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发改委完成首轮省级输配电价改革 降价480亿

  “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已经全面完成,这是2015年3月新一轮电改以来,第一项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电改任务,”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今日(7月26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发布会主要向外界通报了输配电价改革最新情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在会上进一步介绍,32个省级电网在输配电价核算过程中,成本加收益的输配电价模式,比原购销差价模式的平均减少0.01元/千瓦时,共实现降价480亿元。其中2014年至2016年完成的输配电价改革,实现降价100亿,今年上半年,实现降价380亿。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幕。此轮电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依据“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要求,进行输配电价改革。
 
  2014年12月,输配电价改革首先在深圳电网和蒙西电网“破冰”;2015年上半年,云南、贵州、安徽、宁夏、湖北五个省级电网开展了第一批试点工作;2016年3月,北京、天津、山西等12个省级电网加入,2016年9月,剩余14个省级电网全部加入,实现了全覆盖。
 
  砍成本、控投资
 
  输配电价核算的关键是核定电网企业的成本,电网的成本越高,输配电价就越高。在成本监审过程中,监管者要将与电网输配电价不相关的历史资产、不应计入定价的成本支出和费用剔除。张满英透露,此次输配电价改革剔除电网企业与输配电价不相关资产、不合理成本及费用共计1180亿元,占电网企业总成本的14.5%。
 
  “电网数据是海量的,作为监管者,我们与电网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成本监审难度非常大,”张满英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工作人员均参与了此项工作,同时还聘请了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
 
  除了剔除不合理费用,控制电网投资也是输配电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015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存量资产总和约3.7万亿元,而两家电网企业2016年至2019年的电力投资规划就达到2万亿以上。这相当于在四年间再新造半张电网。
 
  “如果对投资没有一定的控制,恐怕只能在电价里边消化,电价上涨压力很大,”张满英说。 2016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文件规定:首个监管周期,新增投资计入固定资产比率按不超过75%计算。他表示,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个别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的投资冲动。
 
  改革下一步
 
  输配电价改革降低的成本,促进了电力市场交易的发育。张满英介绍,2016年,全国电力市场化交易比例为22.25%。国家发改委预测,到今年底,全国包括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跨省送电交易等在内的电力市场化规模将达到2万亿千瓦时,占电网销售电量的35%,其中电力直接交易电量规模为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对于输配电价改革的下一步方向,张满英表示,国家发改委要做好输配电价监管周期之前的转换。深圳电网和蒙西电网从2014年底开始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个监管周期到2017年底即将到期;第一批2015年扩围的五个试点省份的监管周期,也将在2018年底到期。国家发改委将从今年开始,对试点省份输配电价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转换到下一个监管周期。
 
  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未来还将开展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工作;研究制定地方电网和新增配电网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工商业用户与居民、农业用户之间的交叉补贴等工作。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2967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