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近日印发,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山西去产能目标最终“落子”,势必促进全国煤炭去产能工作向前迈出一大步。
“山西释放的信号用三句话来说,就是严控增量,压缩存量,主动减量。”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梁敬华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指出,这显示了山西的态度和决心。
严控增量即“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煤矿项目,不再批准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保全省煤炭总产能只减不增,对在建或在审项目采取了延迟建设或搁置延缓审批的办法。
压缩存量即按照依法淘汰关闭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减量置换退出一批、依规核减一批、搁置延缓开采或通过市场机制淘汰一批的要求,优化存量产能、退出过剩产能,实现煤炭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到2020年,全省有序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亿吨以上。
主动减量即调控煤炭产量结构,全省将对所有未核准的煤矿项目和各类证照不全的生产煤矿坚决依法依规停产停建。
梁敬华表示,今年起,山西还将暂停出让煤炭矿业权,暂停煤炭探矿权转采矿权。“就好比急踩刹车,至少未来5年煤炭不开口子。”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企业负责人说,去产能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去产能是对的,但谁都不想减自己的产能,都希望别人能多减些。
业内人士说,严控增量政府可以踩急刹车,压缩存量就比较困难,淘汰谁、重组谁、置换哪些、核减哪些、如何确定,既是痛点,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企业负责人解放思想,在《意见》出台之前,山西省政府负责人曾召集省属主要煤炭企业一把手传导压力:煤价下跌不完全是坏事,恰恰可以绝地反击、倒逼改革;国企人多也不是包袱,职工素质相对较高,用好了是财富,关键看会不会、能不能用到合适的地方。
改革有痛处,也有红利。最大的难点,在于人往哪去,钱从哪来?对此,山西将千方百计做好职工分流安置、转岗培训等民生工作,诸如积极支持企业通过转型转产、多种经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并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在分离办社会职能上,“十三五”期间,山西还将推动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实行属地社会管理等工作。
根据《意见》,山西还将加强煤炭安全清洁高效生产和消费,在煤炭绿色低碳消费上,全力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国家级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省燃煤发电机组就地转化原煤2亿吨左右。