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未分类

政策频出推动电改 配网及储能迎发展

一、电改成为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关键一环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受高度重视、电改成关键一环。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作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要求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电力价格下降。我们初步预计今年市场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可达到1.2万亿kWh,直接交易平均降低用户购电价格5.1分/kWh,可降低企业用电支出612亿元。

9号文+6个配套文件彰显推广力度。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电改9号文)至今,国家已出台4个配套政策,分别就清洁能源、需求侧管理、输配电价试点、跨省区交易机制等问题做出了更详细的指引。各地交易中心相继成立,其响应速度和规模空前。

二、售电放开已推出试点

售电放开是大势所趋。我们介绍过美国、英国、德国的售电市场格局以及电改的不同规则,从国外既行的电力市场中可以看出,成熟的售电市场中,“输配分离”、“竞价放开”是电力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广东省作为试点先驱走在前面,随后京津冀地区也将试点售电放开。

广东、京津冀先行,单纯差价盈利难。2016年广东计划直接交易电量420亿kWh,然而今年3月以来,集中竞价交易成交的平均价差逐月降低。而京津冀电改重点则是大用户向电厂直购电,化解火电过剩问题。我们预计2016年将放开的直接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度,2018年有望达4万亿度以上,售电市场利润规模届时可达400亿元左右。但由于售电商众多,而稳定的大工业用户几乎并无增长,未来售电服务商将需要强有力的增值服务、丰富的硬件产品赢得客户,单凭电费差价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三、储能借力电改实现商业化

储能借力电改实现商业化。储能已被视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峰谷电价差和价格波动为储能应用带来发展空间。电改9号文配套文件中明确提出的“加大峰谷电价差”,将为工商业侧经济性分时用电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如今与储能相结合的售电模式已有范例,未来商业化指日可待。

配网PPP是民营资本介入新模式。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期发布了《关于请报送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的通知,掀开了配网投资新模式的篇章。近年来电力领域投资不断向电网工程倾斜,“配售一体”可能成为新投资方向,智能化、与客户的深度绑定将成为配售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园区售电模式更易实施。

四、投资策略

配网领域,我们建议关注提前布局配售一体化,并有充分业绩弹性的标的:北京科锐、置信电气、智光电气;储能领域,我们看好拥有丰富客户资源,和具备成本优势的南都电源、中恒电气。风险因素。电改推进过程中电网公司过度参与竞争,配电设备商参与售电受阻,储能厂商成本下降不达预期等。

原文链接:http://1guigang.com/industrialchain/electricpower/150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广告位招租

站点公告

网站试运行,请大家关注本站公众号,多提宝贵意见!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