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近日提出,调控煤电需要组合拳。“长远的方向是市场化建设,但是也不能单纯地靠市场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电力行业体制机制环境之下,行政措施和监管措施都得到位,方能保障调控到位。”
袁家海是在能源基金会与无所不能联合主办的煤电去产能研讨会上提出上述观点的。
近年来,受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用电量增速趋缓,电力供需总体宽松,煤电行业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
根据中电联月报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797小时,同比减少138小时。截至6月末,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10.2亿千瓦,上半年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964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94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27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减少,其中,青海、福建和湖南火电利用小时分别减少897、663和633小时。
面对我国煤电行业过剩的现状,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继2015年10月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电力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后规划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后,今年上半年能源局又接连下发了三份控制煤电不合理发展速度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三份文件被业内称为“急刹车”,引发了社会关于我国煤电行业过剩现状的一系列讨论。
在《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中,国家能源局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放缓燃电火电建设步伐,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煤电产能过剩局面。此举波及13省份暂缓、15省份缓建,一大批煤电项目将被取消、缓核。
“急刹车”文件发布之后的效果如何?袁家海认为,短期已经有效果,而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5月份和6月份,煤电新建还是扑朔迷离的状态,仍有13个项目共计1550万千瓦开工建设,这说明文件发布之后,产出效果还有一定的时间。5~6月各省发改委没有新批准的项目,这是积极的信号。”
中电联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火电完成投资379亿元,同比下降6.4%;上半年煤电投产2149万千瓦,同比多投产367万千瓦,电源装机总量同比增长113.7%,超同期电力消费增速8.6个百分点,过剩进一步加剧。“全年新增5000万千瓦,总装机新增1.2亿千瓦。过去我们说缺电的时候,煤电行业每年1亿装机是举世瞩目的,但是现在对这个数据解读就有不同的视角。”袁家海补充道。
袁家海通过情景分析电力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预计2020年-2030年电力增速为: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22万亿到6.99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用电量年均增速2.29%到4.73%,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为9.10万亿千瓦时。
他的这一观点,获得业内许多专家的共识。
袁家海建议,“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淘汰濒临退役的小火电。“和2012年、2013年上大压小的淘汰不一样,淘汰一定要区分省区的情况。如果这个省区(或临近联网省区)没有太多可再生能源增长需求,处于绝对过剩状态,那就该淘汰;如果这个省区有可再生能源灵活性的需求,即便是濒临退役的煤电也可暂时封存,今后再择机淘汰。“
此外,袁家海建议,“十三五”期间封存400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封存和深度改造8000万千瓦机组,主要目的是做灵活性和辅助服务,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电力型机组的功能。
根据袁家海及其团队的计算,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2020年9.2亿电量型机组的量级,其利用小时数是4300到4500之间,有比较好的经济性。
“‘十三五’期间调控煤电任务非常艰巨。”袁教授总结道,“按照现在的匡算,保守是过剩1.6亿千瓦。一个60万千瓦的煤电,按照4500利用小时数,整个项目运营期的总经济价值收入,包括初始投资,税金和税后利润约是105亿元。如果完全闲置,其搁浅资产价值就是105亿元。如果1.6亿千瓦的煤电搁浅,价值是2.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