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煤炭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进入冬季后,随着煤炭去库存阶段结束,采暖负荷加大,煤炭消耗有所增加,大部分地区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少数地区平衡偏紧。
当前是煤电签订中长期协议的最佳时机
从长远看,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部署,排除价格短期波动的干扰,坚定去产能决心不动摇。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当前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的矛盾,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鼓励推进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建立长期、稳定、诚信的合作关系。
建立适度浮动的定价机制是长协可执行的关键
如何形成资源和运力有保障、价格合理稳定的煤炭市场,实现煤电运三方合理利润,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历来是三方的夙愿。遗憾的是,煤电双方经常纷争不断,长期协议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协议要保障执行,关键是要签订有量有价的合同,而且要建立适度浮动的定价机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长期以来,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运输格局,不同地区受气温、水电等因素影响,对煤炭需求的淡旺季时间有所不同,因此,煤电运等上下游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约定互保运量和价格浮动机制,建立长期稳定,而且有一定弹性的供运需关系,并加强日常组织兑现,月度经济考核等措施,确保合同兑现落实,对三方都有利,也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合理制定价格浮动机制是保障协议执行的关键。煤电运三方在2017年煤炭订货衔接时应该自主洽谈,共同确定全年的煤炭和运输基础价格。在此基础上,引入环渤海湾煤炭价格指数(每周发布),根据指数变化,定期(每月)进行调整,上下可以浮动,而运输价格类似电网过网费,保持相对稳定。据了解,河南省部分企业已经采取类似做法,将长期协议煤炭价格与环渤海湾煤炭价格指数挂钩,当环渤海湾煤炭价格指数上涨1个点,则省内煤炭价格上调0.6个点,当环渤海湾煤炭价格指数下降1个点,则省内煤炭价格下调0.6个点,价格随市场行情进行波动,保证长期协议能够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