76亿吨,而煤码头设计能力约5.11亿吨,两者存在2.35亿吨的缺口。

两大港口群空泊将成为常态化,煤炭运输不能满负荷运转,设备、设施闲置,造成宝贵的港口资源出现浪费。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3952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