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吕梁多元发展 摆脱“一煤独大”

吕梁是山西乃至全国的产煤大市,因煤而兴因煤而困。吕梁经历了“塌陷式腐败”、煤炭经济下滑等重创后,如今政治生态重建后的吕梁正处在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摆脱“一煤独大”是吕梁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说吕梁的转型发展,旅游是当仁不让的一大亮点。吕梁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黄河风情游有碛口古镇、红色旅游有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绿色生态休闲游有庞泉沟……2016年,汾阳贾家庄异军突起,依托“三晋民俗体验地”的贾街发展独特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业的一匹黑马,仅今年上半年,贾家庄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近130万人次。

A贾家庄村民曾经的担忧

贾家庄旅游业的爆发恰处于山西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也为吕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

成功,对于贾家庄旅游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上世纪90年代,贾家庄村委班子就提出“上生态绿色环保的新型产业”的思路。从那时开始,村集体投资开始修建生态园、拓展培训基地,到2012年的村史展览馆、2013年的马烽纪念馆、2014年的汾州民俗文化园、2015年的工业文化创意园和2016年的贾街,贾家庄村几乎一年一个样。与此同时,贾家庄人也经历了产业转型的纠结。

贾家庄恒鼎工业文化创意园前身是贾家庄特种水泥厂,这个1997年投入生产的水泥厂,一直以来都是贾家庄村集体经济的龙头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贾家庄特种水泥厂从年产10万吨发展到50万吨,累计为贾家庄村集体创造了四五个亿的财富。贾家庄村的生态园、文化体育广场、四星级酒店、图书馆、村史博物馆等,都离不开水泥厂的贡献。

2014年,面对产能过剩、传统产业亟待调整的新形势,以村党委副书记邢万里为代表的贾家庄村领导班子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水泥厂何去何从?

当时,贾家庄有300多村民在水泥厂里上班,村里有的家庭一家几口人都是水泥厂的职工。一听说要关停掉水泥厂,转型做前景未知的旅游项目,村里立马炸开了锅。水泥厂关停,关乎到300多名村民的饭碗。村党委向全村人作出“停窑不下岗”的承诺,计划就地转化劳动力。

今年56岁的范晋和是贾家庄村民,曾是村水泥厂的普通工人,如今在贾街酒坊当卖酒的“店小二”。范晋和告诉记者,以前在水泥厂每个月工资3000多块钱,现在也是每月3000多块钱。“以前天天跟水泥打交道,每天脏得不行,回家鼻子、眼里都是洋灰面子。现在搞开旅游了,村里环境变好,我们的工作环境也好了。等以后酒坊能分红了,收入要比以前还多不少。”

范晋和说,作为老贾家庄人,并不是担心自家生活,而是担心村里今后的发展。“那会儿怕没事干,怕村里经济倒塌了。结果没想到,旅游一下就发展起来了。现在就连村里开小卖铺的、街边摆摊卖水的都跟着沾旅游的光,人多的时候,吃的喝的都卖得光光的。”范晋和兴奋地说。

B金字牌匾立起来旅游产业实现井喷

贾家庄村民的担忧,现在已经不见了,因为他们每天感受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村民最直接的体会是,当初高耗能且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变成了贾家庄恒鼎工业文化创意园。这里,旧的煤磨车间改造成了展览馆,旧的水泥成品库房改造成了“万年青茶馆”,旧的原料场地改造成了“儿童体能拓展乐园”。旧厂房车间,也变成了著名导演贾樟柯的电影艺术中心和种子影院。

原先水泥厂的300多名职工,有的在贾街从事餐饮业,有的去了旅游公司,有的就留在转型后的创意园,全部就地转型就业,平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2015年,贾家庄依托汾阳悠久的酒文化、食文化优势,开发了三晋民俗体验地——贾街。贾街建有东西走向明清商业街4条,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家风味小吃店,还有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家厨”。在贾街的成功带动下,贾家庄各项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蓬勃展开。

在贾街刚开始建成的时候,村里大多数人都抱着观望态度,没有人愿意投资贾街的商铺。村委会发动党员带头“试水”,大多数村民还是观望。到了今年,全村人几乎都在旅游上动脑筋,有的花几十万投资游乐设施,有的把自家改造成了农家乐饭店,还有的村民让自家考大学的孩子去学习旅游管理专业。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全国最美生态旅游村”“2016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金字牌匾被贾家庄相继捧回。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旅游大格局基本形成。目前,贾家庄村集体固定资产突破6个亿,全村所有劳动力都转移到建材、酿酒和旅游三大产业中,家家户户实现了亦工亦农。今年前半年,贾家庄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近120万人次,全村的综合效益比去年有了显著提高。村里边人人参加旅游、人人服务旅游,村民从旅游产业中尝到了甜头。

贾家庄的崛起,只是吕梁旅游大发展的一个剪影。

吕梁市把旅游作为脱贫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十二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92.91亿元,同比增长29.01%,增幅排名全省第三。2017年一季度,接待国内旅游者4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4.63%;旅游总收入39.75亿元,同比增长24.65%。

吕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集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酒文化等于一体。2017年,吕梁市利用太原到吕梁直达特快城际列车开通的契机,开展了“乘汾酒号列车、赏吕梁山风光”旅游季活动,推出了5大优惠政策和6条精品线路,汾阳贾街、临县碛口、离石区“沟梁上的土疙瘩”、岚县“土豆花开了”等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活动开展两个月,游客增长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2%。

C从“资源型城市”到“智慧型城市”

吕梁市将“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结构格局”作为经济发展突破口。今年上半年,吕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613.7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3.2亿元,同比增长12.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今年,吕梁市相继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行动”和“夏季行动”。吕梁将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扎实实施以26万亩红枣、核桃林改良和标准化管理为主的经济林提质增效,扎实实施189兆瓦光伏扶贫,扎实实施“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今年通过产业扶贫新带动8.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生态扶贫工作将要围绕今年全市造林120万亩的目标,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合作社社员60%以上为标准,新成立造林合作社300个左右,所有造林合作社今年春季全部承接造林任务,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获得收入,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生态补偿扶贫方面,吕梁市明确今年全市造林任务为105.78万亩。新成立造林合作社927个,累计达到1008个。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52.23万亩。议标参与造林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达751个,承揽造林面积68.34万亩,吸收贫困人口14072人。

教育扶贫方面,吕梁市出台了《关于教育扶贫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等方面的12项资助政策,8万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可从中受益。全面建立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财政投入6600万元,将农村“五保”等人员统筹纳入特困供养范围,2.09万名农村特困人员实现兜底脱贫。

吕梁让人看到的一大可喜进步,是正在实现从“挖煤”到“挖数据”,从“资源型城市”到“智慧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吕梁市还充分发挥区位适中、电力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吕梁市与国防科大合作建设的“天河二号”超算中心,为山西省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两平台两中心”,中科院等500多家单位和科研院所提供后台服务和云计算服务。总投资18亿元的华为企业云山西中心年内可建成投运,与北航校友企业合作总投资100多亿元的吕梁国家数据产业园项目已经启动,首期规模1万机柜。总投资13.3亿元的山西中交西部高速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项目已开工建设。在今年八月举行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12个大数据项目现场签约。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人才是重要资源。基于此,吕梁市委认真落实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先后聘任北航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北理工校长胡海岩院士等专家为吕梁市转型发展顾问;与北航、北理工、山西科协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阳县与北航共建的中汇科技孵化器已挂牌运作,中钢—北航技术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目前,全市建成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户,企业销售额达57亿元,同比增长73.5%。

作为山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市,吕梁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摆脱“一煤独大”,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吕梁正在为交出一份好答卷而努力。

数据

“十二五”期间,吕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201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2.91亿元,同比增长29.01%,增幅排名全省第三。

2017年一季度,接待国内旅游者4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4.63%;旅游总收入39.75亿元,同比增长24.65%。

今年上半年,吕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613.7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3.2亿元,同比增长12.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3007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