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截至目前,湖北东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江西大部、浙江西北部、福建东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有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其中安徽中部等地为特旱。干旱导致这些地区的植被生态变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也不利于蔬菜播种、油菜播种育苗等秋种工作。
全球气候变暖制造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之一,地表温度平均每10年上升0.24℃,增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天气气候灾害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频率加强,程度加深,各类承载体面对天气气候灾害的暴露度不断增加,其中一个后果是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这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面临的长期挑战。
事实上,中国降水本来就存在极端不平衡的现象。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9月。秦岭、淮河以北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为40%,耕地为51%,而水资源总量仅为20%。近些年这种结构又进一步恶化,南方降水上升到84%,北方下降到16%左右。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代以来,我国年均受旱面积近4亿亩,因干旱影响粮食产量500亿公斤。在这种条件下如果遇上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更大的打击。
因此,为了长远的农业安全的发展以及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严重失衡,中国应该兴修水利设施。当前中国的水利设施主要是改革开放前规划和修建,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急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时代,在土地承包到户后,农业水利工程的投入逐渐减少,之前设施已经老化,标准低、不配套,而且虽然有规模,但是并不精细。滚水坝、引渠、漫灌管道等设施目前不仅无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已经很难抵御极端天气事件。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民进城打工,农业收入不再是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由于天气事件而减产带来的社会后果不再那么严重,也降低了政府投资和维护水利设施的压力。
中国水利设施的不足以及缺乏投入造成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的60%多,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2,也就是说大约浪费了47%的水,而中国农业因缺水造成的损失达1100亿元。这种浪费其实还是由于农民大水漫灌的用水方式,因为精细水利设施不足以及水价过低,而水费过低又难以维持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恶性循环。
北方水资源日益枯竭以及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长期威胁,需要中国作出系统的水利建设的安排,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把应对挑战的基础打好,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将难以规避。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后续工程和水利建设等工作时表示,中国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很大,今年南方部分省份持续干旱,也对加强水利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提出了紧迫要求。水资源格局决定着发展格局,中国应该在水利领域补短板。不仅要上规模,更要精准精细,从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的角度来投资水利。
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指出,当前扩大有效投资要把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作为突出重点,这有利于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巩固农业基础,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和装备发展,为农民工等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抓住原材料价格较低的时机,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在建项目建设。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强调治水的系统性,将工程措施与生态手段集成,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格局,实现蓄水调水、农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相统一。也就是将兴修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用水的质量和效率,除了用价格调节之外,还应构建智能化的精细灌溉系统,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
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农业离现代化还比较遥远,而中国的水利设施与用水系统相对陈旧。这种农田水利基础不能很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更不能化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危机。为了长远的未来,中国应该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