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碳交易重估企业价值 可再生能源建设再加码

  

  未来2至3年,将有超千亿元资金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密集落地,在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同时,也借助碳交易机制为项目运营公司带来额外收益。

  存量增量加速扩张

  半年时间,一家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公布的投资规模有多大?粤电力A给出的答案是550亿元。

  7月26日晚,粤电力A公告称,公司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新协议》,后者将支持粤电力在黄南州投资120亿元建设总容量为300万千瓦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从今年2月起,粤电力A先后与新疆图木舒克市、贵州大方县、广西贺州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投资领域涉及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共计投资规模超550亿元。

  此非孤例。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申万电力行业A股上市公司今年已公告的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并将在未来3年相继落地投入运营,其中拟通过定增等形式募集资金超300亿元。在已披露定增预案的公司中,除了华通热力和协鑫能科,其他均为国有能源集团。例如,吉电股份拟定增募资21.97亿元用于多地风电项目和平价光伏项目;上海电力拟定增募资22.31亿元用于海上风电项目,并引入长江电力作为战略投资者,合作提升清洁能源比例,开发绿氢资源。此外,今年以来已知最大规模IPO同样花落可再生能源领域,三峡能源募资中的200亿元将用于7个海上风电项目。

  事实上,“双碳”目标下,肩负能源转型重任的国有能源集团正在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领域,形成了10+11的投资格局,即以浙能、京能、申能、广东能源为代表的10家地方国有能源集团,以及国家能源、中国华能、国家电投、国投电力、中广核、三峡集团等为主的11家能源央企。半年内公告投资550亿元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粤电力A,其控股股东便是广东能源。

  除了投建新项目,国有能源集团还在积极收购成熟项目,进一步充实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光伏发电领域尤为明显。

  此前定增募资发力风电领域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海电力,于7月22日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协鑫新能源的16个光伏项目公司,装机容量合计301兆瓦,收购标的评估值4.8亿元。公司表示,此举是为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随着这则公告的发布,国内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光伏电站交易数量达34起,装机容量交易规模超过3.9吉瓦,接近2019年全年交易规模,累计交易金额超100亿元。买方中,央企或国企占比超八成;收购规模上,国家电投和三峡集团分别以1410.73兆瓦和790兆瓦位居前两位。

  供需转变重估价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明确,碳排放强度降低需求急切,加之较低的融资成本,是国有能源集团加速布局的主要原因。“绿色低碳和安全稳定会是能源领域长期的核心目标。”

  多家国有能源集团给出了明确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目标。国家能源集团计划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量7000万至8000万千瓦;中国华能同样将新增装机量目标定为8000万千瓦,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0%;三峡集团将每年新增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量;华润电力将新增4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预计到2025年底占比超50%。

  随着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作为碳减排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有望通过自愿减排核证机制(CCER)和碳交易机制增厚运营企业收益。

  据华宝证券测算,中性条件下,CCER能增加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的度电收入。其中,水力发电项目收益最明显,每上网一度电将增加收入约0.0181元,CCER对收入的贡献约为4.36%至7.6%;光伏发电项目和风力发电项目紧随其后,分别增收约0.0222和0.0225元,对应CCER对收入的贡献约4%至7.11%和3.78%至6.81%。CCER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生物质能利用项目收入的贡献较低,为2%至4%。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此前碳交易试点地区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抵消机制,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尚不清晰的水电项目尤其是大型水电项目,未来被纳入CCER存在不确定性。在此前的国内碳交易试点地区中,仅湖北和上海接受水电项目CCER,并制定了针对性的限制条件:湖北对水电项目所在地和规模有明确要求;上海限制了项目减排量产生时间范围。

  “我国碳市场的两大交易标的是配额和CCER,CCER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在全国碳市场机制建设的过程中,CCER市场被暂时封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徐楠表示,只有积极稳妥推进碳市场建设,稳步扩大市场容量,做好控排企业的履约,让碳资产价值打好基础,才能通过碳资产给可再生能源运营企业带来显著利好。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启,CCER供需情况正在转变。

  首批参与全国碳交易的电力行业每年配额预计为40亿吨,按5%的抵消比例折算,每年约需要2亿吨CCER抵消量。与此同时,在2017年暂停申请备案的CCER已签发的减排量约5300万吨,并在近年来的履约核销过程中逐步减少。若短时间内不恢复CCER备案,市场供给将趋紧,交易价格有望回归合理水平,增厚可再生能源运营公司的盈利水平。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2299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