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如何在“双碳”目标下做好能源转型

我国提出 “双碳”目标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观念认识上的偏差,节奏把握不准,步子过大,急于求成,甚至出现 “碳冲锋”或运动式 “减碳”的现象。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更谆谆叮嘱:“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 ‘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 ‘降碳’、踩 ‘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这可以说定下了今后 “双碳”工作推进的方式和节奏,那就是:全国布局,统筹考虑,既坚定不移,又科学有序,稳扎稳打,步履坚实。

面对这一议题,来自能源及相关领域的两会代表委员纷纷根据自身工作实践,谈体会说看法,建言献策。

提高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水平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到 “十四五”末,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仍将在50%左右。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付建华指出,我国油气资源匮乏,能源转型任务艰巨,国际能源市场具有不确定性。支持做好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对实现 “双碳”战略目标,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他建议,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协调机制,在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技术研发、市场准入、投资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协调解决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他建议加大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将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列入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煤炭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也指出,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也是我国向现代能源体系平稳发展的重要过渡桥梁。“一刀切”式的“去煤化”和煤炭 “双控”既不符合国家能源战略,也不利于 “双碳”战略实施。如何在“双碳”目标下,保持煤炭行业自身健康发展和做好能源 “兜底”保供工作?他的建议是提升煤炭 “柔性”供给能力。要形成以大型智能化煤矿为主体的煤炭生产结构,建立煤炭产能收缩与释放机制,当水电、风电、太阳能等能源处于正常发电运行阶段,煤矿收缩产能、控制产量;当不能正常发电或能力不足时,煤矿释放产能、提高产量,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要加大智能绿色开采技术研究,构建煤矿开采全过程的数据链条技术,实现煤矿决策的智能化和运行的自动化。他认为,这种煤炭智能柔性开发供应响应模型,可以解决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问题。

一些代表委员对煤炭的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提出的建议更具体。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指出,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气候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1-28倍。他建议,重视甲烷利用,加强煤炭行业 “双碳”技术研究。他提出,聚焦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煤炭清洁燃烧与高效转化、甲烷全浓度利用、煤基废弃资源利用、废弃矿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共伴生资源协调开发等领域,将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仪器专项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技术迭代,保障“双碳”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设立重大示范工程,鼓励和支持低浓度甲烷开发利用,补齐甲烷全浓度利用短板,减少资源能源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蓝焰控股总经理田永东提出,开发和利用煤矿区煤层气资源既可从根本上预防煤矿瓦斯事故,又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他建议,为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在煤矿区大力推广应用 “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模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时,适当向煤层气倾斜;围绕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加大科研经费资助力度,进一步支持提高煤层气产业开发技术。

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家密集出台了‘双碳’1+N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当前,虽然我国水电、风电、光电装机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但距离实现发展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存在着产业链周期错配、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说。他因此建议国家加强指导和监督力度,畅通协调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落地落实。包括出台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更明确的装机和进度目标,督促地方政府出台实施方案并加强执行情况检查;进一步发挥国有能源电力企业的压舱石作用,督导企业制定可行的规划和年度目标;大力支持技术创新,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采取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上调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价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作用。

在新能源材料方面,他表示,要实现 “双碳”目标,能源结构调整是关键,首要任务是形成强大的绿色能源供给能力,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新能源材料需求的增长。比如,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多晶硅、EVA胶膜料等光伏材料需求的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锂电、氢能等新能源电池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联泓新科将积极响应国家 ‘双碳’战略, ‘十四五’期间计划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进行投资布局,主要有EVA光伏材料、碳酸酯锂电溶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锂电隔膜材料等,希望能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郑月明说。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助力 “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力军,但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 “双碳”目标落地。他提出:一是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满足能源转型需求。二是建议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三是建议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建议允许其自建光伏、风能电站,并配套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优惠减免过网费,从而实现自发自用,既满足增量用能需求,又不增加碳排放,实现制造端全绿色生产。

绿色能源的发展、清洁利用,同样离不开装备的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轮机装配高级主任操作师崔兴国,在生产一线扎根30多年,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能源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在四川德阳建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议。

崔兴国建议,加大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的财政投入和对清洁能源研发的税收减免,以加大研发力度、更新设备、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为中心,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聚焦创新引领,抢抓国省实验室优化重组机遇,积极争创一批战略科技创新平台,突破一批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挺进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创新 “无人区”。聚焦智能制造,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聚焦产业基础,引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零部件生产商、供应商,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创新发展格局。聚焦制造服务,培育一批 “研发+制造+运营”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3554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