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我国进口煤逐年增加,2017-2019年,进口分别达到2.7、2.81、2.99亿吨,进口煤占沿海地区煤炭调入量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进口煤的出现和增加,给国内尤其沿海地区补充了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过多的进口,不但挤压了国内矿、路、港、航各行业的生存空间,打压了国内煤炭价格;而且让沿海地区煤炭供应、运输的控制权和话语权由中国国内转移至外国贸易商。
首先,关税问题。进口煤大幅登陆国内市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口煤价格低廉。2015年6月17日,中澳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协定》的签署,意味着澳煤对我国的出口成本被降低,增加了与我国国内煤炭竞争时的议价筹码,有利于提高澳煤的出口竞争力。根据中澳自贸协定,协议颁布后,澳洲出口中国的炼焦煤关税从3%降为零。同时,澳洲出口中国的动力煤关税从6%降至4%;2016年动力煤关税再次下降,最终在2017年后享受零关税。
其次,澳大利亚大部分都是露天煤矿,且机械化程度高,开采便捷、外运方便;加之大型“好望角”型船运费低廉,卖到中国南方,到岸价通常比国内煤炭价格要便宜100元/吨以上。而我国解决沿海地区用煤需求主要依靠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大秦线所运煤炭中,山西煤炭基地距离下水港距离最近;但存在的问题是:晋北煤炭开采时间较长,井工矿多,很多煤种需要洗选加工,生产成本要大一些,产地价格高位;而内蒙地区,露天矿较多,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但缺点是:距环渤海港口距离太远,由大秦和唐呼线运至环渤海港口距离均在上千公里以上,铁路运费较高。此外,北煤南运主要依靠的船型是3-5万吨小型船舶,海运费上不占优势,到岸价相对高;在南方市场,国内煤炭与进口煤相比,在性价比上不占优势。实际上,国内煤炭和进口煤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如果国内煤炭到岸价一定要降到和进口煤一样的话,那么,国内煤炭企业将血本无归。
再次,大量进口,会严重挤压矿、路、港、航各行业的生存空间,造成煤炭生产和运输数量下降,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经营。四月份下旬以来,为稳定煤炭市场和煤炭价格,确保北煤南运大通道保持畅通;上游发煤企业积极开展限产减产、联合保价,两个协会积极呼吁,提出稳价调控的救市措施。但如果南方沿海地区继续大幅采购低价进口煤;那么,就等于让外国商人钻了空子。使上游限产减产的努力付之东流,使煤炭协会等各方面稳价调控的救市措施大打折扣,并将国内改革红利拱手让给外国贸易商。
第四,也是笔者最担心的问题,大量进口煤炭,会造成环渤海港口和大秦线无法实现满负荷运行,码头利用率大幅下降;会给提出“秦港无用论”的人留下口实,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如果因为进口煤过多,而拆掉国内部分煤码头和铁路线;那么,等到经济复苏、需求回暖之际,国内煤码头运能不足就会显现出来。到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能是:沿海地区被迫继续大量增加进口煤采购数量,促使进口煤占到沿海地区海上调入煤炭的比例大幅提高;那么,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如果沿海地区煤炭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因政治或其他原因,外国贸易商死死卡住你的脖子,在煤炭质量和价格上随心所欲的和你讨价还价;并在煤炭供应上控制你、压制你,逼你就范。到时候,再想建设一个2-3亿吨能力的运煤港口和配套铁路来解决沿海地区用煤需求就来不及了。事实证明,无论经济怎么全球化,与国家安全、人民生命直接相关的产业都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经济最发达、GDP贡献最多的地区在东南沿海,煤炭是战略物资,而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绝不能掉以轻心。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