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关系工业、农业、金融等国民经济命脉,在推进能源革命、服务“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构成中的电力比重明显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基于“双碳”目标,端牢端好电力这一“能源饭碗”,给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赋予了中国大唐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加清晰的时代定位。
强化底线思维,在坚守能源安全保障上显担当
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国内保障供应的经济问题,也是关乎国际能源供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部分时段区域性供应紧张风险凸显,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经济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能源保供政策措施,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相关部门要求,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发电、保供热,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提升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保障能力。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大幅提高。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利用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持续推进,电能替代作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碳排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实施力度持续加大,预计我国终端能源电气化率2025年将超过30%,2035年达40%左右,到2035年电能将成为消费侧第一大能源。着力提升全社会电能替代水平和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能力,是端牢能源饭碗的关键,也更加凸显了电力在能源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电力企业之一,中国大唐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首要责任。去年以来,面对电煤供需阶段性失衡的矛盾,我们全力克服煤电发电成本严重倒挂的生产经营压力,统筹抓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期保供电保供热及北京冬奥会保电任务,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充分发挥煤电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煤电机组开备率在高峰时达到97%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7.7%,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双碳”目标,在加快能源绿色转型上下功夫
能源企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必须始终围绕“双碳”目标,在坚持节约能源资源和降低碳排放方面立足主战场、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顺应能源发展大势,电力工业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党中央为电力转型发展指出的明确方向,是建设能源强国的根本之举。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解决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新能源与电网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基础保障型和系统调节型电源转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以基础-支撑-载体的“铁三角”确保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稳致远。
随着“双碳”目标各项部署的落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同步加快推进,在推动一次能源安全有序清洁化利用的基础上,平稳渐进地过渡到存量替代的阶段,走符合我国国情的保供应、促转型之路。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碳减排,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水电、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均为世界第一。2021年,也是中国大唐提速新能源发展的一年,全年累计核准电源项目中新能源项目占比95%,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总量、质量和比例创“三个”历史新高,为实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大唐主导推进的国家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的蒙西托克托外送200万千瓦风光项目,已于2021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50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过1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00万吨,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
坚持创新驱动,在能源产业链现代化上求突破
当前,世界能源转型全面加速推进,正在推动全球能源和工业体系加速演变重构,我国也步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阶段,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以百万千瓦水电、大功率海上风电、自主三代核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和电力装备制造能力全球领先,但同时,部分关键核心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基础上适应能源变革需要,必须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全面提高能源产业现代化水平。
要着力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补强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短板,强化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加大力度在先进风光发电和综合利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储能、新一代核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布局实施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快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走出一条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主导权,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源发展之路。
更加注重技术标准规范,更加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运行控制、分布式新能源及微电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需求响应等标准制订,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统一市场规则。顺应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态势,加快建设和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
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牵引,全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活力,努力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回首我国能源发展历程,电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到新型,为维护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大唐作为在电力改革中诞生、在传承百年红色血脉中成长的能源央企,在建设能源强国的进程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努力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领军企业,为端牢端好能源饭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