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发改委发布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行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于2017年2月15日(周三)上午9:30,在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发布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煤电油气运、投资、价格等经济运行情况,第二类是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第三类是几个大的政策文件。总的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重点改革和重大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新的一年“闻鸡起舞”。

一、煤电油气运、投资、价格运行情况

关于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情况

根据春节期间的运行特点,我委提早谋划、统筹协调,全力保障能源和运输需求。春节假日期间(1月27日至2月2日),煤电油气运生产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居民生活和正常生产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煤炭生产运输供应稳定。节日期间,全国煤炭生产运输平稳,供需基本平衡,未发生重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铁路、港航企业加强组织调度,做好煤炭运输保障。秦皇岛港日均调入煤炭52万吨、调出58万吨。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保持基本稳定。

发电量比去年春节较快增长。针对部分地区春节假期用电负荷急剧下降、热电联产机组开停机调峰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加强用电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及时组织有关地区、电网公司、发电企业实施电力需求响应,落实好企业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工作,采取以电代煤取暖等措施,适当增加用电负荷,减轻电网低谷负荷过低的压力,确保民生供暖平稳有序。据调度快报,节日期间全国日均发电量119.14亿千瓦时,比上年春节期间增长14.93%。其中,最低日发电量为113.38亿千瓦时(1月29日,初二),比上年春节最低值增长13.56%。全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和热力供应正常,城乡居民生活、重点用户、商业、各旅游景点、交通枢纽以及主要生产企业用电正常。

汽油消费较快增长。据调度快报,节日期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公司合计日均生产原油约50万吨,与节前基本持平,比2016年春节期间下降5.1%;日均生产天然气约4亿立方米,增长3.3%;日均生产成品油约72万吨,增长0.1%。节日期间油田、炼厂、乙烯等重点装置运行正常,无上报工业生产事故。三家公司日均销售成品油约61万吨,比去年春节期间增长21.7%,其中汽油增长25%。

春运总体平稳有序。节日期间,运输部门加强协调,全国春运秩序总体良好,没有发生旅客大面积、长时间滞留现象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全国共完成旅客运量4.08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2.1%。其中铁路完成5199万人次,增长8.8%;公路3.36亿人次,增长0.8%;水运1035万人次,增长3.5%;民航981万人次,增长14.9%。

关于投资工作情况

一方面是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17年1月,我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1539亿元。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其中,农业水利项目6个,总投资96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个,总投资241亿元;能源项目2个,总投资197亿元;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86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3个,总投资36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个,总投资19亿元。

另一方面是12大类国家重大工程包进展情况。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79203亿元,开工48个专项、507个项目。具体情况印发了材料。

关于价格运行情况

两节期间各地市场供应充足,主要商品价格未出现大范围明显上涨。受北方雾霾天气持续、节假日出游集中等因素影响,南部沿海旅游热点城市如三亚、厦门等地酒店住宿价格普遍上涨,随着节后游客返程,住宿价格将逐步回落。食盐价格放开适逢两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在密切关注基本民生保障品外,重点加强对食盐供应和价格的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总体看,食盐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食品价格小幅上涨。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食品价格小幅上涨,重点监测的61种食品加权平均价格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3.7%。

猪粮、猪料比价有所上升。1月份,受节前市场需求增加影响,生猪价格延续上月走势继续上涨,而玉米批发价格则随着新玉米上市不断走低。猪价与粮价一涨一降,导致猪粮比价明显走高。1月份猪粮比价为10.34:1,比上月上涨8.69%。猪料比价为7.39:1,比上月上涨8.52%,超过5.94的平衡点水平。从猪粮、猪料比价来看,目前生猪养殖效益较高。

钢材价格整体小幅下跌。1月份,全国钢材价格指数为85.17,比上月下跌0.56点,比去年同期上涨64.74点。其中,长材、板材、管材、型材、棒材价格指数分别为84、84.89、83.63、89.13、90.83。与上月相比,板材、型材、棒材价格指数分别上涨0.06点、0.73点、0.29点,型材价格涨幅较大;长材、管材价格指数分别下跌1.57点、0.21点。

有色金属价格下跌。1月份,全国有色金属价格指数为80.96,比上月下跌0.59点,较去年同期上涨20点。其中,铜、铝、铅、锌、锡、镍价格指数分别为77.42、77.47、111.20、111.27、109.46和59.12。与上月相比,铜、锌、锡价格指数分别上涨0.91点、1.64点、2.03点;铝、铅、镍价格指数分别下跌0.81点、7.44点、4.84点。

成品油批发价格下跌。1月份,全国成品油批发价格指数为91.07,比上月下跌0.22点,比去年同期上涨12.36点。其中,汽油、柴油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94.17和89.06。与上月相比,汽油价格指数上涨2.11点,柴油价格指数下跌1.73点。

关于“两节”期间价格举报和处置情况

元旦、春节期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我委统一部署,加强两节期间监管工作,严格落实节日价格应急监管和24小时值守制度,充分发挥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广泛开展提醒告诫,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突出对交通、旅游、商贸等民生领域的检查,对消费者反映的价格问题及时处理和反馈,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价格平稳有序。春节期间,全国12358价格监管平台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共计3754件,相比去年春节期间下降31.1%。其中,价格举报、投诉共计760件,相比去年下降24.9%;价格咨询2994件,相比去年下降32.4%。

二、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任务书》已下发,明确我委今年第一牵头的改革任务有8项,涉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抓紧做好改革方案研究制定等相关工作,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的资源主要是政府代表国家和全民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事业资源等公共资源。为解决当前政府配置资源中存在的市场价格扭曲、配置效率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创新配置方式,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指导意见》强调,创新政府配置资源要遵循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平台整合、信息共享,依法依规、创新监管的基本原则。

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公共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健全,形成合理的资源收益分配机制,资源所有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行政性配置范围进一步厘清,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增强;以目录管理、统一平台、规范交易、全程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建立,资源配置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益和效率显著提高。

《指导意见》还就创新自然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方式、创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方式、创新资源配置组织方式、创新资源配置监管方式、强化组织领导和实施保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近期几个重要政策文件有关情况

一是《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1月20日,国办正式发布了这个《意见》。这是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部署。

《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创新行政管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

《意见》提出了具体任务措施。一是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主动适应新动能加速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加速法规政策标准动态调整。二是探索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在新兴经济领域贯彻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三是激发新生产要素流动的活力,进一步完善智力要素集聚流动机制,强化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机制,创新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模式。四是强化支撑保障机制,构建统筹协调的组织支撑、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完善统计调查支撑等机制,更好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意见》不仅突出对新动能的培育,也提出要积极运用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强化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的意识。依托“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使传统产业在与新动能融合中形成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链,焕发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目前,我委正在牵头制定《意见》的各部门年度分工落实计划,督促文件的贯彻落实,同时也在对各部门、地方针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汇总和整理。

二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近期,我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共同研究编制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是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进行必要的深化,对“十三五”既定任务及时进行调整更新和具体化,在探索预研、筹备论证、启动建设、完善提升等阶段任务安排上,都与《中长期规划》有很好的衔接。

《规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新”。第一个“新”,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部署。引导各方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决策部署,推动设施建设和发展。第二个“新”,就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在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前沿方向和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加快对设施建设发展作出适度超前的规划,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第三个“新”,就是落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任务。对“十三五”时期设施探索预研、筹备论证、启动建设、完善提升等作出系统安排,强化设施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时序衔接,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到实处。第四个“新”,就是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设施建设推进、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和成果产出等改革任务作出系统设计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建设运行的科技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规划》的重点任务是,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启动建设、筹备论证、探索预研、完善提升四个层面,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和发展,形成循序渐进、滚动实施、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统筹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支持设施持续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规划》还从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资金投入、凝聚优秀人才、促进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明确了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的具体措施。

三是《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工作任务。

《规划》指出,未来十几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根据预测,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仍然活跃,家庭呈现多样化趋势。

《规划》强调,要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主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政策效应,综合施策,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要健全生育政策调控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要通过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要推进人口城镇化,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紧平衡,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未成年人保护,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促进重点人群共享发展。

《规划》要求,要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强化人口数据支撑,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完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国际合作,开展监测评估,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总的看,《规划》体现了继承与创新融合,全面与重点兼顾,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贯通等特点,更加注重人口的基础变量地位,增强规划的预测预报功能,强化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将任务和政策措施覆盖全人群和生命全周期,并提出了今后人口工作的几个重要抓手,努力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从互联网反响大数据看,网民积极评价《规划》,认为《规划》涉及的领域全面,重点、亮点、难点突出,明确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要目标任务,提供的政策措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规划》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方案,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欢迎大家提问。请每位提一个问题,并请通报自己所代表的媒体。

凤凰卫视记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了一个报告表示,中国去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印度,成为主要经济体中的第一,您如何看待?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声音说中国是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牺牲了发展质量,对此如何评价?谢谢。

赵辰昕:

你讲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6.6%,低于中国的6.7%。报告认为,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很多人只关注了这个数据,其实我更想强调,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观察。

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年初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了90%,市场形成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比例已经超过97%。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激发了微观主体活力,优化了市场营商环境。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推进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达到1.5万户,比2015年多增3000户,活跃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

五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国企、投融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制等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六是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叠加效应明显。各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轴带布局趋于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创新示范效用不断释放,新增长点、增长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七是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社会保障和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从以上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出现更多积极变化,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民生的改善。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后,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两个担心,一是担心食盐价格会不会上涨,二是担心食盐供应会不会出问题。请问您怎么看?

赵辰昕: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记得以前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过,我也做过回答,现在盐业体制改革已经正式实施,我对你的问题再做一个回应。

你提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问题,一个是安全保障问题。

关于食盐价格。总体将是稳中有降,长期也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我国盐资源极为丰富。仅井矿盐已探明储量就高达1.3万亿吨,2016年井矿盐产量不到5000万吨。如果按照每年开采5000万吨来计算,可以持续使用26000年。此外,我国海盐、湖盐资源也极为丰富。第二,制盐产能相对过剩。2015年我国制盐能力达到1.12亿吨,全年销售量为8980万吨。其中,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年产能4800多万吨,食盐销售量只有1050万吨。现有企业产能远远超过食盐需求量。第三,食盐价格还有下降空间。从当前市场运行情况看,食盐价格也是稳中略降,其中食品加工用盐下降幅度较大。当然,随着食盐品种增多,食盐价格也会出现分化,部分消费者将追求食盐的品质、品牌,企业也会根据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开发各种档次的食盐。

关于食盐供应安全。原有体制下,食盐产销分离、区域分割、主体单一,容易在局部地区出现结构性供需失衡。改革后,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和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跨区域经营,食盐供应主体增加,流通供应渠道更趋多元,食盐会与酱油、矿泉水等消费品一样,实行综合配送,产生断供和抢购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由于建立了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能够确保极端情况下的食盐供应。2016年12月,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地食盐储备情况进行了督查抽查,绝大多数省(区、市)的食盐储备已经到位,食盐储备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截至2016年底,全国食盐储备约155万吨,相当于全国小包装食盐三个多月的销量。

新华社记者:

您刚才介绍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的进展?

赵辰昕: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加快向体系化方向发展,投入运行和在建设施总量近40个。总体来看,这些设施建设呈现出“技术更先进、布局更完整、运行更高效”的发展新态势。

技术更先进,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设施技术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比如,去年9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布局更完整,表现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科学等优势领域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程技术、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等薄弱领域明显加强,设施布局明显优化,设施支撑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药创制、大型客机研制、核心电子器件研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任务,解决了高速列车研制、农作物基因改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推动了我国高能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结构生物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运行更高效,表现在设施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开放共享水平显著提高,集群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综合集成,有力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保障了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这些进展和成效,为我们实现“十三五”时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规划》的推进和实施,未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当前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也面临一些风险,比如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形势就不太乐观,请问对此您怎么看?另外,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也就是我们说的吸引外资20条,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谢谢。

赵辰昕:

综合分析当前外资流入流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吸引外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自2008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一直居全球前三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报告显示,在2016年全球跨国投资总量下降13%的大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逆势增长2.3%,达13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我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

当前我国政治社会稳定,国内市场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综合环境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利用外资正处于优势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外资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对此,既要客观看待这一经济发展规律,也要积极应对,完善我们的制度环境,并鼓励外商更多地投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关于你提到的制造业吸引外资问题,鼓励外商在制造业加大投资、优化结构是《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的重点之一。主要举措有以下四点:一是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开制造业。三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重点支持制造业项目。四是对于鼓励类外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并继续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央视记者:

今年一号文件聚焦了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今年我国将会出台哪些举措,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谢谢。

赵辰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我们将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试点示范为重点推广先进经验,以部门协同为重点健全推进机制,以完善政策为重点加大支持力度,以宣传督导为重点强化工作支撑,着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扎实抓好“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以137个试点示范县为平台,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打造一批农字号特色小(城)镇。

二是着力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探索通过贴息方式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创设定制式金融产品等方式,着力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完善用地供给机制,拓展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努力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难的问题。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和督促检查。加强对各地典型经验做法的宣传推介,为各地提供看得见、听得到的经验借鉴。充分利用调研督导、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继续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确保取得更多经验、更大成效。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263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